砥砺奋进路,赓续谱新篇。2022年6月,原宁波、北仑、大榭、穿山、梅山边检站“五站合一”,新勤务模式正式运行。
一年来,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宁波边检站党委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稳队伍保安全、稳业务保畅通、稳保障保发展、稳预期保和谐“四稳四保”总要求,团结带领全站民警职工内建机制、外赢支持、纾困解难、依法治站、善作善成,实现了由“事合”“人合”到“力合”“心合”的成功蜕变,各项工作“稳”的格局在巩固、“进”的力度在加大、“新”的动能在增长、“好”的态势在凸显。
“继承发扬、守正创新”的发展基点明晰筑实
“一年来,‘三大一好’的基本特点、‘四个最’的现实困扰、‘四个最’的发展定位、‘三大战略’的长期规划深入人心,‘内建机制、外赢支持’和‘解决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攻坚成效显著。”向国家移民管理局“一地多站”改革调研组汇报中如是总结。
改革,就是向最难处攻坚、向深水区摸索、向关键处挺进!
“强担当”,核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强化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持之以恒提升组织领导力,党委带头作出《党委加强自身建设五项承诺》,同步建立完善纪委、机关党委、工会等组织,选优配强20个党(团)支部,稳步推进改革各项工作。
按照“做精机关、做强基层、做实基础”的工作思路,“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公平公正”的定岗原则,整合力量优化配置,切实推进完成组织架构重建、机构职能调整。
“增活力”,制度机制建设初显成效。提出依法治站是最大的“稳预期保和谐”,突出抓好督办督察跟踪问效、业务建设综合考评、考核评价结果运用“三大机制”建设。
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每月通报、每季晾晒考评情况,下大力气营造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的浓厚氛围。经过一年磨合,制度机制的根本性、系统性、全局性和稳定性逐步体现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全站上下争先创优的氛围初步形成。
“化风险”,安全发展基础逐步夯实。紧盯纪检监督“三化强基年”和加强纪检监督力量建设试点任务,充分发挥“三个领导小组”和“五支队伍”作用,创推“五同并举”工作模式。
执行“机关—基层”双向联系和家庭联管机制,聘任22名“党风政风警风”特约监督员推动警外监督建设,实施横向到岗、纵向到队、对点实施、闭环管理。
持续推动教育整顿常态化常效化,部署开展“三讲三守”和“拔钉子、除隐患”百日安全攻坚行动,刚性执行问题、责任、整改“三张清单”,落实督察工作“三色预警”,确保队伍管理常治长效。
“主业主抓、中心居中”的发展主线踏深走实
当前,面临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放眼大环境、大背景,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当前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门口岸安全稳定面临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
回看小环境、小背景,宁波口岸航线、船舶较多,海上管控难度加大,走私、偷渡等违法违规案事件易发。
作为维护宁波口岸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宁波边检站始终坚持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国门口岸安全稳定。
一年来,共检查出入境(港)船舶24000多艘次,人员50多万人次,查办非法出入境违法违规案件52起,在逃人员*名,查获走私案件6起,联合宁波、绍兴、丽水等出入境管理部门查处“三非”案件43起54人次。
“强大脑”,打造“情指行一体化”联勤联指中心。充分利用“五站合一”力量更集成、用警更高效、管控更有力优势契机,建立完善“一纵、二翼、六区、一机动”警力配置和勤务运行模式,建强“情指行一体化”联勤联指中心,探索构建“1+5+3”指挥通联体系和勤务指挥“八项机制”,相关工作成果在全国移民管理系统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强化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船讯网、锚地管控预警系统等信息平台体系化应用,提升预警发现和精准查缉水平。一年来,搭建研判分析模型8个,核查船舶1.1万艘次、船员2.8万余人次,研判落地办理行政案件25起。
“壮筋骨”,打造“实战化”执勤作战单元。坚持运用锚地预警管控系统、无人机和直升机巡航、水下机器人查缉、执法船艇巡逻等多种手段加强海上监管。建立警力动态调整数据模型,动态调整独立作战单元运行模式,细化现场查验、涉疫应急处置等措施,用最优警力投入实现最大效能产出。
“通脉络”,打造“多元化”边检治理体系。持续深化“4+6”警务战略协作机制,与宁波公安、国安、海警建立完善常态联席会议机制,健全警务协作沟通交流、联动协调、互援保障机制,构建共治共建共享格局。
推动多警种合成作战,联合宁波市公安局成立“獴猎”行动-2023暨“三非”治理“犁平”行动联合办公室,组建“边检+出入境”联合执法办案队,深入开展“獴猎”“猎影”“净海”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加强“三非”外国人治理,消除口岸与海上涉毒、走私、偷渡、涉恐等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隐患。
“借势突围、乘势奋进”的发展格局厚积累实
浙江省域、宁波市域现代化提出的“实施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办好杭州亚运会残运会”“高水平打造国际开放枢纽之都”等目标任务,对边检管理服务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方法手段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年来,宁波边检站牢牢把握战略发展机遇期,加快发展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创新服务举措,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效能、边检知名度和美誉度均大幅提升。
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正确把握“东海国门”的战略定位,处理好开发开放与安全稳定的辩证关系,跟进融入省委、市委三个“一号工程”和“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主动加入宁波“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之都等领导小组,站、队两级成为市、区(县)相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19项工作牵头开展或直接参与。
通过综合研究和政务信息等多种渠道,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沟通汇报、宣传推介,培树边检机关担当作为良好形象。
全面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大局。细化落实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台的各类服务举措,研究制定 “乙类乙管”勤务调整后7项边检优化措施,为宁波扩大开放发展注入边检动能。
一年来,持续指导北仑、穿山、梅山及象山港区11座码头21个泊位首次临开或临开延期工作,通过为国际航行船舶“一次性”办结出入境手续和“移泊免办”船舶手续2项服务举措,累计缩短通关时间25800余小时,节约直接经济成本约3.19亿,开通生产作业绿色通道82次,高效完成71588辆整车出口勤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不断提升“数智化”边检治理质效。坚持数字赋能综合治理,充分借助高校专业资源和人才优势,探索建立国际航行船舶“一船一档”,强化边检业务数据梳理、信息整合,提升口岸管控风险感知力和精准打击能力。
自主研发全省首个“海港边检业务数据智能复核辅助系统”,创新建立“诚信+”监管体系,开展“水下机器人”辅助查验,着力构建口岸治理“枫桥网格警务”模式。
首创“中国边检登轮码”被连续纳入国务院《港口防疫指南》,入选第一批中国(浙江)自贸区最佳制度创新案例,获评国家移民管理局首届科技创新三等奖。直升机海上巡航警务被国家移民管理局肯定并全国推广。
“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发展动能集聚充实
宁波边检站事业之新,不仅在于模式之新、起点之新,更在于面貌之新、气象之新。
一年来,毫不动摇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文化育警,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向上向好,广大民警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决心更笃定、行动更坚决。
活化思政教育,注重以文化人。倡导“宁波边检大家庭”命运共同体理念,开设“赢在中层、砥柱有我”中层领导干部论坛、甬边家音、甬边杂谈等,凝聚全站民警职工智慧力量服务事业发展。做实做细“三个经常性”工作,深入开展“察实情、知警心、解难题”实地调研走访活动,用真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人心、聚拢人心、温暖人心。打造“改革四篇章”教育品牌,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由“灌输式”向“浸润式”转变。一年来,“一家人、一条心、一起拼、一起赢”的氛围愈加浓厚。
树立实战导向,推动强能提质。充分发挥法治引领保障作用,配套出台《执法办案能力建设办法》。部署开展“练内功、提素能、强实战”活动,通过跟班轮训、模拟演练以及出台《检查员等级评定考试全员达标六项措施》等,激励队伍强能提质、担当作为。今年在总站各项评比竞赛中,多次获得第一,派员参加全国警务英语大赛获得总冠军。牵头组建宁波赛区联队,勇夺全省边检机关第二届“潮头杯”篮球联赛冠军。
落实暖心惠警,激发队伍战力。正视民警职工的合理诉求,把民警关注的难事帮到实处、把牵系民警利益的好事办到实处。通过开展“争创学习研究型机关、争创结合创新型基层”和工会“三比一争”竞技评比等活动,营造争先创优浓厚氛围。
这次“五站合一”重整行装、开新图强,既是一次充满荣光和梦想的远征,更是一次披荆斩棘、开疆拓土、充满艰辛的长征。回眸这一年,新时代宁波边检事业发展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相关工作先后23次获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市委常委潘银浩、林雅莲,副市长李关定、王顺大等省市领导批示肯定,站党委获评“优秀领导班子”,一个基层单位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集体,数据研判部门荣登宁波市“两个先行、争先进位”先锋榜,146名同志立功受奖,10余名民警获省市级以上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