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8亿元!宁波大学吹响“双一流”建设社会服务冲锋号

潮新闻 记者 竺佳 共享联盟·宁波大学 李德祥 郑俊朋2023-06-28 14:08全网传播量1093
00:00
00:00

4个重大平台揭牌,3个重大战略签署,30个项目签约和启动,合同总金额超1.8亿元……又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6月28日,宁波市第二届“力学+”智能制造科技合作大会暨宁波大学2023年校地企合作大型签约仪式举行。

“2022年首届“力学+”智能制造科技合作大会召开一年来,宁波大学力学和“力学+”学科取得快速发展。”宁波大学党委书记朱达介绍说。一年来,力学学科引育9位国家级人才,获批5个省部级平台,首次在力学顶级期刊发表论文9篇,2项成果获浙江省科技一等奖。服务社会能力有效提升,大桥防船撞重大技术成果经多位院士专家鉴定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制定了红外硫系玻璃吸收系数、应力双折射测试方法国家标准。“今天大会签约合同总金额超1.8亿元,又是一个新的历史性突破,必将为学校‘力学+’学科的发展注入新力量。”朱达说。

今年签约金额再创新高,正是因为校地合作让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们之前一直与冶金行业的高校合作,随着企业发展,我们看重宁波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实力,开展非钢产业的布局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宝武重工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总工程师王硕煜告诉记者,公司与宁波大学联合攻关制氢设备关键部件—电极网的技术难题。“产品出来了,送到检测机构,结果很不错。这款电级网在电流密度等关键指标上的性能,远高于市面同类产品。”

宁波更大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公司生产的轴承等零配件运用于汽车刹车和传动系统。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公司在高端产品的研发上狠下功夫。“我们辗转找到宁波大学,合力研究解决国产汽车转向螺母可靠性差、传递效率低的问题,经过两年多的研发,产品传动效率从原来的60%提高到90%。”公司制造总监邱小彪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公司销量同比增长20%,接下来双方还将在高转速轴承方面展开合作。

大会上签约的校企地合作项目着力解决企业遇到的关键技术难题。宁波大学参与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攻克柔性压电微结构的制备难题,着力解决我国高分辨率柔性传感器的“卡脖子”难题。

此外,宁波大学还围绕宁波传统优势产业,积极贡献科技力量。例如,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东方电缆联合攻关,着力解决海底电缆轻量化设计制作“卡脖子”难题,加速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与极氪汽车联合建立以数字模型与现实控制系统融合的设计平台,实现前瞻的、早期的多维度综合设计评价方法,和可视化、可操作化、可体验化的实现技术。

会上,全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基地宁波创新中心、宁波大学-江北区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大学-宁波院士中心东钱湖研究院、宁波大学-宏日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联合研究院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同步揭牌成立。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清华大学校友走进镇海 又一批科创项目签约落户
奇山“天姥”有了科创意义,浙江新昌新增一家重磅级实验室
央媒解码龙港印刷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南京六合:科创星火渐“燎原”
加速!南京市六合区产业科技创新港又传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