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常说的剡溪路,是指越城区东至平江路、南至人民路这一段。剡溪路这一段长约630米,宽约20米,人行道宽4米左右,区域内有临街店面32家,承载业态基本为餐饮。都说“民以食为天”,夜市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不显山不露水的越城区剡溪路,却一直有着“精彩”的夜经济。虽偏安一隅,“低调”的脾性也像极了老越城人,闷声集聚着人气。有一天,当你不经意间发现它的时候才惊觉,原来这是夜色中一颗“如此璀璨的星星”。
积淀丰富,越城人心中的美食胜地
剡溪路上有一家火爆越城的“拙味龙虾”。记者曾为了少排点队,尽快吃上一口龙虾,从剡溪路赶到投醪河,再无奈地从投醪河赶回剡溪路。每家店门口排的队都是那么长,最后只能在剡溪路的“东城里酒吧街”选择了在露天花墙前开吃“虾小仙”。
其实,在剡溪路,好吃的不仅是龙虾,还有绍兴人喜欢的河海鲜,年轻人喜欢的日料、火锅等,以及嵊州轻食小吃、米线等。这条街上的店家多是老店,开店时间不足两年的店家不到两成。大浪淘沙,适者方存,可见剡溪路美食积淀之丰富。
在众多绍兴人心目中,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美食街,不仅可以约三五好友来吃个便饭,也适合宴请聚餐。这一带夜宵的丰富程度及“踩不了雷”的美誉,也让众多并不是住在城东的人也要“远道”而来。
“每当客人咨询绍兴哪里可以找到好吃的,我总是会推荐剡溪路。这背后有几层原因。一是从环城路过去路好走、车好停;二是剡溪路美食众多,多是诚信、特色老店。”一家网红民宿的负责人邵卫红告诉记者,剡溪路是绍兴人很认可的美食地带,仅绍兴菜,在这条街上就有许多细分门店。有几家主打河鲜,有几家主打土菜,还有与东城智库众多酒吧配套的烧烤、龙虾等夜宵店。这些店家装修风格、招牌、菜单,都很时尚,又可以摆在漂亮的园区里露天用餐,深得年轻人喜欢。
一位餐饮业内人士表示,剡溪路看上去并不起眼,但是沿街餐饮店铺加上文创园里的餐饮及酒吧,总的数目很可观。很多店家并不小,拥有上百个餐位的店家不在少数。各种层次、类别的餐饮店家聚集在这里,让整条街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美食基因,在夜排档撤离后延续
老绍兴人最久远的“夜市”美食记忆,是流动的夜宵摊,当年也叫夜排档。这些夜排档大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从90年代到本世纪初,在东街最为集中,东街夜排档至今仍是很多人60后、70后的青春记忆。
2003年,相关部门出资200多万元在城东剡溪路修建了夜排档,给流动夜排档商户一个集中经营的场所,把“夜市”美食基因“移植”到了剡溪路。一时间,剡溪路城东夜排档集纳了许多家夜宵摊,当中名声较响的如男眼镜、荣华、越富、光头等。房租等营业成本不高,让很多经营者还是坚持了下来。
2012年开始,城东夜排档生意逐渐火爆起来。有多位商户透露,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营业额达2万多元,许多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
2003年所建的城东夜排档经营用房性质为临时建筑,使用期限原本为5年,后因多种原因一直保留并继续经营。随着城市发展,附近居民对油烟、噪声等问题意见越来越大。迪荡街道办事处有关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中央环保督察组要求,以及建设剡溪路“美丽示范街”的需要,2016年8月,城东夜排档关停,10月24日前完成拆除。
2012年以来,多家夜排档在剡溪路完成了积累,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基础。绍兴荣华大排档、越富夜排档等四家夜排档在关停前,就选择在剡溪路上租房装修,由夜排档升级为饭店,从此扎下根,延续着绍兴草根“美食基因”,继续点亮着“夜市”美食的“星星之火”。
业态创新,吸引“名”店纷至沓来
2016年,剡溪路发生了一个标志性的“大事件”——这里的老服装房转型成为文创园东城智库、东城意库,也被称为越城区首个文创园,集合了创业创新、时尚设计、新媒体、艺术创作、生活配套、时尚餐饮等业态,这里聚集的年轻创业者,也成了餐饮消费的生力军。
一时间,这里的业态,充满了时尚感,很多青年创客纷纷入驻。时尚咖啡馆、西餐厅、酒吧、陶器店、原创家具、原创服装工厂店等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引得越城人纷纷来打卡。那时在东城智库临剡溪路店面开张的清咖西餐厅,因为其建筑风格新奇优美,文艺情调经典温馨,西餐口味不错,直到现在还很受欢迎。很多老客人觉得,在清咖喝上一杯咖啡,吃上一份西餐,是生活里必须要有的一点“味道”。
由文创园衍生的时尚餐饮,为扎根此处的“草根美食基因”注入了新鲜血液,文艺、情调、时尚美食在剡溪路也“发芽”“开花”,文创园里多家日料餐厅、特色餐饮如今也经营多年。
如今,剡溪路上已有越来越多的特色餐饮老店家,主打绍兴菜的有会稽山酒楼、舜源饭店、孙端河鲜土菜馆;而后又有了不同的地方菜,如衢味府、石元村老火锅、新疆西星餐厅、美丽家烤肉等。特色小吃如剡记嵊州轻食、桂林米粉等,也在剡溪路上开出了名堂。
几年前成发大厦临街店面招商,又网罗进了绍东家、口福菜馆等众多已有口碑的绍兴菜馆,为剡溪路的美食街之名又添上了不少亮色。
“敢来剡溪路这样餐饮店扎堆的地方再开新店的,一般都是踏实做事的人。”口福菜馆店主告诉记者,如果想在剡溪路上扎根,你要比拼的是被粉丝口中“没一个菜会踩雷”的老店,没有点烹饪绝招,不敢来这里开店。
新老“共振”,越扎堆生意越好
最近,东城智库、东城意库两个打通的文创园区,看到夏夜经济迅速复苏的势头,马上“搞”起了新氛围,“东城厘酒吧街”动感大招牌引人注目。新潮时尚的名字,带动了“虾小仙”等园区各色夜间美食店更火了。不管你多晚过来,哪怕是凌晨,都会发现,这里的夜色还是那么亮,津津有味吃夜宵的食客总是不会少。
“这一带,有老绍兴熟悉的‘排档’,人均消费在50元到100元之间,价廉物美,人气很高。又有年轻人喜欢的文艺餐饮。”家住剡溪路天时苑的谢女士告诉记者,20年前觉得住在剡溪路比较冷清,现在却是越来越喜欢这里,虽然酒吧、夜宵店多,却不喧哗。读大学的女儿,对这条路上的餐饮也非常有感情,常常在清咖等店约同学聚会。
“剡溪路是常常去和朋友吃饭地方,选择余地大,特色老店多。”嘉熙木桶绍兴代理商余女士告诉记者,做生意常常需要请朋友吃饭,选择这一带,停车便捷、性价比高,各家老店均有特色,虽然不是大酒店,还是很有面子。
“随着迪荡新城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越来越高的入住率,剡溪路凭借相对低廉的房租、停车便捷等优势,为餐饮从业者发展提供了良性发展的空间。”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罗昌翰表示,迪荡新城与东城智库形成“共振”,加上此前“夜排档”的良好基础,让这里的餐饮店越来越多。虽然扎堆经营,但氛围、生意总体上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