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暖心!杭州一教师陪学生吃早餐百余天:等他不需要我才会停下

    潮新闻 记者 徐婷2023-06-26 01:02全网传播量51.5万
    00:00
    00:00

    宋妍春老师陪着学生一起吃早饭(资料图)。学校供图

    上学时,老师有一对一陪你吃过饭吗?吃过多少次?

    在杭州市萧山区江南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江南初中”),就有这样一位老师,每天陪着一名学生吃早饭,从今年2月持续至今。

    6月25日,潮新闻记者见到了这位宋妍春老师,她眉眼温和,说话不急不慢,从教25年,她的黑发中已冒出几丝白发。路过教室时,看到小明(化名)又趴在桌上,她慈爱地笑了笑:“现在好一些了,但还是个孩子,有时难免会偷懒一会儿。”

    “您什么时候就不会和他一起吃早饭了?”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宋老师愣了许久,她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过了一会儿她说:“等他觉得不需要我的时候吧。”

    宋老师正在办公。记者 徐婷 摄

    师生的二人早餐,一吃就是100多天

    陪学生小明吃早饭这事儿,要从本学期初说起。由于学生均不住校,通常在家里吃过早饭再来上课。

    小明是该校一名初一学生。今年2月,其班主任方丽在某次送他回家并家访时发现,他的家里并没有每天为孩子准备早饭的条件,以致于小明经常空着肚子就来学校,一直到中午才去食堂填填肚子。

    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不吃早饭怎么能行?方丽当即向学校反馈,看有什么方法。

    知道此事后,江南初中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向红便决定,“让孩子来教工餐厅吃早饭,不用付钱。”

    原本事情已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是小明的英语任课老师、学校教学处主任宋妍春却发现,孩子一次都没有去过教工餐厅吃早饭。这是为什么?

    她私下找到小明,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去吃早饭?”

    小明没说太多,只说不愿意。宋老师便揣测,可能是教工餐厅都是老师,他担心一个人去太突兀,或者怕尴尬。

    她又问:“那我每天早上打好饭拿到办公室,我们俩一起吃,好不好?”小明点了点头。

    就这样,自第二天起,每天早上6点半左右,宋妍春老师便来到学校,去教工餐厅打好两份早饭,拿去办公室。小明也早早来到学校,找宋老师共进早餐。

    师生的美好早餐时光,迄今已有100多天。有时候陈向红校长路过,看到这个场景,都会特别感动:“就像一对母子一样。”

    宋妍春老师。记者 徐婷 摄

    孩子变得阳光多了,老师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最近老师有没有表扬你?”“在这个方面你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宋妍春老师把早餐时光当成师生交流的机会,总会问问孩子的近况。

    小明学习成绩较弱,基础不好,也不爱学英语,刚上初中时,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太熟悉。这让宋老师忧心忡忡,常常趁早饭时间给他提要求:要背多少个单词、抄写多少次……

    宋老师曾看到一些学生英语中考的书面题一字不写、一分不拿,她希望,等两年后小明中考时,这一部分不会是零分,“至少比一点都不做要好吧。”

    日复一日的陪伴,改变的不止是成绩,更是心灵。几个月下来,老师们发现,小明身上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班主任方丽说,由于要来校吃早饭,常迟到的小明现在每天都提前到校;吃过早饭,早自习、上课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以前上课总开小差,现在会尝试着听课,偶尔还举手抢答;之前沉默寡言,现在问什么也会说一些……

    陈向红校长则对小明某次举动印象深刻——有一天,小明看到她便走过来说:“我弄了一个披萨!”陈校长问披萨从哪里来,他特别骄傲:“我们第一名!”原来,这是他们小组第一名的奖励。

    “他现在看到我们都会屁颠屁颠跑过来,因为他觉得自己很努力。”陈校长说,“现在看着就阳光多了。”

    宋老师甚至还记得,小明和她说自己以后想当特种兵,“有这样的梦想很好。”

    宋妍春老师正在看学生上课。记者 徐婷 摄

    何时停止一起吃饭?“等他不需要我的时候”

    从教25年里,由于近期要陪学生吃早饭,宋妍春觉得这个学期比较特别。

    “别看她每天陪学生吃饭,那比陪她孩子吃饭次数还多!”陈校长打趣道。在她眼里,宋老师就是一头“老黄牛”,工作任劳任怨,厚道本分。

    她还记得与宋老师初见时,对方自我介绍说:“我是宋妍春,我希望成为一个优雅温暖的人。”

    宋老师是英语高级教师,曾获全国中小学外语优秀教师园丁奖、杭州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也曾参加过浙江省教育厅“百人千场”专家名师送教活动。

    1998年,宋妍春成为一名教师。最初选择这个行业,只是想着有寒暑假。等真正上岗后,她渐渐意识到,一个学生的背后是一个家庭,“责任真的很重大。”如今她觉得,一名好老师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有包容心,不管是对学业的包容,还是对性格的包容。

    走在教室外的过道里,她也和许多老师一样,喜欢隔着窗户观察学生,看到谁开小差,还会敲窗户提醒一下。学生在认真学习,是她最高兴看到的场景。

    听说记者要来了解她和学生吃饭的事情,她特别不好意思:“这就是一件普通的事情。”

    这几个月里,有想过让他自己去教工食堂吃吗?

    被潮新闻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时,宋老师愣了一会儿,她觉得这是举手之劳,除了两次出差时请其余老师给小明带过饭,如今共进早餐已经成为她的习惯。

    什么时候会停止和他一起吃早饭?

    宋老师又愣了许久,她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要他自己愿意,或者有同样情况的同学陪他一起吃饭。”她说,“等他觉得不需要我的时候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杭州中考志愿填报结束,但今年省级平台另有新选择
    王西彥的画家梦
    盲人教师胡中祥:用“心” 34年教书育人
    一张毕业照足足两米多长!少年们将奔赴下一场山海
    啥情况?中考结束铃刚打响,杭州鹿山中学的这些孩子就收到了“满分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