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吴侬软语,用越剧演绎红歌,北京观众会是什么反应?6月20日下午,一场主题为“新时代新征程·丹心向党铸辉煌”的慰问演出在北京“石油共生大院”举行。现场不时响起的热烈掌声,说明了观众对演出剧目的认可。
“石油共生大院”演出现场
当天,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的演员表演了《双烈记》选段“夸夫”、《江姐·绣红旗》、《红色娘子军》选段“待到山花烂漫时”等7个节目,赢得掌声一片。
《江姐·绣红旗》
演出现场,演员们尝试用越剧演绎大家耳熟能详的红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越剧流派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越歌《我和我的祖国》,特别受到现场观众欢迎。
越剧流派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今天节目的编排,是‘用了心’的,很有历史感。从远到近,既有传统的节目,也有歌颂杨开慧、江姐这样现代巾帼英雄的,体现了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方向。这台节目,正好把从古到今,激励我们向上向善、为人民奋斗的精神力量串连在一起。观众的掌声,说明了一切。”北京市专业性社团联合党委书记赵孟营告诉记者。
赵孟营还表示,越剧虽然发源于浙江嵊州,但它同样受到北京观众欢迎。“一个剧种的艺术表达与呈现,还有艺术编排,只要到位就会有广阔的市场。这说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突破语言障碍,可以跨越地域与时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是可以欣赏的。”
越歌《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成立于1987年,是由越剧专家及爱好者组成的越剧艺术研究组织,目前共有会员400多人。36年来,研究会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积极开展各项越剧艺术活动,不仅促进了越剧事业的发展,还为南花北移、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
多年来,研究会积极探索,深入基层、社区演出,尝试让传统艺术绽放新时代之花、奏出时代强音。2022年2月27日,研究会与顾学风导演合作的现代实验越剧《我在天国祝福你》在北京首演,更贴近现实生活的题材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观看。该剧改编自付楠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付楠与女儿惠惠相伴33年的欢愉岁月,女儿女婿跨越异国的生死情缘,以及全家与癌症抗争的漫漫七年。
“面对新时代观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探索创新成了我们的主要任务。每一次探索,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会长王蔚丽说,“观众的认可,就是我们的收获。”
演出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对艺术的执着与探索,得到了北京部分社区的大力支持。昨天下午的演出,就在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石油共生大院”进行。“石油共生大院”也叫学院路20号院,因院内曾经有4家与石油相关的单位而得名。2020年经过改造,这里旧貌换新颜,成了时下流行的工业风十足的共生大院。
适应市场需求,“石油共生大院”项目由北京和合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负责运维。这里有个著名的“百姓文化大舞台”,每周都有京剧、相声、打击乐、朗诵等演出,百姓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因节目编排出色、艺术感染力强,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成了“百姓文化大舞台”的驻会单位。北京和合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创始人李春红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院文化’也能潮起来。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的探索与时俱进,不仅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助推我们的‘共享文化’迸发出新活力。”
演出现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