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村BA”总决赛现场。周升蓉 摄
今天,贵州“村BA”举办全国性的比赛。2023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揭幕式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篮球场举行。
与此同时,同在贵州,“村超”也如火如荼举行。每逢周末,夜幕降临时分,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比赛现场,场场人山人海,中场休息还穿插非遗表演、侗族大歌等,极具当地特色,现场氛围火爆。
“村BA”火了,“村超”火了,无论是“村BA”、还是“村超”,现场的浓厚氛围和热烈情绪,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画面,大家对家乡的那份热忱,对运动的那份纯粹热爱,对人文的回应,既撩拨人心,又激荡人心,让人心驰神往,也吸引了八方来客。这更诠释了那句话: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有热爱,可抵万千惆怅。
贵州的“村BA”、“村超”,确实是真正实现了“破圈”,不只是在国内,甚至还火到了国外去。前两天,历时三个月的浙江诸暨“村BA”,也落下帷幕,同样也掀起了一波土味“村BA”的现实热潮,老乡欢呼,姚明祝贺,一时风光无两。
不过,从品牌影响力、现实知名度和实际破圈程度等方面看,贵州“村BA”、“村超”可以说是更胜一筹。它们之于诸暨“村BA”,又有什么样的启示?或者说,诸暨“村BA”,还缺点什么?
具体看,贵州“村BA”、“村超”,山野味更足,乡土气息更浓;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民俗民风,更浓烈,表现力更强,给人以更大震撼观感;现场友爱和有人情味的瞬间,也是一抓一大把;不收门票,不拉赞助,开放性和包容度更好。这些元素,搬到了网上,更容易引发大众的共情与共鸣,网络传播效果自然更好。
还有,野性比赛加上非遗文化的展示,再加上当地土特产品的销售以及乡村旅游,形成了一条龙联动,虽然比赛场内拒绝“商业化”,但比赛场外,我们还是可以窥探出当地很强的运营思维和经营思路,“一条龙”的服务与管理,以及展开怀抱、热情洋溢欢迎八方来客的姿态,这些都是能打动人心,且可以助力“网红”变“长红”的努力。
当然,诸暨“村BA”也不必因为贵州“村BA”、“村超”的声浪更高,就妄自菲薄。贵州好的经验,在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前提下,诸暨可以多借鉴,查漏补缺。
比如说,贵州“村BA”、“村超”,赛场内外文化展示的丰富多元,当地更强的运营、服务与管理,网络宣传出圈的耕耘与引导,对民间和群众的积极性、自发性和创造性,给予充分尊重和鼓励,并积极调动等,都值得诸暨“村BA”思考和学习。
也要认识到,诸暨“村BA”,也有自己的优势和风采。诸暨有更好更标准专业的篮球场地,目前有2232个标准篮球场,是拥有标准篮球场最多的县级市,如此优质的体育设施和配套,就是群众将体育健身运动常态化的最有力支撑。诸暨“村BA”,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多一个球场,少一张麻将桌;多看名角,少些口角”成为诸暨的和谐日常。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前几天的诸暨“村BA”决赛,虽然收了门票,但最终14万元门票捐赠给了当地文明实践基金,让“村BA”凝聚的热情和善意,以更温润人心的方式,在社会上传递。这些“闪光点”,也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无论是贵州的“村BA”、“村超”,还是诸暨的“村BA”,其实,都是源自广大群众对运动的热爱,在不同的地域和社会土壤中,结出了不同花朵,属于花开两枝,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美。也可以相互取经,更好成长,进而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丰富时代的精神与内涵。
“最重要的是,群众,才是体育的主角,是时代的主角。真正关心、尊重群众,关注群众所爱、所想,多做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激发群众创造潜能,让更多人有出彩的舞台和机会,才是社会乃至国家的‘幸福密码’”。这些,便是“村BA”、“村超”的火热出圈,给社会的最大启迪。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