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高考后沪上医院迎学生“摘镜潮” 专家提醒:近视手术并非人人可做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冯笑盈2023-06-20 01:57全网传播量681
    00:00
    00:00

    随着高考结束,沪上多家医院迎来考后学生“摘镜高峰”。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近期数据显示:同比去年高考后,近视手术量大幅增长,近期手术量较考前增加50%。专家由此提醒:近视手术虽好,但并非人人可做,还应做好充足准备科学选择。

    高三学生小张准备实施全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手术,他双眼400度近视,伴随左眼75度、右眼25度散光,戴镜多年深受近视困扰。“我早就下定决心,高考结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做近视手术,为之后能顺利报考警校做准备!”记者获悉,很多考生选择近视手术希望打破视力门槛,选择心仪专业。也有一些学生表示,摘镜为了生活更加方便,以后打球、游泳都不用再戴眼镜了。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近视已成当下学生普遍的眼健康问题。“每年考试结束后,医院都会迎来一波摘镜高峰,只是今年比往年的人数更多。这些学生希望通过近视手术达到报考专业要求。”市眼病防治中心赵立全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不少学生高考之前的假期已完成术前检查,考试结束后直奔医院。”

    目前近视矫正术主要分为角膜屈光手术、晶体屈光手术两种。这其中,角膜屈光手术包括全飞秒激光手术、半飞秒激光手术以及表层切削手术。如果患者是中低度近视,喜欢运动,建议选择全飞秒激光手术。如果是高度近视或角膜比较薄等较为特殊的患者,考虑人工晶体植入术。通俗来讲,就是眼睛角膜上开个极小的口子,将1枚定制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达到矫正近视和散光目的。通常情况下,患者术后次日视力可以恢复。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1至2个月能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

    近视手术虽好,但并非人人能做,更不是随时可做。赵立全建议:要注意提前做好准备,一方面为近视手术预留充足恢复时间,一方面近视手术必须进行详细完整的术前检查,需要排除手术禁忌证,观察是否适合近视手术、适合何种术式。术前检查需提前做好“停镜”等系列准备。如软性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需停戴一周以上,硬性角膜接触镜需停戴三周以上,角膜塑形镜(OK镜)需停戴3个月以上。

    专家最后表示,学生也应平时做好预防。除了遗传因素影响外,长期近距离用眼,眼睛长时间得不到放松,是引起近视的主要因素。此外,照明不足、阅读字体过小、姿势不良等都可能导致近视发生。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压缩户外活动时间,也是诱因。暑假即将来临,孩子还需预防近视,除减少近距离疲劳用眼、电子产品使用外,最好多开展户外活动,“目”浴阳光。

    (原标题:沪上医院迎学生“摘镜潮”,专家提醒近视手术并非人人可做)

    徐俊

    相关新闻
    孩子半年度数涨了75度?发现近视家长怎么做才对……
    高考过后,医院的这些门诊成了“香饽饽”
    近视矫治、脊柱侧弯、生长发育,暑期未至,热门儿童门诊科室被“锁定”
    每5个人里就有1个,干眼渐成“流行病”?
    健康小站 | 学龄前儿童如何护眼?爱眼日送上三大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