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晚潮|一部用诗歌书写的“山海经”

    ——读吴重生诗集《太阳被人围观》

    潮新闻 王秉良2023-06-19 02:27全网传播量2.2万
    00:00
    00:00

    夸父逐日,从《山海经》里大步流星跨出来,两千多年来跑成了一个雄奇瑰丽的文学意象。时不我待、永不停步的的奔跑,独往独来、上下求索的追求,心灯烛照、与日同在的光明,都鲜明呈现在吴重生最新出版的诗集《太阳被人围观》里。

    俄罗斯文学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自然界中最迷人的,成为自然界一切美的精髓的,这是太阳和光明。”

    郭沫若诗中的太阳意象是恣肆狂放的,艾青的太阳时常透着忧郁深沉的气息,海子的太阳则放射着个人英雄主义的终极理想。

    太阳也被作为偶像来崇拜,作为希望来寄寓。

    吴重生的太阳,融汇在万事万物里,是万物之真性,生命之本原。

    “很多时候/太阳并不在天上/如果你愿意/可以把一堆枯草看作太阳/给他炽热的目光/给他平坦的绿地//当你跃升到足够高的高度/能够审视尘世间一切微小的事物/太阳便会在/你的目光所及之处燃烧/所有的目光都是太阳的燃料”(《太阳被人围观》)。

    吴重生的太阳,也可以是人生经历中的温馨一刻,是俯拾可得的灵光一闪。“当你网主太阳/是否也网住了途经此地的日月星辰/整个世界都在你的手中/这是用蜡笔涂画的太阳啊/此去经年,少年的背影日渐模糊/那片桉树林在你离开后疯长”(《当你网住太阳》)。“我奔跑/跑进了太阳里/我奔跑/跑进了月亮里……当太阳和月亮接壤/呵气成云的我,落脚成印的我/可知今夕何夕?/可知这童年的画图/承接着这现实和未来的梦”(《当太阳和月亮接壤》)。

    《太阳被人围观》分为六辑:《走马昆仑看朝霞》《迎春门前听春雷》《遍植草木驭光行》《万顷波涛眼底过》《岭上白云树上星》《昨夜星辰昨夜风》,共一百零三首(组)诗歌。它就是一部《山海经》,你可以把“走马昆仑看朝霞”读作《大荒西经》,把“遍植草木驭光行”读作《南山经》,把“万顷波涛眼底过”读作《海外西经》。《山海经》里,奇禽异兽、巫妖神怪构建出一个奇幻的世界,但也是这个世界的另一种观察和呈现方式,就像是一个和我们同在的平行空间。吴重生用诗的语言、诗的情绪,构建出一个理想国,一个精神化的世界。

    在自己的《山海经》里,吴重生这位夸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跑过壮丽的山河大地,撷取璀璨的云霞虹霓,读取历史的兴衰密码,感悟群生万物的生命轮回。

    在慈溪,他“在盘古的眉睫上领取一根木杖/把金木水火土中的木命名为慈溪/这是我生命中缺少的一条肋骨”,这条木杖,也就是“化为邓林”的那一根吧?

    在青藏高原,他“找回昆仑山子民的身份”,因为“山海经是发源于此的一条水系/这里的陆地都是飞地/胡杨和红柳都是西王母的家藏”。

    在太仓,他把“整个东海读作人类的行囊”,看到郑和端起酒碗,“代表整个大明王朝立誓/彼岸的大西洋和印度洋/跟着天妃宫里的锣鼓一起摇晃起来/中华民族的史书被海风吹得呼呼响”。

    在北京,他献礼西山和永定河,向东挥洒,“用太行山的余脉研墨,用桑干河上的阳光作笔”,记录“一座山和一条河的亘古约定,一座山和一条河的千年坚守。”

    吴重生的《山海经》里,满是瑰丽华美的画面感,不乏奇警的譬喻,天马行空的自由表达,奇幻谲诡的夸张想象。他的诗情不受牢笼羁縻,可以拟人拟物,可以通感移就,一切为放怀抒发服务,一切为表达的主题着力。如“所有的生灵都在期待日出/山谷是一种千年不老的生灵/作为人类表达欢愉的一种方式/篝火,看守草和夜”(《篝火,看守草和夜》),“行走的大地就是天空/平静的湖面就是天空/当船只汇聚于苍穹之下/来自不同方向的风汇聚于此/平面之上,人生百感交集”(《行走的大地就是天空》)。

    所有这些表达,都是诗人的真实情感流露,总有自己若隐若现的主旨所在,因此时时牵引起读者的共情。这里,有“航拍中国”一般恢弘的美感,有回到故园、寻找童年一般的温暖情愫,更有超越平凡世界,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深邃哲思。

    杨公骥先生在解析“夸父逐日”的寓意时说,“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作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

    吴重生就是这样的“逐日者”。

    他在诗集《后记》中说,这本集子里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地铁上完成的。2021年,在北京地铁14号线和5号线摩肩接踵的拥挤人流之中,总是燃烧着一轮诗歌的太阳。103首诗,在一年的“边角”时间内完成,却是那样的妙悟与哲思同骋,激情与云霞齐飞。

    看看吴重生的履历,就会明白了,奔跑、追求已经是他生命的惯性和常态。他跑过了人生旅程的一站又一站,越跑天地越宽。他的故乡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文韵绵延,名家辈出,从宋元时期的吴渭、吴莱,到现当代的吴茀之、吴战垒、吴山明……群星璀璨,蔚为奇观。几十年来,吴重生除了在新闻、文学上孜孜以求,还在书法、绘画、美术理论方面精研覃思,具备了深厚的修养。

    吴重生的前辈乡贤龚自珍写给朋友黄蓉石的诗道:“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吴重生也是有这种精神气质的人。正因为他以太阳为追求,把太阳的光芒融入到了血脉,才会焕发出恒久的热情与光明吧?“八荒霍霍惊仰首,空中夸父逐日走。拔山倒海事事终,不追白日非英雄。”(清袁枚《夸父杖》)

    吴重生追逐太阳的行程,也在被更多的人们围观。

    作者简介:王秉良,河南滑县人,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教授级高级政工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陈骥

    相关专题
    晚潮: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