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批浙江省现代社区评选结果揭晓,路东社区榜上有名。
作为全区唯二获此称号的社区,路东这个省级“模范生”是如何“炼”成的呢?
“模范生”名片:
路东社区,由南洋村和下宅於村合并成立,面积818806平方米。东至松塘村,南至洋张村、洋洪社区,西至五洋社区,北至椒江区上洋桥村。路东社区现有常住人口2683户,5738多人,户籍人口454户,1600多人。
模范生“炼”成记
现代社区建设是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是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人民幸福美好家园的重要举措。路东社区立足实际,着力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硬件环境改造和社区治理上下功夫,探索建立“东东有好事”系列公益品牌和“‘Fu’路东·Hi”党建品牌,推动现代社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党建引领来共治
路东社区金色南洋小区建成于2013年,有8栋居民楼,共计355户,是开放式安置小区。随着周边大型住宅小区入住率的上升、企业总部大厦的落成以及餐饮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外来车辆开进安置小区内,给居民停车带来极大困扰。“有时候外来车辆乱停占用消防通道,就有安全隐患了。”小区居民刘阿姨说。
乱停车不仅挤占小区空间,更是带来一些列连锁反应:停车乱、停车难、环境杂乱、绿化破坏……为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社区决定:安装道闸、建设停车场,规范停车。然而“道闸怎么安装”“停车场建成后如何收费”“产生的收益如何安排”……接踵而来的问题亟待解决。社区给出三方协商共治方案,将矛盾化解于萌芽。
三方协商,信息必须对称,为此社区出动班子成员、网格员通过实地走访研究、与居民沟通问询,草拟出可行性方案。同时,社区牵头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最终商议将小区停车收费产生的收益用于安置小区的日常维护,小广场停车场的收益作为经济合作社的资产经营收入。“目前小区停车道闸已启用,小广场停车场新增100多个停车位。不仅缓解了停车难问题,也解决了乱停车问题,小区环境也因此更加整洁有序。”路东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王滢娴介绍道。
空间大了、环境整洁了,大伙发现小区内的公共活动空间太少了。“我们老年人在小区内连个坐下说说话的地方也没有,其他小区都有跳舞、唱歌的地方,我们小区啥也没有。”家住3号楼的张伯伯说,“家里的小孙子想玩滑滑梯,都要到几公里外的儿童公园。”
为此,三方协商共治再次发挥效能:社区召开座谈会,邀请各个年龄段的小区住户,针对小区空间改造,说需求、比方案,最终金色南洋“三大”广场应运而生:200平方米的灯光球场、200平方米的儿童游乐场、400平方米的老年人排舞广场,满足“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活动社交需求。“夕阳红排舞队”“东东篮球队”等特色队伍也自发组建壮大,丰富了居民生活。
强村惠民带共富
近年来,路东复合利用社区存量空间发展租赁经济、物业服务收入,通过抱团成立或入股“强社公司”,创新经营模式,建立多元资金投入社区发展。
台州市塑料化工市场由台州市路桥金穗贸易公司、路北街道下宅于村、路北街道三产服务站共同投资共建,是路桥区生产塑料类市场重组联合的率先改革试点单位。市场集化工原料、塑料原料、再生塑料及塑料加工机械交易于一体,300多间店铺的租赁收入也成为村社集体经济强有力的保障。
同时,社区聚焦提升资源适配度,拓展居民增收渠道。金色南洋小区的提升改造工程,将小区东面小广场改造成收费停车场,新增100余个停车位,也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全力优化社区营商环境,推广繁华里小区未出租商铺,进一步提升集体经济。
除此之外,社区还通过党建联建,落实就业援助政策,精准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辖区居民杨阿婆年逾七旬,子女常年不在身边,没有固定收入。由于居住在裙楼,杨阿婆常囤积废旧物品在公共区域,影响通道畅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社区专门为杨阿婆“量身打造”了暖心帮扶岗,在南洋小区内做一名垃圾分类督管员。
经过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的专业指导,杨阿婆带着“满满的技能”上了岗。每到垃圾分类时间点,杨阿婆都会提前就位,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个环节。“您好,这个是易腐垃圾,应该扔进绿色的易腐垃圾桶,这个药瓶要放在红色垃圾桶……”
邻里资源“圈”生活
萌娃诗词大会、亲子对接球、刷牙大闯关、投壶纳福、集章兑奖品……进入6月,路东“邻距里”社区服务综合体格外热闹。一群居住在周边的小客人,来到这里“沉浸式”体验社区“客厅”,感受家门口15分钟生活圈带来的便利。
城市书房、创客中心、小哥驿站、微型消防站……这样的邻里空间是路东“邻距里”社区服务综合体融合15分钟生活圈,打造全年龄段友好社区的场景之一。
近年来,不少城市从“一老一小”群体及其他特殊群体的需求出发,通过建设全龄友好城市来推动公共服务的升级,而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需要精细化服务力量支撑。
为此,路东社区引入社会组织机构——台州市艳阳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着力整合资源,激发参与活力,搭建邻里互动互通平台,推动社区邻里文化的深度融合,孵化社区社会组织和培育公益志愿力量,营造和谐友爱的社区氛围。
综合体运营以来,儿童绘本阅读、社区义诊、非遗民俗活动等,邻里活动花样繁多、亮点纷呈。如今,每到周日,社区小居民最期待的就是到社区服务中心参加“小小科学家”儿童公益课,目前已招收17名学员,开展7次主题公益课程。同时,每月开展的“这Young的老年”公益服务项目,为辖区老人提供理发、看牙、义诊、拍照等服务,以及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知识讲座。
“15分钟医疗服务圈”“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0分钟健身圈”“15分钟婴幼儿照护服务圈”……随着一个个15分钟生活圈的扩大、覆盖,居民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
“我们今年还将新建一个社区服务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1212平方米,其中位于双水路1111号的部分工程已落成开放。”王滢娴介绍说,社区服务综合体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双水路1111号,共6间2层门面楼房712平方米,一部分位于祥生国宾府小区55幢1单元底层约500平方米,计划总投入120万元。综合体包括党员服务大厅、党员之家、党代表活动室、志愿者俱乐部、党员工作室、文化展厅、社区组织创客中心、心理驿站、助残爱心坊、邻里图书馆、多功能学堂、健身区等十几个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