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成长心理室 | 想要暑假过得好,不妨列出时间表

    潮新闻 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沈玲玲2023-06-16 12:13全网传播量1138
    00:00
    00:00

    特别感谢

    杭州育才登云小学  

    金小琴 陈俊俊 唐瑭 魏珺 周芬芬 陈占琴 潘乐

    >>>孩子的小情绪

    1、每年暑假,我爸妈就花钱“雇”别人看管我,一放假就把我送进学习班、送回老家等,其实我更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看电影、旅游等,但我也知道爸妈很忙,一方面理解他们一方面自己感觉到孤独,这种坏心情该怎么处理?

    答:你是一个善解人意,很懂事的孩子。的确,孩子们能衣食无忧地生活,是因为有父母不辞辛苦地撑起一把名为“家”的大伞。对于这份无私的爱,应当心怀感恩。

    但是,孩子总要学着慢慢长大,你可以自己做一份“假期时间表”。有一些活动,如吃饭、看电影、旅游等,是需要父母的陪伴。那么你得大胆表达你的想法,学着用商量的语气与父母沟通。你可以列一个心愿单,把暑假里想和他们一起做的事儿写出来,再和他们商定可实现的不少于两项的活动,以及能达成的时间。

    你得强调言出必行,父母再忙再累,都不能忘记承担教育的责任,这样才对得起“爸爸、妈妈”的称呼。


    2、我今年六年级,明年就要升初中了,和好朋友约定,我们想一起结伴去上海、南京等周边城市游玩,逛逛图书馆、科技馆,看看美景,开阔眼界,也是一次毕业游。但爸妈好像不同意,说年级太小不能脱离大人监护,还讲了一些溺水、交通、用火、用气等安全事故,长假独立出游的计划是不是只能夭折了?

    答:初中的学习会比较紧张,所以我理解你想去毕业季游玩。但父母对你的安全和监护负有责任,所以他们提到的安全事故也是为了你的安全考虑。

    虽然你的计划可能没法独立实现,但你可以尝试与父母商讨,找到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你可以提议找几位可信赖的成年人或者亲戚朋友陪同你们旅行,并会对安全非常重视,这样父母可能会放心。另外,你可以寻找其他方式,比如可以提议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安全旅行活动。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和家人一起去旅行。重要的是你要和父母坦诚地沟通,你会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3、每次暑假结束,我们班一些自律同学的成绩就能提高一大截,很多学科进步很大,他们在假期里也制定了学习任务,很自觉地在复习预习,这让我很焦虑,虽然很想玩,但也不想错过这段充电时间,之前也尝试过很难坚持,怎么样才能像学霸一样制定计划并坚持下去?

    答:与其焦虑,不如马上行动,行动是治愈焦虑的良药,其实很多事情累人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行动之前这个犹豫不决的内耗过程。先行动起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至于如何才能更好地坚持下去,这需要毅力,同时也需要科学的方法。很难坚持的原因可能是一开始你把目标定得过高了,因为畏难情绪而打退堂鼓,所以可以尝试小步子前进,一开始将目标定在自己完成起来不那么吃力的程度上,等坚持一段时间形成习惯后,再将目标提高一点儿,逐步、稳步前进。也可以试试用“番茄工作法”等科学有效的方法。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也会成为学霸一枚。


    >>>家长的小烦恼

    1、每次寒暑假,跟孩子“长相厮守”,家里就“硝烟四起”。娃觉得大人唠叨烦人,什么都要管;我们觉得孩子作息不规律、写作业磨磨蹭蹭,得严格管教,培养好习惯。应该如何相处才能缓解焦虑情绪,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呢?

    答:孩子开始觉得父母烦,说明孩子和家长之间有“共鸣”,可以好好利用这一“默契”跟孩子进行互动。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跟孩子谈谈嫌弃父母唠叨的根源。

    好好利用暑假跟孩子“长相厮守”的时间。早晨起来,陪着孩子去户外背诵、朗读,5分钟,10分钟,20分钟,根据孩子当天的兴趣度而定;晚上跟孩子一起散步,聊聊今天的收获,学习的、阅读的、游戏的都可以。把这两个时间段控制好,家长就控制了孩子的“规律作息”,剩余的时间留给孩子,那是他们的私人空间。亲疏有度,给予彼此一定的距离感。最重要的是,每次沟通要给予肯定、鼓励,每天发现孩子的一个闪光点,相信他们定能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


    2、暑假期间,离开了学校和老师的约束,孩子们开始信马由缰,由于自制力差,沉迷手机游戏。暑假不是用来玩的,更不是用来玩游戏的。是不是应该给孩子戴上“紧箍咒”,排满学习班、兴趣班,我们很犯愁,将近两个月的暑假时间如何来“管理”,让孩子的假期过得快乐、充实、有意义?

    答:首先,在制定暑期计划的时候,我们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注重沟通协商,明确假期的“主人”是孩子。孩子在假期中有惰性很正常,可以通过设置奖励和惩罚,提高孩子执行计划的积极性。

    其次,哪些活动可以被安排进假期计划呢?看书、观看经典影片、运动、感受自然之美、参观博物馆、走访名人故居、做社会志愿者、回老家寻根……尽管假期是预习和复习的难得机会,但重视假期放松孩子身心的价值和意义,学习才有后劲。所以,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点,例如,孩子不喜欢阅读文学著作,那么观看与书籍相关的经典影片就是一个选择。

    一个任务坚持7天是个小目标,一个任务坚持几个7天可以作为大目标,张弛有度,让假期成为孩子们享受的“休闲充电站”。


    3、我家是双职工,假期里无暇照顾孩子,但又担心孩子虚度了时光,有点焦虑。最近,我们几家在商量,准备合作“养”孩子,轮流管理,孩子的假期生活有好朋友相伴,同龄人能互动交流。但又担心孩子们在一起只顾玩乐,学习效率会很低,想听听专家的意见?

    答:作为双职工,合作“养孩子”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做法,也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好机会。但在实施之前,家长要做好功课。几个家庭可以先郑重其事开个会,安排好每日学习和活动内容,制定好奖惩措施等,并将其张贴在醒目的地方。

    合作“养孩子”,更需要家长的用心和耐心。可以在散步时,以闲聊的方式,了解孩子一天的学习和活动情况。同时对照计划,检查完成度,看看书写,了解孩子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孩子肯定。

    以一周为期,几个家庭可以再聚,引导孩子对暑假生活进行复盘,寻找自己和小伙伴身上的优点,同时发现不足。最后还可以进行简单而又隆重的表彰仪式,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信心和力量。


    4、孩子放学回来和我们说,他好朋友谁谁谁暑假报了独立营、游学团,语气中满满羡慕。随后,我们一查报价,有些独立七日游学营都是过万的价格,工薪阶层真的吃不消,还查看到一些游学团“只游不学”的报道,但另一方面又不想让他失望,家长咬牙出血让孩子去报独立营,值得吗?

    答:看着孩子对其他同学的羡慕,身为父母确实陷入两难。自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种独立营、游学团的背后是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对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期待。游学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我们理性对待,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出去开拓视野,但如果因为攀比跟风而参加,就得不偿失了。砸钱式的富养,有时候会带来攀比、势利、缺乏安全感和同理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要我们摆脱自己的局限和狭隘。父母的倾力陪伴,发自内心对孩子的尊重,父母的阅历和见识,都是孩子精神力量和财富的源泉。一个精神富足的孩子,心中有坚定力量的孩子,才能在人生的大道上走出自己的色彩。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成长心理室 |饭菜一天三顿变花样,孩子却不屑一顾想外卖,“鸡飞狗跳”的暑假,家长如何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