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大事大商量、小事小商量,这个“业委会”值得推广

    潮新闻 记者 盛锐 通讯员 金焕英 何婕妤2023-06-16 02:04全网传播量10万
    00:00
    00:00

    “社区车位就这么几个,车辆却越来越多怎么办?”

    “周边的辖区单位晚上车辆少、车位多,我们能不能向他们借个力?”

    在杭州拱墅区长庆街道新华坊社区青龙苑小区的物业服务中心,社区、物业和业委会成员以及辖区统战人士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协商小区停车问题,“我们把这叫做‘坊间议事’。”

    新华坊社区垃圾分类“金牌管家”居民自治现场推进会 长庆街道供图.jpg

    为了破解小区治理中的疑难杂症问题,新华坊社区积极推进红色业委会建设,通过党建引领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同向发力、同轴运转,并积极吸纳统战人士“融入党建共治、整合资源共享、创新治理思路”,携手同心推动小区事务共商、服务共抓、矛盾共管,统筹解决小区治理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让小区治理有力、有效、有温度。

    青龙苑小区就是其中之一。该小区位于杭州市中心,建成于2002年,有高层5幢、居民95户,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小区业委会有业主代表6名,其中党员就有4名。“小区有难题,我们社区、物业、业委会商量着做,大事大商量、小事小商量,矛盾越来越少,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业委会主任说。

    就以停车为例,小区内居民有95户,车位却仅有49个,停车矛盾一度十分严重。为此,社区、物业和业委会多次召开会议三方协商,一方面拓宽道路,深入挖掘小区内的停车资源,帮助居民新增停车位4个;另一方面,社区、业委会主动和周边辖区单位对接,商议出“错时停车”的有效途径,居民下班后实在没有车位,可停到单位的停车场,第二天上班开出即可。双管齐下,有效缓解了小区的停车矛盾。

    “还有小区进门的绿化,是业委会和物业的师傅,还有居民自己去花木城选好运回来的。”青龙苑小区一直以来绿化都很不错,但是20年下来,部分树木也出现了枯死的情况。特别是小区大门进出口的绿化盘,低矮的灌木晒不到阳光,更容易枯萎。时间长了,一些居民将不用的花盆也堆放在这里,不仅影响了美观,更容易滋生细菌和蚊虫,不利于小区的环境卫生。看到这样的景象,业委会立即将情况上报给社区。社区、物业、业委会组成一支“护绿小队”,先去其他小区参观绿化怎么布置、整修,再初步制定了青龙苑小区绿化整修的方案。为了节省经费,“护绿小队”一行来到花木城,自己动手拉回来一大车桂花树、茶梅等树木、灌木,并把原来枯死腐烂的树木挖除、清理、修整,代替上新买的植物。“买回来1车,拉出去3车。”这样一来,小区环境焕然一新,特别是进门口的绿化让人眼前一亮,居民都说“卫生多了,整齐多了,漂亮多了”。

    柳营花园路面修整后 长庆街道供图.jpg

    而在长庆街道,像青龙苑这样三方协同治理的小区还有很多,比如位于新华路、长庆街上的柳营花园小区。

    柳营花园小区建成于2000年,有10栋楼,由多层和高层组成,有商品房也有回迁房。此前,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较为严重。

    新一届物业入住后,长庆街道柳营社区建成红色业委会,吸纳了退休医生骨干、民主党派人士等专业力量加入其中,逐步建成“事先公开、事中跟踪、事后反馈”的事件闭环处理机制,让小区事事事有监督、环环有商量、件件有落实,受到了居民群众的肯定。

    比如,针对老年居民对健康问诊、居家用药的需求,小区里的退休医生、农工党党员姚建民就主动为老人们当起了线上“家庭医生”,通过网格群为大家进行健康测评、用药指导。同时,他还民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士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发动居民中的医务工作者建起了“小区医生志愿者服务队”,以邻里互助的形式,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和心理帮助。

    完善工作体系,严把人选关口,实现党建覆盖、统战聚力。长庆街道在建成实体运行的三方办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全国首创楼道建支部的组织优势,建强小区党总支、成立党员工作站,吸纳更多党员骨干参与小区治理,使基层组织和党员在服务居民需求中更“接地气”。三方协同共治,推动需求一线了解、矛盾一线解决,解锁小区治理的“幸福密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