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警务站是警务工作阵地前移、警力前置,履行好公安机关维护辖区安宁、服务好老百姓的最后“一百米”。在嘉兴经开区,社区警务站以“小支点”撬动“大民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便民服务无处不在,小小的社区警务站与居民零距离、心贴心。
孤寡老人多了个“好朋友”
长水街道由拳社区孤寡老人李阿叔丧失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生活开销时不时出现困难。社区警务站民警宓正强在深入辖区走访入户时了解到了这个情况。
起初,李阿叔性格孤僻,不愿与宓正强多说什么。几次上门过程中,宓正强留意到李阿叔家里没有淋浴器、油烟机,生活不方便。宓正强主动与街道联系,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为李阿叔争取到了困难家庭免费改造的名额,为他安装上了这些小家电,改善了居家条件。
在宓正强的热心帮助下,李阿叔慢慢打开了心扉。当得知李阿叔每月只靠300多元的低保过日子后,宓正强再次为他奔走。在经过忙碌后,李阿叔的低保额度提高到了每月近千元,解决了正常生活开销。
一来二去,李阿叔被宓正强的真心打动,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85岁新居民找了“新家人”
长水街道长水社区的新居民张大爷是四川人,今年85岁,两个月前刚刚跟儿子来到嘉兴。初来嘉兴他人生地不熟,儿子外出打工了,他更是急得跑进社区警务站说儿子失踪了。58岁辅警黄永林接待了张大爷,帮他联系上了儿子,并耐心劝说张大爷安心在家。
黄永林与张大爷的儿子年纪相仿,张大爷的儿子又时常外出打工。自那天乌龙事件后,张大爷时不时就去警务站坐坐,点名要找黄永林,聊一聊生活上遇到的难处。一来二去之间,张大爷对黄永林建立起了深深的信任。
5月底的一天,气温直逼35度,外面下着大雨。张大爷小跑进了社区警务站,一边叫着:“小黄,小黄,我钥匙忘记带了怎么办?”黄永林让张大爷先坐下,不要着急,随后便联系了张大爷的儿子。得知张大爷儿子在外地打工,短时间无法回来后,黄永林又帮忙联系房东来开门,他还亲自撑伞送大爷回家。
本以为事情就到此结束了,没想到半小时后,张大爷再次走进了警务站。张大爷掏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打开找出一个钥匙,交到黄永林手中说:“小黄,我家里的钥匙你帮我保管吧,我怕下次再忘记。”黄永林接过张大爷手中的钥匙,从抽屉里翻出一根绳子穿过钥匙,挂在张大爷的脖子上。“大爷,我这样给你穿好,你挂在身上,下次就不会忘记了。”
愿意将钥匙托付,在张大爷心中,黄永林已成了他在嘉兴的“新家人”。
警务站有一群“善街坊”
长水街道府南社区环卫工人姚阿姨是社区警务站的常客。她每天都熟门熟路地走进警务站,利索地收起警务站的垃圾放进她的环卫小三轮,接着又乐呵呵地接过辅警沈冰聪给她倒好的热水。如果遇到大热天,姚阿姨便会在警务站逗留一会,歇歇脚。
府南社区警务站旁边就是一排铺面,遇到店铺搬货缺人手,警务站班长潘建明便会主动叫上队员一起去帮忙。像这样“举手之劳”的暖心事,在社区警务站时时发生。社区警务站队员们在自己普通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守护居民、默默奉献,满满的正能量感染着街坊四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