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上虞某小型外贸公司的王经理急需出国参加展会,急冲冲赶到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上虞区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办理护照,但因王经理户籍在省外,办证至少需七个工作日,这样肯定会耽误展会,王经理焦急万分。
接到王经理的诉求后,出入境大队第一时间与王经理户籍地公安机关沟通协调,启动急事急办程序,仅三天时间,王经理就拿到了护照。“为浙江的贴心服务点赞”,离开政务大厅前,王先生向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这是绍兴市公安局上虞区分局今年5月份以来,在公安户政、出入境、车管所等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把难事的处理机制化,解决企业群众急件、疑难件、复杂件的一个缩影。
该窗口主要针对公安政务服务,解决五类问题:一是急事急办,比如企业或群众遇到需要加急的事项,需要加快进度办理的;二是咨询引导,对于有些复杂的事项,企业和市民把握不准,需要咨询办理的事项;三是难事协办,需要窗口去协调推动各个部门协同办理的事项。四是上门帮办,对长期卧床、行动不变、身体残疾等困难群众,组织工作人员上门帮办。五是着眼长效,对一时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和“急难愁盼”问题,组织跨部门集中研究,将反映“一件事”转换为解决“一类事”。
“办不成事”窗口专办难事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求、政有所为。上虞区公安分局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难点、堵点事项办理,协调解决企业群众在办理公安政务服务事项时遇到的“办不成事”相关诉求,通过上门帮办、难事协办、急事急办等兜底性措施,努力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在护航三个“一号工程”,打造最优质营商城市中贡献公安力量。
上虞章镇泰山村位于覆卮山脚,村中留守老人较多,90多岁的张老太身份证遗失后,因为长期卧床一直没有补办,章镇派出所通过窗口了解到情况后,背上警务背包,拍照、指纹采集一气呵成,为老人上门补办的身份证。
户籍政策历史演变多,各地规定也不尽相同,曹娥街道的李女士就碰到这样一件难事。早年因为个人原因,孩子在上海出生时,出生证上父亲一栏为空白。近期,李女士与孩子的父亲复婚,她想让孩子改成父亲的姓氏,但是根据相关户籍政策,必须要更换出生医学证明,但这又与上海的《出生医学证明》相关政策相抵触。后来,在公安机关的帮忙沟通协调下,通过亲子鉴定、出具证明等方式,解开难题,确保材料符合要求,成功帮助李女士的儿子变更了姓氏。
据上虞分局便民公安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挂牌一个半月来,受理群众企业反映“办不成事”业务15单,其中10单已经完成协调,其余业务正在推进协调中,个别件涉及到法律、政策红线的,也向当事人做了耐心解答。“积极争取群众的满意和理解”该负责人表示。
从反映“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
针对企业、市民办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和“急难愁”进行集中研究,将反映“一件事”转换为解决“一类事”,也是“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一项重要功能。
比如,针对驾驶员反映,驾驶证期满换证还需要医院、车管所窗口两头跑的问题,交警大队与卫健委合作,推进驾驶人体检换证“一站式”办理工作,在全区一口气推出了14家医院、卫生院办理驾驶人体检换证业务,实现了驾驶人体检换证一站式就近办理。针对电摩上牌过程中,保险难上的问题,主动与保险公司对接,目前正在全力研发“电摩一件事”集成应用,将可实现保险网上办。
“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期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早日门可罗雀。”上虞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本质上是一个躬身为民、为企的通道,集成了投诉窗口、信访窗口、政务热线、服务专窗等功能,侧重于把事办成,增加了咨询、指导、协调、改革等一系列职能。通过线下面对面受理,形成了快速“受理—协调—反馈”难事处理机制,形成良好的服务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