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外企在美欧日等国施压下纷纷选择撤离中国,将产业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通过设置苛刻的进出口条件,刻意排除原产地来自中国的各类产品,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拿不到国外订单,面临出口难题。商务部对广交会两万家参展企业调查问卷显示,超30%企业反映,采购商以转到东南亚或周边国家为下单前提。
丽水是著名侨乡,在“双循环”中,应全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挥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引进来”投资模式,打造全省“走出去”对外贸易合作“桥头堡”。
面对疫情后经济重启、欧美日断链脱钩、产业转移东南亚,丽水应利用中国(丽水)华侨经济双循环发展试验区这一改革创新载体,以及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海外华侨国内商会两种资源优势,深化改革全面创新贸易形式,构建丽水“买全球、卖全球”整体商贸体系。将丽水打造成全球贸易信息汇集地、类似海南保税区式的国内外贸易中转地、全国华侨华东地区采购交易地。结合“三个一号工程”角度,通过丽水全球资源分析,提出丽水“买全球、卖全球”贸易强市建议。
一、构建全市“全球商贸通”信息平台。
丽水国际国内资源丰富。国际资源方面以青田为例,38.1万华侨分布五大洲146个国家,分布前10国为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巴西、法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塞内加尔,其中旅居西班牙、意大利华侨各超10万。行业结构上,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占比53.73%、27.29%、10.65%,其他行业占比8.33%。国内华侨主要在义乌、宁波、温州、广州、福建、江苏、天津等地采购组货。国内资源方面以商会为例,全国共有丽水商会202个,分布在28个省份,会员26184人,主要从事超市、餐饮、商贸、房地产、酒店宾馆、装修建材、批发零售等行业。
建议政府牵头整合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两者互联互通,服务丽水更好地参与到“双循环”中去。丽水“全球商贸通”信息平台形式上可类似浙政钉联系与项目交易滚动平台的组合体。
二、打通“买全球、卖全球”渠道。
以青田县为例,青田侨乡农品城汇聚全国1000多种优质农产品,依托两万多家青田海外中餐馆,在欧洲35个城市设立100多个海外专柜,初步实现了“买全国、卖全球”双向融合。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5个专业市场,汇集了全球70多个国家的10万多种进口商品。通过不断打响“青田洋货”品牌,全国开设门店400多家。近年来青田红酒、咖啡、哈蒙等在国内知名度声名鹊起,初步实现了“买全球、卖全国”。青田连续四届侨博会共签约代理品牌2319个,累计交易额达100多亿元。第四届侨博会共有13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其中葡萄酒类企业600家、咖啡类进口商企业100多家。
为进一步打通全市“买全球、卖全球”渠道,建议政府牵头,一是打通丽水“买全球、卖全国”渠道。如在举办青田侨博会、咖博会基础上,通过青田侨乡商品城、400家国内门店、28省商会渠道,将全球商品卖至全国(参考义乌小商品城模式);二是打通丽水“买全国、卖全球”渠道。每年固定举办全国华侨(华东)采购交易会(参考广交会模式),通过会展活动组织供需双方开展进出口货物采购交易,打通全国华侨在丽水采购国内货源的渠道;三是建设“青田全球商贸通”(参考全球速卖通),一方面汇集全球各国华侨提供的商贸信息,一方面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等形式,打通跨境电商、全球邮递物流、电子支付渠道,规避美欧日限制我国大宗货物贸易的影响。据了解,目前已有我省电子支付企业在马来西亚、巴西启动布局。
三、做好各国贸易法律研究。建议商务部门牵头,侨务部门、各国华侨商会配合,“一国一会一所”组织全市律所、高等院校,分头研究各国法律和贸易制度,组织好各国外贸路线、销售渠道设计,撒网“建链”,寻找全球“一带一路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外贸突破口。
四、文化搭台经贸唱戏。随着经济重启、国际经贸往来加强,文化交流搭台、经济唱戏的剧本可以“重唱”。丽水一县一特色,龙泉青瓷宝剑、青田石雕、庆元香菇和木制品、景宁超市、云和木玩、开发区半导体、缙云烧饼、丽水山耕在全国也都有一定知名度和销售基础。建议外办牵头,通过全球51个友好城市交流,助力外销产品出海。并进一步发挥丽水在海外130多个国家1720个华侨服务网格作用。
五、研究贸易主攻方向。通过对已公布的全国、全省、丽水市第一季度进出口经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出口明显下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东盟、中东、拉美、非洲)进出口数据表现良好。重工业、化工、机械、汽车产品等行业出口明显下降,轻工业、纺织服装、电子电器等传统产业出口尚未明显受制,跨境电商出口增长迅猛。
一方面要千方百计采取针对性措施稳住欧美发达国家传统市场,帮助外贸企业和华侨破解外贸断链脱钩的各种影响限制,另一方面要不遗余力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水平、开辟新兴地区市场。如对外输出轻工业、纺织服装、电子电器等产品;对内购入日用美妆、咖啡红酒、优质特产等各国特色产品,利用华侨积极引进国外高科技技术,对接侨资和国内资本,以“技术+资金”等多种合作方式在丽水进行生产合作等。
六、建立贸易强市组织保障体系。建议市政府成立“买全球、卖全球”贸易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为成员。政府牵头,市县联动、各国侨团、各地商会、内外贸企业共同参与,从而形成丽水商贸的整体优势。通过联通国内外华侨资源、内外贸渠道及全市商贸系统、特色资源,从而寻找国际国内贸易新突破口和增长点。
七、其他具体建议:依托青田华侨分布全球146个国家优势和拟建“青田全球商贸通”交易平台,建立丽水全球商贸通信息平台,实时汇总发布全球买卖需求,国内组货、国际卖货;依托青田油竹商贸城,建设国内红酒、咖啡、哈蒙交易平台,构建价格指数发布体系,成为全国市场“风向标”;依托华侨海外仓,建设丽水海外贸易支点。形成集仓储、物流、清关、批发、零售于一体的海外仓库和海外大小超市销售网络体系;依托各地商会,助力丽水产品和进口商品进入各地市场;大力建设丽水保税仓、保税区,降低或补助到丽水的集装箱物流成本;发挥120多个青田海外仓积极作用;争取丽水海关外贸优惠政策,参照或向上争取享受宁波、义乌的海关政策。
我们要深入贯彻省委提出的“三个一号工程”要求,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升能级“一号开放工程”。通过巩固海外传统市场、拓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开辟拓展新兴国家市场,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两个市场的互联互通!贡献丽水智慧和丽水力量!
(作者为2023年丽水市委党校春季中青一班 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中心处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