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岁老人夏爷爷突发脑梗送医抢救,鄞州二院急救医学中心、卒中中心团队争分夺秒,在短短24分钟内成功完成各项检查及静脉溶栓治疗,为老人重启了“生命之门”。
“老爷子送到医院时意识都不清了,我们都很担心他过不去这个坎,没想到现在恢复得这么好,真是多亏你们!”6月10日出院当天,老人能说会笑、行走自如,基本回到了入院前的状态。临走前,一家人对医护人员再三言谢。
患者夏爷爷今年已是100岁高龄。曾经是一名抗战老兵的他,平日里身体还算硬朗,生活能够自理,看起来也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5月29日中午,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午饭时,夏爷爷的身体突然向一侧倾倒,随即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意识不清等症状,这可把家人吓坏了,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入鄞州二院急救医学中心抢救。
考虑到脑梗可能,接诊的急诊内科刘丽丽副主任医师第一时间为老人开通卒中绿色通道, 并迅速安排采血化验、头部CT等一系列检查。闻讯赶来会诊的神经内科副主任苏立静仔细评估病情并结合检查结果,最终确认老人为“急性脑梗死”。
“你们送来得很及时,现在距离发病约1小时,可以选择静脉溶栓治疗。”苏立静告诉患者家属,对于脑梗患者,时间就是生命。急性脑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发病4.5小时内。如果错过时间窗,患者或将面临残疾甚至失去生命。
“一切都听你们的,我们相信你们!”家属这份无条件的信任让苏立静很是意外和感动。事后,他才了解到,原来早在2年前,夏爷爷就曾在鄞州二院做过一次结肠恶性肿瘤手术,术后恢复非常好。也是从那时起,一家人对这里的医生护士便格外信任。
征得家属同意后,苏立静团队顶着患者高龄不耐受、溶栓出血风险大等压力,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精准把控溶栓用药剂量,成功将患者脑部血栓溶解。从入院、检查到应用静脉溶栓药物,整个过程耗时仅24分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应用药物后,老人症状逐渐缓解,肢体力量及言语功能明显恢复,第3天已可下床行走。
“高龄患者对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但已不再是溶栓治疗和介入手术的绝对禁忌。”苏立静表示,这已是鄞州二院卒中中心团队第二次为百岁以上老人实施静脉溶栓治疗,两次均取得成功,目前的最高年龄记录是101岁。
苏立静指出,急性脑梗死多见于45到70岁中老年人,发病往往较急,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及低治愈率等特点。早期救治对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治疗脑卒中有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等技术,医生会全面评估患者缺血情况、平时生活状态、家属意愿、其他脏器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案。
苏立静提醒,一旦出现肢体无力、麻木、头晕等症状疑似脑梗征兆,切勿讳疾忌医、盲目拖延,最好于4.5小时黄金时间窗内尽快就医,能够有效减少偏瘫等并发症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