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高考入场,能否实现“电子化”

    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2023-06-08 05:08全网传播量10.1万
    00:00
    00:00

    W020230607518848816994.jpg

    杭州第二中学钱江学校考点,考生有序安检步入考场。 潮新闻记者 魏志阳 徐彦 摄

    今年高考期间,那些“意外”又毫无意外发生了。《高考之我丢了准考证》《高考之我忘带身份证》《高考之我丢了全套证件》等系列如期而至。除此之外,今年还出现了监考老师忘带监考证的情况。不法分子转发丢失准考证的信息进行诈骗的事情,也是年年上演。

    当前,针对考生丢失准考证、身份证的情况,解决方式一般都是民警及时介入帮忙找回,实在找不到的话,有的地方是监考员用考场座位核对单与考生本人核对,如相貌相符,先让考生参加考试,后面重新打印准考证,也有地方直接设立了高考服务站,可以当场打印临时身份证明。虽然最后大多都有惊无险,但过程依然让人胆战心惊,折腾了民警,耗上了一定的社会资源,也影响考生自己状态和心态。

    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不断有人呼吁,高考入场可以通过“电子化”的方式,让高考入场无纸化,以完全杜绝忘带身份证、准考证等证件引发的混乱和不便。

    现实中,有些地方早已开始相关探索和尝试,包括北京、浙江、武汉等地。考生可在现场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信息查验,即使忘记携带身份证也能进入考场顺利考试。也有地方在高考体检等方面,通过手机“刷脸”验身份,全程无纸化。这些探索和实践,都足以说明,从技术层面看,高考入场全面实现“电子化”,这并不难实现。

    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仅是让学生不再因为证件丢失等意外而产生困扰,还能提高高考入场的效率,更好规范入场秩序。同时,最为重要的是,会进一步逼仄找“枪手”、替考、替检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生存空间。高考入场“电子化”更具公共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也体现了出来。

    至于具体推进步骤,确实要一步一步来。比如,可以先全国统一推进人脸识别设备或者指纹识别设备,在高考考场落地。一开始可以实行“电子化”和“纸质化”并行的方式,考生还是要带身份证和准考证,但如果没带就可以刷脸入场或者指纹入场。这是高考入场全面实现“电子化”的初级阶段。

    这一阶段扎实推进后,等待相关条件进一步成熟,可以往高考入场全面实现“电子化”的高级阶段发展,即完全不用带身份证、准考证,就可以刷脸入场或者指纹入场。实现这一点,需要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相关技术,现场不会有掉链子的可能,或者即使设备坏了,也能有“B方案”顶上,不会对学生高考入场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

    技术进步的本质追求,就是要为人服务。而在高考这件事上,人的要求只有两个,一个是考生能够更方便顺利参加考试,另一个便是保证高考的公平与公正。任何用于高考的技术,都要遵循这两点。就实际而言,除了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技术外,用无人机捕捉无线电信号、用人工智能监考等,都可以进一步推广和落地,让技术更好赋能高考,为高考护航。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手机等电子设备禁入考点 北京今年高考首次实行两次安检
    高考首场结束,考生们面带笑容自信满满
    滚动丨潮新闻12路记者杭州直击2023高考:青春的你 只管向前
    “数字化”护航高考,金华考生临时身份证明当场办
    今年高考将采取两次安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