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51家餐厅入选杭州米其林餐厅有9家是面馆 杭州人有那么喜欢吃面吗?

    潮新闻 记者 潘骏2023-06-05 23:00全网传播量52万
    00:00
    00:00

    上周,杭州米其林指南榜单出炉,51家入选餐厅中,包括6家一星、12家必比登推介、还有33家入选。吃货们仔细端详这份榜单,发现入选的51家餐厅中,面馆就占了9家,一度被认为最有可能冲米其林杭州指南二星的金沙厅,在点评APP上的网友推荐菜TOP10中,黄鱼煨面和片儿川也占去了两席。杭州人为什么那么爱吃面。

    image.png

    金沙厅 黄鱼煨面

    杭州人吃面基因,最开始来自北方

    说到吃面,每个本塘杭州人多多少少有点发言权。杭州人的“吃面基因”,最开始来自北方。

    自古以来,作为“鱼米之乡”的浙江就不是产麦区。然而随着晋代、宋代,大批北方士族南渡,“面条帝国”的疆界也逐渐扩张,尤其是南宋迁都临安之后,来自中原的达官显贵们回不了老家,只得令厨子做些家乡饮食一解乡情。面条作为北方人的主食,开始占据了杭州人餐桌上的大头。

    image.png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的《面食店》,记录了当时杭州丰富的面食品类:猪羊盦生面、丝鸡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大面、子料浇虾面、汁米子、诸色造羹、糊羹、三鲜棋子、虾棋子、虾鱼棋子、丝鸡棋子、七宝棋子、隆兴淳面、银丝冷淘、笋燥齑淘、丝鸡淘、耍鱼面……

    现在打开点评APP,如果定位杭州,搜索“面”,能出来4万个结果。在杭州,几乎找不到一条没有面馆的街。

    20d030262ff44ad253183c0d66baddf.jpg

    不过杭州的面条总被吐槽,有股碱味,味同嚼蜡、“机打莫得灵魂”,入口还带些还未熟透的“面粉气”。但是杭州面馆对此倒是从不介意,本地人的爱已足够深沉。

    “面要生笼点”。听到这句话,你就会知道,点面的肯定是个“老道儿”。杭州的面条大多是机器碱面,内芯稍夹生,口感爽健有筋骨。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南北方小麦品质的不同。北方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小麦生长时可以充分积累蛋白质,拥有更好的韧性。南方气候湿润,多阴雨,小麦中的蛋白含量要低上许多,做出的面条弹性相应地变弱。因此,南方人制面条会加碱,盐是骨头碱是筋,碱可以使面团变硬,弹性增强。

    拌川和片儿川,杭州面的灵魂代表

    杭州本地产最著名的两种面:拌川和片儿川,一个吃浇头一个吃汤底。杭州做这两款面出名的面馆太多了,每个老杭州都有自己心中的偏爱。

    片儿川,配料灵感来源苏东坡在杭州做地方官时所写的“无肉令人瘦,无笋令人俗”。它以新鲜腿肉、时鲜竹笋、绿嫩雪菜作为原料,上餐时肉红、笋白、菜绿,色泽分明。它的灵魂就是一个“鲜”。

    杭州的奎元馆一直有“江南面王“的称号,此次也上了杭州米其林指南榜单,他家就是一直沿用最传统的“坐面”工艺,用手工捍上劲后,还得垫上一根碗口粗、九尺长的竹杠,再用人工坐研半个小时左右,每30斤面粉打成8尺宽、7尺长的面皮,可切成3份左右的面条。

    image.png

    奎元馆 片儿川

    不少外地人对拌川存在一些误解,曾有一位短视频博主在发布的探店短视频中说,杭州的拌川就是拌面。

    其实拌面和拌川是两种面。同样入选杭州米其林指南榜单的方老大面馆主理人方榕汉告诉记者,杭州人所说的拌面可以等同于小吃店里的“葱油拌面”。葱油拌面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碱面煮熟,加葱花 、酱油、猪油或者香油,拌在一起。

    而拌川的做法则稍微复杂一点,拌川其实应该叫拌汆。做拌川都是两个灶头一齐开火的,一锅面汆水,一锅炒浇头。肉丝拌川是基本款,里面配料要放韭黄肉丝豆腐干。面汆熟后与浇头一起搅拌。搅拌均匀即可出锅。拌川与炒面最大的区别是,拌川是半干半湿,太干的话就是炒面了,而太湿则不如吃拌面或者汤面,所以要炒出一碗合格的拌川是非常考验厨师功力的。

    1685947849076.png

    方老大面馆 腰花拌川

    拌川中的灵魂是“韭黄”,一是增香,二是调节湿度。正宗的杭州肉丝拌川只放韭黄肉丝豆腐干,改良后的拌川会加入豆芽,使得整碗面更加爽口。一般点拌川还会配碗倒笃菜汤,搭配拌川解咸解腻。

    杭州人爱吃拌川,因为拌川不像炒面那样干,却因遭受过热油的锤炼,比一般冷面、拌面多了几分烟火的香味。

    杭州是个包容的城市,杭州人的口味也包容四方。现在城里也开出了不少其他地方的特色面馆,生意都不错。杭州本地的面条也在不断改良,比如酸甜口味的面(以前是没有的),像茄汁拌川,已经成了很多本地小面馆的招牌,被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喜欢;还有麻辣口味的,像泡椒牛蛙拌川,大家也能接受。还有,像现在很多店都在用高汤下面,有些店会把拌川当炒面一样炒得很干很有锅气,这也是一种融合 。

    微信图片_20190919094323.jpg

    复兴面王 茄汁拌川

    杭州面馆怪相:城南用细面,城北用粗面

    杭州的面的形状基本分两种细面和粗面,但是有个奇怪的现象,城北一带喜欢用圆圆的粗面,而城南喜欢用扁平状的细面。

    image.png

    荣鲜面馆的荣老板和大碗面的马坤山告诉记者,老底子的杭州人烧面,用的就是碱性圆面,在以前叫潮面。那个时候,一般馆子早上6点开门,面点师傅4点半就要上班了,烧面的时候,粗面要先在滚水里汆过,然后马上冷水浇透,一个一个面结打好再放到竹篇上备用。6点钟一开门,呼啦啦一群人进来吃面。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城南一带的面馆,慢慢开始流行起生面下锅的烧法,究其原因,那时候南星桥——望江门有码头,工人很多,船工都是凭力气吃饭,面粉那时候是不值钱又能饱腹的食物,用扁面生面下锅,而且通常不用煮透,口感会有点夹生,但开吃个三四分钟后,面就彻底熟了。

    1685947779080.png

    这种快速的烧法就风靡起来,往后就有了“到望江门吃面”的说法。有很多人为了吃碗面,打的从拱宸桥赶到望江门。所以,城南偏向于用现在的扁面。而城北的面馆则沿用了最最最老底子的圆面。萧山余杭一带的面馆,用的也是圆面。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陈棠棣

    热门评论(2)
    茉莉花儿香 · 2023-06-06 00:13 · 浙江杭州回复4
    拌面和拌川用细面就是yyds,汤面用粗面
    潮新闻小编 · 2023-06-06 01:03回复4
    粗面还是细面,一起来留言battle吧!
    樱花雨落下的水滴 · 2023-06-06 01:52 · 浙江杭州回复1
    回复潮新闻小编:必须是细面啊,还要有点生的,最好吃,粗面很容易就坨了
    潮客_3zs4hj · 2023-06-06 00:06 · 浙江杭州回复4
    一个不爱吃面的南方人在杭州真是get不到面食的美~
    潮新闻小编 · 2023-06-06 01:03回复4
    你品,你细细品
    最新评论(40)
    潮客_wd7j2f · 2023-06-06 04:55 · 浙江杭州回复
    三鲜面,牛肉面,大排面都很好吃。
    潮客_224ift · 2023-06-06 03:55 · 浙江杭州回复1
    荣鲜面馆老板不姓荣啊,记者采访不问姓名的吗?
    浙江金蝉 · 2023-06-06 03:11 · 浙江绍兴回复
    好看有食欲
    潮客_NB老马 · 2023-06-06 03:06 · 浙江宁波回复
    杭州人为什么那么爱吃面。
    潮客_wus5wt · 2023-06-06 03:03 · 浙江湖州回复1
    饮食习惯不仅要看老杭州人,更要看新杭州人。作为从小几乎不吃面食的浙江人(浙江各个地方饮食习惯差异很大),在杭州40多年,最难吃的就是碱味重的面,包括馄饨😀。
    潮客_wpz2u5 · 2023-06-06 02:43 · 浙江宁波回复
    想换换米食口味
    选择 · 2023-06-06 02:12 · 浙江温州回复
    杭州人的“吃面基因”,最开始来自北方。
    晴空万里乌云密布 · 2023-06-06 02:02 · 浙江湖州回复1
    拌面应该是福州的好吃,他们多加一味虾油。
    那年杏花微雨 · 2023-06-06 01:59 · 浙江杭州回复1
    走在街上,看见门面好点的面馆都习惯进去尝尝。
    恬淡如镜 · 2023-06-06 01:58 · 浙江杭州回复1
    我喜欢奎元面馆的面,有没有入选米其林啊?
    Mudita · 2023-06-06 01:57 · 浙江杭州回复
    尽然没有安利哪几家面馆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