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肚的地方色彩要鲜艳,用红色、白色这种亮色搭配,这样瓶身和瓶肚的对比就强烈。”在越城区鉴湖街道仁本居家养老中心的手工室里,记者见到了正在进行公益教学的黄永鑫,他一边用扑克牌折花瓶,一边介绍自己研究出的“诀窍”。只见在他的一双巧手下,原本平平无奇的扑克牌在一道道裁剪、折叠、组装等工序后被制作成了一只只花瓶,既养眼还能插点装饰品。在手工室内也展示着大大小小、不同花色的扑克牌手工花瓶,这些花瓶花纹有些是螺旋形,有些是爱心状,还有一对花瓶上拼出了平安喜乐四个字,都出自黄永鑫之手。
今年71岁的黄永鑫退休前是绍兴市热电厂的一名检修工人,钳工出身的他喜欢自己动手、动脑筋琢磨点小玩意儿,虽然已过了古稀之年,但是仍然喜欢“折腾”,手上的一番手艺他也一直没忘记。退休了10来年,他用扑克牌折叠出了200多只精美的手工花瓶。
退休前,黄永鑫无意间看到过折纸工艺,退休后就想着自己也试试看,算是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于是乎,黄永鑫说干就干,先在纸上画好样式、排出版式,构思好整个瓶身结构和样式,然后用扑克牌开始试验制作,并根据形状搭配颜色和数量。没人教学,黄永鑫就靠着自己琢磨、摸索,慢慢地做出了第一只扑克牌花瓶,久而久之,扑克牌就这样被他折出了“花头”。
剪裁扑克牌和折叠三角片虽然不是很难的手工活,但是耗时间和精力,把一张张扑克牌三角片制作成一个花瓶,需要制作者保持耐心、恒心和静心。黄永鑫向记者展示了体积最小的一个花瓶,这也需要耗费1周时间制作完成,光是扑克牌就得用上4副,如果是体积大的花瓶则需要7-10副扑克牌,而他至今用掉的扑克牌已经有30多箱。制作完成的200多只花瓶也都无偿送给了亲朋好友和养老院,对于一些想学习制作的人,他也是耐心地进行教授这份手工艺。“用扑克牌做花瓶既锻炼动手能力,也能保持大脑一直在思考,每一只做好都很有成就感。”黄永鑫说,虽然不是多么珍贵的东西,但也是自己努力完成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在这桩小事中仍然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让退休后的生活也能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