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国芯片制造企业英伟达公司(以下简称英伟达)CEO黄仁勋计划在6月前往中国大陆,与中国科技企业高管会面。如计划成行,这将是他多年来首次参观访问中国大陆。
黄仁勋 图源IC photo
不过目前据最新消息,黄仁勋在结束台北国际计算机展行后已经返回美国。
起底:英伟达究竟是怎样的一家公司?
此前,在5月30日英伟达的市值早盘一度达1万亿美元,成为首家市值达到这一里程碑的芯片企业。
英伟达 图源新华社
说起英伟达,不得不先说到黄仁勋。作为创始人,黄仁勋已经执掌英伟达30多年。创立于1993年的英伟达,被认为是美国人工智能芯片的领军企业。
根据英伟达2023财年(2022年2月到2023年1月)年报显示,其在中国市场(含大陆、香港和台湾)实现的营收,在整体全球市场营收中的占比高达47%。
30年前计算机革命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认为CPU或通用软件是最好的路径,但英伟达选择全力发展GPU。
黄仁勋上个月24日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英伟达正从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中获益。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去年11月发布大语言模型ChatGPT,引爆AI浪潮,激发业内和公众对人工智能的广泛兴趣。
而ChatGPT就是在GPU之上进行的训练,它可以通过增加大量的高性能显卡来缩短模型训练时间。
据瑞银集团估算,ChatGPT耗用了大约1万个英伟达芯片。
5月29日,黄仁勋现身台北电脑展,介绍了公司新产品。当天英伟达发布了超级计算机DGX GH200,备受市场关注。
态度:在美对华的“芯片战”中,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芯片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的“心脏”。而面对中国半导体制造的崛起,美国拜登政府却采取严格的出口管控政策来限制中国的发展。然而,这一政策也使得总部在美国的英伟达陷入了两难境地。
日前,黄仁勋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不可代替;若无法与其进行贸易,将对美国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害”。
早在去年8月31日,英伟达便称,被美国政府要求限制向中国出口两款被用于加速人工智能任务的最新两代旗舰GPU计算芯片A100和H100。
图源IC photo
对此我外交部回应称,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科技霸权主义。美方一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企图利用自身科技优势遏制打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此举违反市场经济规则,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潮新闻+
据商务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326.8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折合1891.3亿美元,增长8%),保持稳定增长。
眼下,英伟达CEO黄仁勋访问中国大陆的行程未来是否能成行目前还尚未确定,但近期已有越来越多的外企高管到访中国。
如近日刚结束行程的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5月30日至31日,不到两天的时间里,中国外交部、工信部和商务部的三位部长分别会见了马斯克。
此外,摩根大通CEO、星巴克CEO等都也在近日纷纷到访中国,他们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用事实强调不可能与中国“脱钩”。
就在5月30日,中国贸促会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综合新华社、环球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