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据了解,同航天员乘组一起入驻“天宫”的,还有作为航天育种项目培育研究对象之一的、产自宁波前湾新区等地的中药材浙麦冬。
麦冬又名麦门冬、沿阶草、寸冬等,属于中医药“浙八味”之一。干燥的麦冬呈纺锤形,状如枣核,色泽黄亮,气味清香,具有滋阴润肺的疗效。麦冬草有着较高的绿化价值,麦冬须还可用于驱蚊灭虫、卫生防疫等,经济效益高。
宁波慈溪市麦冬种植面积达5000亩,年产麦冬250吨,产值超3000万元。宁波前湾新区的崇寿镇更是素有“麦冬之乡”美称,麦冬种植历史悠久。这里拥有最适宜种植麦冬的土壤——夜潮土,经过千百年积淀形成的疏松微碱性土质,十分适合麦冬生长。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加工工艺,造就了崇寿麦冬的高品质。
虽然名气很大,但生产个体分散、市场规模化程度不高、缺乏品牌竞争力,始终是困扰麦冬发展的问题。为加快推进麦冬规模栽培和优良品种选育,近年来,崇寿镇致力于麦冬产业化种植,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制药商家通力合作,选育出栽培时间短、产量高、药用成分含量高、性状稳定、抗逆性强的品种,同时获得麦冬国家地理标志。
2021年,浙麦冬特色产业园在崇寿镇健民村投用,开展麦冬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种植。产业园占地180亩,投资325万元,集选种、育种、观光、销售于一体,将于2024年夏季迎来收获期。该产业园还与宁波大学合作,开展麦冬种子航天搭载育种项目。
此外,该镇与浙江中医药学会达成合作,在浙麦冬产业园内设立服务站,开展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种植技术培训等;与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合作在傅家路片区农产品展销中心进行网上销售……
不仅如此,崇寿镇深度挖掘由麦冬特色产业衍生的农旅资源。前不久,特色农旅IP“门冬冬”在崇寿镇乡村旅游节开幕式上发布,同系列还包括抱枕、冰箱贴、茶杯、表情包等周边。该IP以麦冬为原型,将作为崇寿镇农旅融合的“形象代言人”,推广崇寿麦冬等特色农产品及农旅融合产品,为崇寿走上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之路增添发展新动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