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面对剧增的快递单量,“最后一公里”的小问题也会几何倍放大。临近一年一度的618大促,快递“最后一公里”准备好了吗?即日起,潮新闻记者帮推出系列策划报道,聚焦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难点痛点,欢迎大家说一说自己遇到的快递相关难点。
5月26日,潮新闻记者帮发布了一则关于《一个小区两个快递驿站,业主吐槽取快递更难了》的报道,业主收到的取件短信会在三个快递驿站之间横跳,驿站增多不仅没有方便业主,反而给快递取件增加了难度,报道发出后,网友纷纷在文后留言,反映自己遇到的快递驿站取件相关难点问题。
近日,杭州拱墅区皇亲苑小区的居民向潮新闻记者帮发来了求助,“我的小区拥有两个驿站,但还是会丢件。”618快到了,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快递丢件情况,这位爆料业主不敢买东西,特意避开了高峰期。
6月2日,潮新闻记者来到皇亲苑小区了解情况。
皇亲苑 记者 章然 摄
小区业主弄不清快递在哪个驿站
结果快递件丢失了
皇亲苑是一个老小区,紧邻延安路和凤起路,地处杭州市中心位置。爆料人安女士是小区的业主,小区两个快递驿站,一个是菜鸟驿站,一个是兔喜驿站,最初,安女士只是觉得两个驿站,一个南一个北,自己家在中间位置,每次拿快递都要绕小区一周,很麻烦。后来发生了丢件,让安女士对一个小区两个驿站产生了抵触情绪。
“丢件的情况是,丹鸟的快递员说没有和他们合作的快递驿站,快件不能放在快递驿站。”安女士说,自己的小区是老小区,不放心将快递放在家门口。当天自己不在家,快件又不能放快递驿站,快递柜子放满了,快件竟然无处可放。
“最后,实在没办法,丹鸟就协商把快件放在菜鸟驿站了。我下班之后,去菜鸟驿站取件,但是菜鸟驿站问有没有取件码,打电话问丹鸟快递员,对方说没有取件码,让我和菜鸟驿站工作人员描述下快件的模样。”最后,这份快件依然没找到,快件里面是一份合同,安女士不得已找人补办了一份。
在两个驿站之间来回跑,这种事情小区居民遇到过很多次。
居民王阿姨来都兔喜驿站取快递,打开取件码,才发现是邮政的快递,要去菜鸟驿站去取件。“我又要走十来分钟,去另外一个驿站,天又热我真的吃不消的。”从兔喜驿站取完快递的朱女士,看着外面的太阳,手里又抱着刚取的两个快件,还得撑伞去下一个快递驿站,她忍不住吐槽道,“真的很不方便呀,取完一家还要去另一家,为什么不能直接一个地方,搞定小区所有快递,这样我们业主最方便了。”
兔喜驿站老板陶先生 记者 章然 摄
两个驿站之间微妙的平衡
双方都能赚到钱
记者来到了皇亲苑的兔喜驿站,老板姓陶,身上是一年深蓝色的中通快递的服装。他说,自己是天水街中通快递网点的负责人,这一家兔喜驿站主要负责接收皇亲苑中通快递、圆通快递的快件,兼具末端网点功能。每天驿站里大约有400~500件快件,进入了618的高峰期,兔喜驿站已经达到一天入库七八百件,甚至近千件的单量。
今年,这一家兔喜驿站开张,营运时间不长,店内招了一名员工,陶先生给了月薪一万多的工资。
“因为他负责的事情很多,不仅一天要负责400~500件的快件入库,包括一些送货上门的件要服务好,中通标快尊享的件要下午1点半之前签收,他兼具入库和派送员的双重工作。”陶先生说,有时候这个员工去派件了,自己还会守一会儿驿站,帮着居民取件或者查件。
皇亲苑小区的兔喜驿站 记者 章然 摄
店内新进了一台3000元的自动扫描取件机器,顾客扫码取一个件,屏幕上能显示出该顾客所有的未取件信息。
陶先生很得满意这台新机器,“比另外一家驿站的设备要更好。”
这家兔喜驿站开在小区的主路上,来往的学生和居民很多,时不时会有顾客探头进店,拿着手机里取件码询问陶先生。陶先生比较主动,顾客查询取件码无果的话,他会让顾客报手机号,自己去翻找,从取件到出库的全过程,他一手操办,直到把快件交到顾客手里。“我要服务到位,因为我承包了天水街一整片地区,必须把驿站做成标杆性质,数据亮眼。”
兔喜驿站的货架 记者 章然 摄
陶先生说,天水街范围内,他旗下每天有6~7个快件员在派送快递,自己的主营收入并不依靠皇亲苑的兔喜驿站。小区里拥有两家驿站,陶先生不觉得彼此一定是剑拔弩张的状态,“兔喜驿站和菜鸟驿站,我们两家几乎平分了小区的快件总量,我负责中通圆通,他负责韵达、邮政等。我们两家每个月都能赚钱,只不过有多有少而已。”已达成微妙平衡的两家驿站,老板之间还会互相聊天,交流彼此的经营之道。
皇亲苑的菜鸟驿站 记者 章然 摄
融合不一定是性价比高的选择
一个小区也会并存三四家驿站
在小区另一端的菜鸟驿站,面积不大,店主叶先生带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模样。店里主要存放着邮政和韵达的快递,有时候,没有开设账号的丹鸟和德邦快递员也会拿着快件找来,想要免费存放快递,叶先生一般都会同意,“业主当天来取走即可,我另外开辟了一个架子给这些没开账号的快递员存放快递。”
晚上叶先生会自己给老人送货上门,在老人偏多的小区,他觉得这是一定要做的事情,“菜鸟驿站是去年开设的,我们一直坚持给80~90岁老人送货上门,大家很熟悉了,也是我顺便做的。”
菜鸟驿站的货架 记者 章然 摄
和老人们关系亲近,叶先生听到过不少反馈的声音,集中在“两家驿站来回跑太累了”、“驿站一个就行了,为什么不合并呢”等等。此前,叶先生也找陶先生聊过融合此事,但阻力蛮大。
“我们是归属于不同的体系,我是阿里系的驿站,他是中通的驿站,如果我们合并在一起,快件的量就很大了,我们得找到一个更大的房子去承接,这附近没有很大的店面出租,房租怎么算,各个公司的快递存放价格怎么算,我和他都要赚钱,中间的利益不好分割。”他说,等到618之后,两家坐下来,看看能不能找个办法协调下。
事实上,两家驿站相争的故事开始阶段,两个老板曾经试过快递业务融合在一起。
“中通、圆通的单量比较大,一开始,我是把两个快件单量放在菜鸟驿站,固定每个月给菜鸟驿站老板的存放费用差不多一万块左右。”原本相安无事,但购物节618、双十一等高峰量的快件量暴增,小区的一间菜鸟驿站无法承载。
“特别担心爆仓,快件太多,来不及入库,但是中通快递有时效性的要求,当天抵达的快件必须当天签收或者入库。比如一个入库员一天最高能收400~500件,但是高峰期一天1000~2000件快递到了,无人入库,我就会被倒扣钱。”陶先生说,所以,他才会开设了中通的兔喜驿站,专门来存放单量较大的中通和圆通快递。
在陶先生所管辖的天水街,一个小区两个快递驿站并不少见,“胭脂新村,一个小区有三四家快递驿站。”
一个小区只有一家驿站,在陶先生看来,并不现实。一家驿站如果能包揽小区的全部快递业务,的确可以轻松达到月入两万的水平,“但不能保证别人不会来和你竞争,别家公司也会想来分一杯羹,开个驿站,这点并不可控。”快递驿站背后是不同的利益体,每个驿站开设之前都会去邮管局报备,多家驿站挤在一个小区,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只能靠市场调节。
比如一家驿站独大之后挤压另一家生存空间,或者像自己和叶先生一样,互相达到平衡,叶先生能生存,而陶先生也并不想吞并他的业务。“或者,就是小区物业来调节,比如小区物业不让小区里面开设两家驿站,但是老小区一般没有很强势的物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