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胡则集》首发式在永康举行。
永康自古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养育了南宋思想家陈亮、清代才女吴绛雪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也造就了仁政太守朱仲智、一代廉吏朱方等一批勤政为民的典范。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北宋名臣胡则。
作为宋代婺州第一个进士,胡则为官四十七年,三朝历政、十握州纲、六持使节、两任计相。他奏减官庄田值、整治钱荒、睦邻怀远、改革盐法、修筑海塘、奏免丁钱,一生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如今,胡公文化已成为宋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而不衰,深入寻常百姓家。传承胡公文化、讲好胡公故事,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问津书海,胡公的文字鲜有存世,目前发现的少量簿刊也已年代久远,濒临失迹。近年来,永康深入实施“文润永康”战略,启动宋韵文化复兴工程,胡公文化研究团队紧跟时代发展,持续开展“寻访胡公路致力新时代”探源行动、“胡公文化”系列研讨活动,收集整理有关胡公的文史资料。
汇群英之智、聚团队之力,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胡则集》于2023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
胡公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公书院院长、《胡则集》整理者胡联章介绍了书籍筹划、编撰、出版的过程。据悉,《胡则集》辑录了胡则传世的诗文作品及相关对胡公的载述文献,是一部集可读性、典籍性、收藏性于一体的地方历史文献。全书分为正编、附编、增辑三部分,收辑文本时跨千年,共26万多字。
在首发式现场,还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赠书仪式,将《胡则集》一书赠送到各有关文化、教育和社会组织,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读到这本好书,了解胡公文化。同时,向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初中颁发了“胡公书院教学基地”牌匾,并进行胡公文化讲座。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