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山近水近郊,有城有乡有田,在宁波市江北区208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上,蕴藏着不少美丽风景,这些年,随着农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的不断推进,江北区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村游”赴一场乡野之约
鞍山村地处江北区洪塘街道北,东接保国寺,南环慈江河,西与荪湖交界,北倚马鞍山与汶溪,被誉为“北山游步道下的璀璨明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游玩,也顺势带动了“村游”经济发展。
借助保国寺的文化底蕴、鞍山村的农旅资源和“灵山慈水休闲生态带”精品线路带动的优势,江北区洪塘街道以“微改造 精提升”为抓手,对鞍山村村庄周边道路及配套设施进行提质升级。
“江北大道至祥符路口约1公里的鞍保线路段、祥符路口至保国寺路口约2公里路段,全部重新铺设了沥青路面,一改以往颠簸不平的路况,加上更换及新增设的照明系统,能让市民游客驾车经过这些路段时有更安全、舒适的体验感。”洪塘街道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路通畅了,就会有更多的游客、创业者和产业朝着鞍山村走来。
全长约80公里的北山游步道串起了庄桥、洪塘、慈城范围内的群山,途经保国寺、慈城古县城等多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及多个水库,是离城区最近的大型“天然氧吧”。这条漫长的游步道以原有森林防火通道、古道和老山路为基础,依山而建,大部分路线利用历史遗留古道,稍加修整、改造,最大程度保留了重峦叠嶂的过去记忆,保持着静谧、质朴的气韵。
去年年底,江北区文旅部门以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为抓手,对北山游步道灵山至荪湖段入口、沿线的道路指引牌、景观小品,垃圾桶进行了升级,同时,新增广告图牌、廊架、山顶看台。
从全新的荪湖入口拾级而上,旁边就是荪湖水库,行至半山腰,远眺市区广厦如云,近瞰荪湖点缀其中。此外,为了保障行人与车辆的安全,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感,还增设了行人步道,形成人车分流。
如今,这条游步道带动了沿线鞍山村、荪湖、毛岙村、公有村、南联村等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老樟树、构成·安屿、墅家、勿舍等一系列精品民宿纷纷落户开业。
住在乡村 品味乡愁
江北区洪塘街道鞍山村的“老樟树民宿”声名不小。2013年,在外求学、经商多年的王少华回到鞍山村,以老家门前有一棵高大古朴的老樟树为名,开启了精品民宿品质提升之路。
近年来,王少华带领团队在慈城南联村投资运营中高端民宿“乡遇·隐居云湖”,策划设计运营“南联村游客服务中心”,开发了“乡遇有品”“云湖姑娘”等品牌。其中,“乡遇有品”将旅游业和农业紧密结合共同发展,将农产品做成有特色的农创产品,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益,每年带动游客3万多人次。
在慈城镇毛岙村,刚刚被评上2022年度浙江省最高等级民宿“白金宿”的勿舍民宿,已然成为了网红。“在村里做民宿,就是想让更多人留下来。”民宿负责人龚红波说。
毛岙勿舍极简且富有现代感的设计,在山林水波的掩映下别有韵味,每个房间都被赋予独特的雅称,以花、树、溪等景观命名。勿舍·莲心谷则是由木屋改造而成,面向的多是亲子家庭,勿舍茶语小院则更类似精品酒店,以团队接待为主。其中,勿舍·茶语小院是由原本村民的农家乐民宿升级改造而成。龚红波表示,民宿会安排观光车将客人送到山脚下,客人们可以采摘,可以爬山,还会按照客人需求安排1小时、2小时不等的爬山线路。
龚红波还以租赁新建相结合的方式,盘活闲置农房空地,聘用当地村民,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在过去的五年里,毛岙村村民收入每年都有超过20%的增长。现在,每到周末、节假日,毛岙村总是能吸引许多游客前来。
据统计,宁波市江北区2022年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21.04万人,同比增长29.96%,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1.47亿元。
(图片由江北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