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毕业生,我经常对工作后该如何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警察而困惑。今天丁鲁冰学长告诉我们在派出所工作中要主动思考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没有问题?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一名即将从浙江警察学院毕业的学生说。
近日,在浙江警察学院的“学长会客厅”里,开展了一场以“派出所这点事儿”为主题的交流活动,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区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丁鲁冰正在和浙江警察学院即将毕业的治安学专业学生进行热烈交流。
丁鲁冰在分享中
丁鲁冰说到:“作为浙警院的毕业生,通过具体的案例能够让师弟师妹们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公安工作,更加有效地运用课堂中学习的理论知识,为今后工作明确努力方向,这是我进行本次交流的初衷。”
走街串巷调节纠纷、生死时刻救助群众、千方百计服务企业、创新运用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公安改革......他通过分享自己在基层派出所“摸爬滚打”的经历。
作为浙江省省公安新增警力的主渠道和在职民警培训的主阵地,浙江警察学院在主题教育中紧紧围绕“服务两个先行和公安中心工作”,聚焦“更加忠诚可靠、更加专业敬业、更加融通复合”的新公安人才培养,创新推进“大思政课”,探索开展“学长会客厅”,邀请在校培训的在职民警分享从警小故事,通过“在校学警提出问题,在职民警答疑解惑,在校教师助力成长”的方式,上好身边的思政课,化解学生的小烦恼。
“作为全国刑侦情报研判的行家里手,您能否为我们学习数据研判给出一些建议呢?”“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些情报分析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吗?”“作为一名女民警,您的工作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呢?”
当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合成作战支队支队长潘洁霞来到学长会客厅,即将毕业的学警们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潘洁霞来到学长会客厅
在疫情流调工作中,潘洁霞和她的团队通过严密的数据分析研判,极大提高了浙江省流调效率。
“我刚入警时,跨区域流窜盗窃作案仍是一种高发类案,那时我参与到专案组,看到师傅们根据前期案件中留下的信息,抽丝剥茧地分析车辆和人员特征,靠着人工24小时盯着监控视频,大海捞针似的去寻找嫌疑人,最终发现了再次作案的嫌疑人,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开始对情报研判分析产生了兴趣,我希望能够通过数据的力量提升工作效率。”潘洁霞说,“数据分析和情报研判离不开‘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她从专业化、实战化的角度为侦查、网安专业的同学上了生动一课,让大家对如何让情报说话、让数据发声有了深刻思考。
记者了解到,目前浙江警察学院“学长会客厅”已聚焦警察意识培养、公安数字化改革和基层公安工作等主题开展7期活动,参与人数近1500人。
刚刚转业入警的老兵王增垒,在“学长会客厅”为同学们讲述了戍边卫国的感人故事,“当时就一个信念,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要对得起国徽和这身军装,无论我是老兵还是新警,这份责任我会永远扛在肩上!”
王增垒分享老兵新警故事
学警黄超说:“王老师的分享让我十分感动,也更加明白了这身警服的意义,在以后的工作中或许我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会记得今晚的分享,像王老师一样坚守初心,践行忠诚!”。
浙警院警官培训学院院长马军表示:“学长会客厅是资深学长与青年学警的对话,寄托了学长的期望,回应了青年的诉求。同学们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启迪思想,进一步强化警察意识,激发前行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