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整改助力打造“标准助农 服务兴农 品牌富农”衢江新模式

潮新闻 共享联盟·衢江 舒阳圣 詹丽2023-05-30 04:56全网传播量278
00:00
00:00

衢江区农业社会化服务自启动以来,实施农业标准化面积达27.2万亩,带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产值提高30.05%,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3.5%,有效促进了农业向高效率、高效益、生态型、绿色高质量发展。这是衢江区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以来取得的成绩单,也是衢江区委不断推进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深化成果运用取得的成效。

2020年7月,省委巡视指出衢江区生态富民成效不够突出。农业传统支柱产业(粮食、生猪、柑橘、毛竹)市场竞争力逐年减弱。农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企业化、规模化程度低,没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对此,衢江区委深入剖析原因、谋划研究,以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打造“标准助农、服务兴农、品牌富农”的衢江共富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以标准化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成功路径。最终该项目以全省第一高分通过验收获评优秀,并在全国农综改标准化试点总结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得到国家标准委副主任陈洪俊点名表扬、时任副省长彭佳学批示肯定。2022年,该项目荣获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重大贡献奖。被市委市政府作为十条军规正面典型通报表扬。

标准引领,突破农业产业瓶颈。通过重点标准的制定实施,固化各类涉农组织在种植、加工、农资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有效破解了农业科技水平、机械程度不高和服务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难题,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如发布《衢陈皮产地加工技术规程》,引入该标准生产的“黄精陈皮茶”,价格上涨至原干橘皮收购价的10倍。制定推广《农用植保无人机使用技术规范》,全区统防统治面积20.9万亩,化学农药减量21.7吨,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2.9%以内。

服务先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以“研究机构+公司+社会组织”为主体的“三位一体”服务制度,深化标准化向产业链延伸的孵化机制。制定《农民资金互助会建设与管理规范》等多项标准,疏通农业资金渠道,撬动衢江农商银行2亿元贷款授信,平均贷款利率从8.05%直降4.5%,助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品牌赋能,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打造“国家地理标志+区域公共品牌+企业特色品牌”的品牌赋能体系。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杜泽茭白”注册成功后,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我区茭白年产值实现3年翻了一番。“衢江山农”目前已有55家优质供应商,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基地店铺双贯通”的品牌营销格局,累计推广衢江区特色农产品100余种,销售额超过1500万元。8种农产品直供G20杭州峰会。目前,衢江拥有“湖仁红、炭之语、益年堂”等农业注册商标2161个。

成果转化,提升产业价值链。致力将优秀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转化为标准和专利,先后制定各级标准19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标准及专利均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充分应用。在此基础上,衢江继续标准赋能,承接了浙江省标准化战略重大项目、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试点以及国家标准委第七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衢江样板”正多领域、多途径,向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推广。

巡视整改没有终点。衢江将落细落实常态长效整改工作,进一步围绕放心农业尤其是“3+X”等优势产业领域,深入实施标准强区富农战略,开展品牌提升工程。继续深化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战略合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进行迭代更新,谋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大文章。

相关新闻
建市场定标准强合作 诸暨“一乡一品”点燃农业产业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