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作就像打仗,要大胆亮剑,要兵贵神速。今年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省级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落在我们方宅村,我们就要拿出一百二十分的精力和努力,确保工程顺利完成。”仙居县党代表、湫山乡方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方建平在子项目“神仙大农▪方宅油茶加工中心”(一期)建设现场边记录工作进度,边给现场施工人员加油鼓劲到。
据统计,油茶厂投产后,可实现湫山乡山茶油全产业链提升,预计可增收 2300余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58个,其中新增低收入农户就业岗位19个。“村里计划将油茶厂租金收益的10%定向捐赠给湫山乡扶贫救助基金,用于全乡低收入农户的托底保障,这样才是全体湫山人的共同富裕!”方建平笑哈哈地说道。
“有些村民思想还比较老旧,只看到废弃猪舍能存放杂物这点眼前的小便利,不愿意配合村里统一的拆除行动。但不拆,油茶厂及配套工程就完不了工,方宅村千年油茶产业就不能重新焕发生机。为了让老百姓们能真正在家门口富起来,我要帮他们算好这笔经济账、讲通这个真道理。”仙居县湫山乡湫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村监会主任、乡党代表宋伟志在参观完方宅村文化礼堂油茶分馆后说。
3月起,湫山乡累计组织发动100余人次县乡两级党代表集体现身项目一线,通过“板凳会”、“圆桌会”等形式研判、座谈50余次,与群众在田间地头交心,在项目施工现场问诊破难。像宋伟志这样尽心尽力做工作的“外村人”,方宅村还有其他十多个。他们这一群人,永远都是戴着党徽、拿着笔,用一言一行推动着方宅村省级项目大步向前。
“经过前期调研,发现全乡各级党代表履职存在组织性、目的性、精准性不够的问题。为此,乡党委探索推行党代表履职项目化清单责任制。以方宅村省级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项目为例,我们按照总共17个子项目,组建了17支党代表服务分队,整理出‘任务、难点、进度’三张清单共48项细则,并全程跟踪、动态管理履职项目,通过一对一作战模式提供责任捆绑式服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力保障项目实施全过程‘零迟滞、无障碍’。”湫山乡组织委员应焌说。
据了解,4月底以来,在乡党委、县乡两级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方宅村仅用1周时间就基本完成全村144间猪舍、18间老旧民房共1584平方米拆除任务,新农村三期96间共45户顺利屋基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