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涌动在日铸岭上的“乡贤”力量

    潮新闻 共享联盟·柯桥 薛妙珏 通讯员 钱春红2023-05-29 04:44全网传播量1856
    00:00
    00:00

    什么是乡愁?乡愁是对家乡的眷恋,其本质是一种意识上的回归,而“乡贤回归”正印证了这一声遥远又亲切的呼唤。近年来,“凝聚乡贤,唤起乡贤关注家乡建设和发展”让各地探索乡村治理的步伐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成为了一剂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良药”。

    祝氏宗祠修缮前原貌

    祝氏宗祠修缮前原貌

    位于平水南部山区日铸岭境内的祝家村,是南麓最高的村庄之一,这个曾经因山路崎岖,出行不便,世代村民过着“脚穿草鞋翻岭顶,肩背农货换食品”的艰苦生活的小山村,如今变成了一个旧貌换新颜的升级版美丽乡村,而蝶变的背后,涌动着磅礴的“乡贤”力量!

    点亮“民生实事” 赓续文化根脉

    “今天是祝氏的大日子,家族子孙从四方赶来,表明我们祝家村亲如一家。”今年清明节这天,平水镇祝家村老祠堂里人头攒动、迎来了久违的热闹。记者采访时了解到,这是近年来祝家村规模最大的集体“清明祭祖”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祝氏子孙百余人参加。与此同时,老祠堂的修缮工作也将一并启动。

    祝氏宗祠建于明国初期,主体为木结构,共有面积270平方米,于2011年入选原绍兴县文保点。历经岁月的洗礼,祠堂墙面已出现脱落、破损等情况,梁也有所腐烂,“抢救老祠堂”刻不容缓。

    祝氏家族理事会召开线下座谈会议事

    “宗祠是宗族的象征,对于宗亲寻根问祖,激励后人有着积极的意义。”祝家村党总支书记祝兆委亦是一名“反哺回归”的乡贤,他表示,修好祠堂既可美化村容村貌,也为回归的乡贤提供一个落脚点,大家可以在此商议村日后的发展。

    2022年,经村委及众乡贤的协同努力下,柯桥文保局批准立项修缮祝氏宗祠。据村委透露,目前祠堂外观部分的费用已基本解决,主体将于6月下旬修缮完毕。但接下来,祠堂内部装饰及布置的费用则是笔不小的数目。

    为此,祝家村成立了“乡贤基金会”,让爱心捐助有个踏实稳当的“落脚点”。“昨天刚有一位来自上海的乡贤捐助了2万元,今天也有热心的村民来村委捐款,还主动要求做些事情。每天我都被这些真实的细节感动着,这些支持与帮助也坚定了我要让村庄变得更美的决心。”祝兆委感慨道。

    无独有偶,像这样“乡贤回归,助力乡村建设”的举措,近年来,频频在祝家村涌现。从修缮上祝金山寺、上祝祠堂、日铸岭寺、下马桥、五圣堂、下祝金山祠等古建筑,再到安装下祝下田畈至转山头沿线护栏、完成日铸岭隧道入口至上祝路灯亮化工程……关系到文物保护与传承、民生实事等点点滴滴的变化,无一不凝聚着乡贤的力量。“乡贤之力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在无形之中托举着一个小山村向更美丽、更辽阔的天地前行着。”祝兆委说。

    集结“有志之士” 扬帆奋进共富路

    日铸岭闻名遐迩,祝家村积厚流光。考究祝家村的历史渊源,始祖可追溯至南宋,千年来,孕育出文人墨客、统帅将领不在少数。如今,祝家村总人口数约1450人,其中祝姓占比达98%,现有自主创业企业家和任职于教育、金融、医卫等不同领域的乡贤共近160人。如何将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及海外的“有志之士”有效联络并召集起来呢?

    据介绍,祝家村于去年11月成立了“祝氏家族理事会”,还建立了一个乡贤微信群,并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退休教师祝关法担任顾问。“‘云端’汇聚想法,线下推进实施,只要是有关村庄建设的,都可以畅所欲言。”今年79岁的祝关法采访时说,他退休后便开始多渠道收集祝氏乡贤的信息,多番考证有关祝家村的历史资料,编就了一本《会稽日铸祝氏家族祝家村名人乡贤工作室资料集》,在村委二楼还策划布置了一个“乡贤工作室”,供村民参观、学习,成为“亲贤、聚贤、颂贤”的主阵地。“这个工作室,就是一个小型的村史馆,展现了《资料集》中部分重点内容,让乡贤得以回归,也让更多的人对祝氏文化有所了解。”祝关法自豪地说。

    祝家村(名人)乡贤工作室内展板

    “引凤归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聚焦共富”,在党建引领下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美丽升级,蹚出一条共富之路。

    记者获悉,为纵深推进乡村治理,祝家村以“祝氏家族理事会”为核心的乡贤群体,围绕建设发展大局,积极开展线下座谈会,群策群议,为村庄的发展想对策、提意见。通过流转隧道口长期荒抛的土地、退苗还耕等举措,让村集体和村民实现“双增收”;利用村中丰富的“竹资源”,鼓励农户毛竹砍伐,积极拓宽销售渠道,2022年,毛竹销售约105余万公斤,为村庄带来100多万元的收益……这一切,都是“乡贤+理事”机制成效的有力体现。

    “乡村从治理到振兴,得守得住‘旧’,也得推陈出新。”采访中,记者真切感受到了村书记祝兆委心中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但从他眉宇间,也不禁流露出一些对乡村未来的顾虑:“我们村是小舜江水源的保护地,不能发展工业,旅游业的发展也受到一定限制,没有民宿,农家乐自然也少了许多,村集体收入单一且微薄。”他表示,让乡村真正从“美起来”到“富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故乡永远是那个支撑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未来漫漫,道阻且长,而我们祝家村有信心,有力量!”祝兆委坚定地说。

    相关新闻
    “守护童心”走进云上丹家
    平水镇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柯岩街道路南居开展“法律知识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