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农民画,画出时代潮村新模样

潮新闻 记者 季叶海 孙潇娜 朱海伟 姚颖康 拍友 毛昌盛 胡友财 毛俊懿2023-05-26 23:18全网传播量790
00:00
00:00

开栏的话:乡村,总是少不了那份泥土的气息。艺术,往往带着时代潮流的印记。当乡村邂逅艺术,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成为一种新潮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本报即日起推出《了不起的乡村》升级版——《潮村种草 艺术乡建》栏目,展现在共富路上,浙江乡村如何收获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碗窑村村道两旁的民居上,设计绘制了以陶瓷为主题的立体墙绘。

碗窑村的画瓷、余西村的乡土诗、余东村的农民画……一时间,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突然冒出了好几个网红村。那是乡村遇上了艺术,艺术激发了乡村文化的脉动,乡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庄。本报记者走进柯城区沟溪乡,看看这些乡村如何被“种草”,如何“种”出艺术乡村、未来乡村。

学生在中国乡村美术馆参观衢州市首届当代儿童美术作品展。

车到余东村村口,一座设计新潮、造型别致的建筑物点缀在山前溪畔之间,建筑物上方竖立着“中国乡村美术馆”几个大字。走进美术馆,看到几位老师正忙着布展,原来衢州市首届当代儿童美术作品展即将在这里开展。如果没有余东的农民画,怎么会有中国乡村美术馆,也不会把市里的展览办到村里。

在余东村艺术家联合会活动室,多名农民画家一起看画作,讨论创作感受。

漫步余东村头巷尾,随处可见色彩鲜艳的特色墙绘,这些墙绘均出自当地村民之手。沿河还有老房子改造成的咖啡馆、文创店、村播产业馆,叫人忍不住赞叹:这个村子,真潮!据了解,这个800多人的小村庄里,就有300多人会画画,被誉为“中国第一农民画村”。这里不仅文化氛围浓厚,也是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之一。过去村民基本靠种地为生,如今有的村民靠画墙绘一年就有十余万元收入。

碗窑村村口“快到碗里来”的陶碗组合成为网红打卡点。

村民的收入提高了,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前来创业。安冉就是其中一位归乡人。2020年,她从宁波回来,把陶艺工作室设在碗窑村。她结合陶瓷和农民画的特点,开发出农民画陶瓷特色产品,通过自身的人气带货,线上、线下相结合出售各种陶瓷类商品,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

夜晚,未来乡村运营官发起“农村大舞台,敢唱你就来”村民唱歌直播活动,村民们热情嗨唱。

不但自己富起来,安冉还带动当地村民一起创作,转型成为新农人。在她和朋友一起投资的魔法秘境生活美学体验园里,有跑马场、萌宠乐园等,吸引不少游客前来研学、体验。

碗窑村的老艺人曾三满在碗东陶艺研学基地教孩子们拉坯。

在碗窑村村口,“快到碗里来”的陶碗组合成为网红打卡点,经过的游客、孩子总喜欢在这里留影。村道两旁设计绘制了以陶瓷为主题的立体墙绘。中国陶瓷大师工作室、陶瓷博物馆、陶艺研学基地等,拓宽了农民画、陶瓷等特色文化产业链。

这几年,沟溪乡探索以文化艺术带动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树立余东农民画的品牌影响力,形成周边乡村多种文化艺术产业共同发展,构建一个由点到面、抱团发展的产业矩阵。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我们村的文化礼堂
相关新闻
天马行空!这场展览带你领略浙江各具特色的艺术乡村
不一样的诗和远方 桐庐1300多岁古村秀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