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吃海鲜的好时候,你有去买吗?观察过市场怎么卖水产吗?水产摊位使用的塑料袋较为厚重,捞出海鲜时也会带出一些水分,这会让消费者多付钱吗?这几天来,一直有网友向潮新闻记者报料说,自己买海鲜时,总会感觉这塑料袋又厚又重。并且有时候发现,买海鲜的伙计,海鲜带水一把捞,装进袋子里直接上秤,毛估估重量就要多不少。
于是,潮新闻记者这几天再度前往杭州几个水产市场走访,并发现不同摊位称重方式各异,消费者付款差价也不一样。
记者 徐婷 摄
水产的水不可避免
个别情况会带入较多水分
5月23日上午,潮新闻记者在农发·城市厨房和笕桥·近江农品汇的水产摊位看到,卖海鲜时,商家大多使用捞网或塑料筐,也有人徒手抓取。
记者 徐婷 摄
这个过程中,由于网兜过滤,大多水产称重时并没有过多水分;部分商家也会抖一抖,让水先流出来。因此,消费者买回家的海鲜并没有多少“不应该出现”的水。
部分消费者购买的水产。记者 施雄风 徐婷 摄
在近江农品汇,也有商家在称重后,再往袋子中加水,保持水产的新鲜度。
城市厨房的一处水产摊位上,水箱前挑选的顾客来来往往。商家捞出螃蟹、海鱼等海鲜后,会让顾客先确认是否想买这只,如满意则装袋称重,如不满意则可替换。
消费者思考是否要购买时,水产已离开水箱,因此装袋时没有多余水分。而顾客多起来的时候,卖家忙着将海鲜直接拎出装袋,则可能带入较多的水分。
水产称重带入一些水分不可避免,如果水分过多,消费者也能直接提出。
不过也有消费者告诉潮新闻记者,有的时候,水产店伙计会直接用手迅速捞起类似大型一些的蟹等水产,直接放进厚塑料袋里,上秤。很多人没注意或者不好意思提出来时,这些重量也就被计算进去了。
塑料袋和海鲜一个价?
不同商家计价方式各异
确实,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相比于捞出海鲜带出水,消费者更在意塑料袋。
水产摊位塑料袋(左)与蔬菜摊位塑料袋对比。记者 徐婷 摄
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网友吐槽,水产摊位的袋子较重,和海鲜一起称的话,光一个袋子就多出好几块钱。而装过海鲜后的袋子较腥,即使再结实,也只能一次性使用。
并且,这种情况似乎是“全国通用”。
网友对各地海鲜塑料袋吐槽的部分截图。
部分海鲜刺多,装水产的塑料袋相对较厚,这很好接受。但是袋子是否会计入称重?不同商家的计价方式也不一样。
城市厨房水产摊位用的各类塑料袋。记者 施雄风 摄
在城市厨房,潮新闻记者采访了几位消费者,他们分别买了花蛤、蛏子、墨鱼、小黄鱼、鲍鱼、明虾、黑鱼等水产,除黑鱼裸称之外,其它都连袋子称重。
城市厨房一家摊位连袋称重。记者 徐婷 摄
由于家人爱吃海鲜,家住附近的林女士是城市厨房水产摊位的常客。她说,在这里买水产一直是加袋子称重,并不清楚商家是否提前去皮。附近居民陈阿姨也说,从来没在这里买到不加袋子称的海鲜,以前和老板提过能否不用袋子称,老板表示袋子没多少重量,现在她已经习惯了。
在杭州开了十多年饭店的王先生,刚把店面搬到城市厨房附近。他也表示,在杭州进货,海鲜类几乎都是连袋子称的,如果能改变这个现象,开店一年能省下不少钱。
近江农品汇水产摊位使用的塑料袋。记者 徐婷 摄
近江农品汇里,是否连袋称,则取决于商家和海鲜种类等因素。
有商家直接从水箱徒手抓出两只蟹,在秤上裸称后,再捆绳装袋;一名店内有水箱的商家也表示,他们不会连袋子称;如果购买沼虾、海螺等水产,部分商家也会装袋后再称重。
近江农品汇部分水产连袋称重。记者 徐婷 摄
记者在近江农品汇一家店消费后看到,商家将海鲜装进秤上的塑料筐,塑料筐重量提前去皮,称重后再装袋、加水、充氧,重新包装。
在城市厨房和近江农品汇购买虾时,记者均提出,塑料袋也有重量,一起称会多付钱。两名商家都说,可以减免一块钱。其中一位商家称,袋子也要成本,一起称也不会多几毛钱;另一位商家则表示,消费者也可以用自己的袋子装货上称。
有看得见的塑料袋重量
也有看不见的水分变化
市场公平秤显示,水产摊位用的一款绿色塑料袋净重0.02千克,以60元/斤的沼虾为例,如果连袋称重会多约2.4元;红色大塑料袋净重0.07千克,以280元/斤的帝王蟹为例,如果连袋称重会多约39.2元。
市场公平秤显示,绿色小塑料袋净重0.02千克。记者 徐婷 摄
市场公平秤显示,红色大塑料袋净重0.07千克。记者 徐婷 摄
市场公平秤显示,记者买0.29千克的虾,去掉虾后的塑料袋和残水净重0.03千克,按28元/斤的虾价计算,为1.68元。记者 徐婷 摄
城市厨房商家表示,袋子并不是市场统一配置,而是商户自行选购。一名商家称,不管是用大袋子还是小袋子,都会去皮称重,要装袋上秤是因为海鲜有水,电子秤进水后容易烧坏。也有商家表示,并不会去皮称重。
在大众点评上,有消费者提出,把厚袋子连着海鲜一起称并不合理,“市场能不能管管”?
对此,城市厨房5月初线上回应称,已联合运营条线的同事想办法整改。但目前该类情况暂未改善。
捞海鲜时带入的水、塑料袋的重量,这些是消费者可以明显感知到的重量。在海鲜市场,也有一些消费者肉眼难以察觉的水分变化。
城市厨房一名商家称,海鲜从海里捞上来后,批发商的养殖水盐分浓度较低,会导致鱼虾蟹吸水,总重量增加。到零售市场后,养殖水由商家调配,浓度上调后,鱼虾蟹会排水,总重量降低,但是新鲜度会好一些。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魏文志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海鲜细胞液浓度普遍较高,换到低浓度的盐水中,会导致原本生活在高浓度盐水里的海鲜细胞吸水,重量随之增加,但海鲜品质也会受到影响,口感变得干柴,海鲜也更容易死亡。
该商家表示,有些人会利用养殖水的浓度差异,来影响海鲜的重量。以一只四五斤的帝王蟹为例,前后重量差距可达2两。
你买海鲜时遇到的称重情况是什么样的?有文中提到的这些现象吗?
更多新闻线索,点击进入“记者帮”留言,潮新闻记者将第一时间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