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国羽拿了三连冠,苏州收获了什么?

    苏州新闻网 2023-05-23 02:32全网传播量1685
    00:00
    00:00

    苏州,就是中国体育的福地。

    在这座能够谛听全球经济脉动的前沿都市,中国体育和中国精神,一直都在展现着锐不可当的朝气和凝聚力。

    5月14日至21日的苏迪曼杯,是国际赛事的辉煌映衬下,苏州经历的又一难以忘怀的高光时刻。

    本届苏迪曼杯集结了来自五洲四海1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羽毛球精英。现场观赛人数,更是近10万人次。

    中国队在家门口实现三连冠的同时,苏州堪称完美的赛事组织能力和热情似火的观众,也都通过本届赛事“小露一手”。

    媒体焦点

    “中国将主办自其调整新冠防控措施以来的首个大型国际体育赛事。”

    5月15日,《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的报道指出,苏州举办苏迪曼杯的意义非比寻常,因为“这预示着精英赛事在三年多后重返中国”。

    这家国际新闻社在报道苏迪曼杯时,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国人重新拥抱国际体育赛事的热情、以及对斩获桂冠的强烈渴望。“我们的感受和球迷一样。这是疫情之后在中国举办的第一个大型锦标赛。我们希望能打出一场精彩的比赛。”法新社引用了中国选手黄雅琼今年3月在小组赛抽签时的一番感慨。

    世界羽毛球联合会主席波尔-埃里克·霍耶-拉森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也表示:“尽管面临疫情造成的种种挑战,羽毛球运动仍然能够继续发展和繁荣的原因之一是——它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法新社等海外媒体高度关注苏州举办的苏迪曼杯。

    没错,国羽能够在参与苏迪曼杯的16支世界强队中脱颖而出,归根结底是深厚的群众基础在起作用。中国,是当之无愧的“羽毛球王国”。苏州,是奋发有为的“羽毛球之乡”——统计显示,目前在“苏体通”注册的苏州羽毛球俱乐部有上百家之多,注册的羽毛球会员超过了2500人。苏州先后培养了张军、王适娴等多名羽毛球世界冠军。

    “重回羽毛球核心地带!”新华社在报道苏州苏迪曼杯时,直接引用世界羽联官网上这个极富冲击力的标题。

    新华社记者发现,尽管在首个比赛日的5月14日,上午并没有中国队的比赛,但苏州的场馆内依然涌入了近6000名观众。这体现了羽毛球世界“核心地带”的人们,“身体力行地向这项运动致以火热的欢迎”。

    “我们这些‘老阿姨’从来不追星,但这一次我们疯狂了一把。昨天跟张军、陈雨菲、‘雅思’组合(郑思维/黄雅琼)合影了,还给我们签名了,我们又自豪又开心!”李鸿艳激动地说。

    常年参加民间羽毛球俱乐部的训练和比赛并考取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的李鸿艳,是一位“专家级球迷”。“希望十年之后,当孩子们长大了,可以和我们一起并肩打球”。

    作为苏州本地人的李鸿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自己和球友们还做了苏州城市攻略,专门发给外地赶来的球迷。小组赛阶段,她特地选择了几场自己最感兴趣的比赛,比如中国台北队名将戴资颖和印度选手辛杜的女单对决。

    “今天进场的时候我其实蛮惊讶的,因为看台上面都坐得满满的。我很开心,再回到这里的时候可以看到大家漂亮的脸。”戴资颖点赞热情的苏州球迷。

    座无虚席的苏州奥体中心体育馆。


    座无虚席的苏州奥体中心体育馆。

    本次赛事共吸引了赛事转播团队、以及包括来自日本、丹麦和马来西亚等境内外媒体共600多名朋友前来苏州参与报道。他们将苏迪曼杯的精彩赛况和这座美丽城市的点点滴滴传递给全球观众。

    “在苏州,见证世界羽毛球重回‘核心地带’,眺望中国体育的全面复苏。”新华社评价道。

    精益求精

    本届苏迪曼杯,由中国羽毛球协会、江苏省体育局和苏州市政府共同主办。这也是继2015年世乒赛和2016年汤尤杯后,第三个落户苏州的国际A类赛事。

    毫无疑问,作为国际A类赛事,苏迪曼杯有着严格的赛事执行标准。圆桌观察员注意到,赛事开始前,世界羽联和中国羽协已多次派员来苏州考察,对场馆建设提出了细致入微的改造意见。苏州,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专项需求,对场馆进行了多达18项的提质改造。

    场馆内的灯光必须柔和、平顺,方能使运动员心无旁骛地参与到对锦标的全力争夺中。因此比赛场地照明系统的引进和调试,就成了一项精准定量的技术活。

    目前,市面上普通球馆的灯光照度,一般维持在150~300勒克斯(lux)之间。某些新建球馆可达500勒克斯,而正式比赛的灯光达到500~750勒克斯即可。为了举办一届完美的苏迪曼杯,苏州引进了世界顶级的专业赛事照明设备。经过系统调试后,已可实现1600多勒克斯的垂直照度,且已具备高规格的防眩光标准。同时,为确保赛事公平进行,比赛现场还安装了20个专业设备。

    场馆内的照明,必须做到无可挑剔。


    场馆内的照明,必须做到无可挑剔。

    羽毛球可谓“轻如鸿毛”,因此场地内温度、湿度和风速的些许变化,很可能会在转瞬即逝间左右一场势均力敌的强强对决。因此,精准合规控制上述比赛参数,是主办方必须具备的技术实力,丝毫含糊不得。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告诉圆桌观察员,苏迪曼杯赛事要求确保比赛场馆内的气温和湿度分别恒定在25℃和65%左右,场地风速得无限接近于0。苏州奥体中心体育馆的暖通系统在建设时就充分考虑到赛事需求,能够轻松对气温和湿度进行精确控制。空调送风口都设置在座椅下面,气流不会弥漫到场内。看台区域的各个球迷通道,也采用了多层幕帘进行遮挡,确保人员进出不会产生空气对流现象。

    “这么大场馆正常来说风会比较大。但经过一系列专业调试,我们可以舒适地去打球,不会遇到多少困难。”中国羽毛球队主力、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陈雨菲充分肯定了苏州的赛事组织能力。

    为了让运动员时刻保持饱满的竞技状态,在比赛场馆隔壁的训练馆,苏州人结合运动员训练需求,对地板、墙壁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造升级,从而提供最为优越的训练体验。

    志愿者之家和4K超高清转播车。


    志愿者之家和4K超高清转播车。

    为做好媒体服务工作,组委会充分完善了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配备工作,还提供了储物柜、特制办公桌等完善的设备,确保媒体人员顺利开展工作。

    在场馆内的看台上,组委会安排了高于国际标准的文字记者席配置。文字记者席设有24个自然座席和66个带桌座席。桌高1.4米,每个带桌座席都配备了“信息岛”,并以1:1的配比提供电源插座和有线网络——这远高于国际标准的1:3配比,充分确保了高效的网络传输服务。

    “我们还在座位之间设有亚克力隔板,保证记者工作环境相对安静并尊重其隐私。”相关负责人表示,更为人性化的工作氛围是记者“战斗力”的源泉之一。

    一丝不苟的办赛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组织能力,点亮了苏州的城市之光。

    “谢谢苏州”

    苏州,本来就是一座全球化城市。因此对苏州人来说,其实也早已习惯了家乡在国际上的频频“露脸”。然而每次“露脸”,都不是千篇一律,都有着不同过往的独特意义。

    比如苏迪曼杯,是世界羽坛最高级别的团体赛事。通过苏迪曼杯这扇窗口,全世界得以一探优化疫情防控后的苏州和中国,那种全力以赴拼经济、专心致志谋发展的精气神:

    苏州全社会研发投入近千亿元、占GDP比重接近4%,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35万家。三项指标,苏州均居全国第四,已形成了全国领先的资源整合能力、服务保障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苏州是外资扎根中国的乐土。今年以来,外资依然十分看好。一季度,苏州实际使用外资40.1亿美元,同比增长15%。苏州进出口总额占全省近一半、占全国接近7%;

    苏州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复苏。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3亿元,同比增长3.6%,总量和增速均继续保持全国第七。“五一”期间,全市100家重点商贸企业实现社会零售额12.9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5%;

    5月21日,苏州发展大会召开。360多名来自海内外的乡贤嘉宾欢聚一堂、共话桑梓、共谋未来。优越的旅游、创业和营商环境,让“人到苏州必有为”工作品牌格外熠熠生辉;


    苏州发展大会隆重举行。

    国际体育赛事的主办,涉及场馆设施的制造、布置、参赛队伍的住宿、出行、志愿者的征集、调度,以及赛事活动的媒体推广和高素质群众的热情有序参与。这既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硬实力基础,又考验着当地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力度。

    古典园林和唐诗宋词的“古典苏州”,伴随着苏州人温婉的笑容,在赛场内外尽情闪耀;而五光十色的酷炫灯光秀,在时尚震撼的气氛组衬托下,更彰显出“现代苏州”的勃勃生机。精彩的赛事和美好的城市发生引人瞩目的“化学反应”,让体育的影响力和城市的美誉度就此相得益彰。

    “通过此次赛事,我切实感受到了苏州的独特魅力。苏州是一座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并存的城市,希望更多人关注苏迪曼杯、关注苏州。”中国羽协主席、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张军忍不住“推销”起自己的家乡。


    国际羽联发文称赞苏州为参赛球队带来的难忘文化体验。

    执着投入和奉献精神,是苏州人办好所有现代化事业的关键。本届赛事,有近千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参与到了苏迪曼杯的组织承办中,为赛事运行提供了高效、专业、暖心的现场服务,赢得了如潮的好评。

    “从赛事保障、组织协调等各方面,我们都能看出苏州对苏迪曼杯的重视。在与国外球员以及各地媒体的交流过程中,我听到了许多对于苏州的赞美。”另一位苏州籍世界冠军王适娴笑着说道。

    “中国在组织任何赛事方面都是最棒的。这是一届令人赞叹的赛事。赛事组委会和他们的组织工作也是完美的。谢谢苏州!”来自埃及的运动员埃尔格姆开心极了。

    “很高兴苏迪曼杯与苏州这座美丽的古城结缘,相信此次苏迪曼杯必将成为最精彩难忘的羽毛球赛事之一。”世界羽联主席波尔-埃里克·霍耶-拉森感谢苏州的倾情付出。



    埃及运动员大力称赞苏州的赛事组织能力。

    能把苏迪曼杯办得如此无可挑剔,不仅证明我们对于主办国际A类赛事已驾轻就熟,更意味着正在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的苏州,已能够把工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精细生产模式,以高效率、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实现途径,举重若轻地应用到包括体育赛事在内的几乎所有现代化活动中。这样的信心和经验,也是举办本次赛事苏州最大的收获之一。

    本次苏迪曼杯主场加冕,是18次参赛的中国队第13回捧起至高荣誉。和国羽这样的“王者之师”相似,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奋楫扬帆、劈波斩浪的苏州,正让成功与不断成功的胜战体验,永远铸刻进城市追求卓越的坚定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