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上至百岁老人,远至东北病人,为何都来这家县级医院求医

    潮新闻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江玲雅2023-05-22 01:46全网传播量1万
    00:00
    00:00

    今年,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温岭一院)骨外科获浙江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对于一家县级综合医院来说,这实属不易;但对温岭一院骨外科来说,又可谓水到渠成。

    培养核心人才、打造优势学科。这家位居浙南的县级综合医院,一直在低调做事。

    一年多前,温岭一院获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简称三甲),今年,温岭高端医学中心又将开工。

    “进入三甲时代,医院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学科和人才,学科发展和建设要有特色和亮点。”温岭一院院长郑志坚坦言。

    温岭一院

    技术为王:他们为患者重建人生

    江敞是温岭一院关节外科主任,他迄今为止喝得最开心的一次喜酒,是在一位患者的婚礼上。

    这位30岁的女孩自幼双侧髋关节高脱位,下肢四个关节严重畸形,双腿无法伸直,走路摇摇摆摆,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后来她慕名找到江敞,接受了双下肢四个关节置换和重建手术,几乎完全恢复了一个正常人的无痛行走。

    术后两年,女孩结婚成家,一年之后又做了妈妈。

    “我们重建的不仅是她双下肢四个关节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也重建了她接下去的人生故事。”江敞感叹。

    这样暖心的重建故事,根植于温岭一院关节外科的技术实力,其复杂髋膝关节置换重建以及翻修术,在浙江省内处于前列。

    在髋关节脱位中,高位髋关节脱位是一种难度比较大的手术,很多患者是自幼成病,下肢短缩、弹响,关节功能受限,不少人日常行走出现跛行,也就是所谓的长短腿。

    “这类手术比较复杂,髋关节脱位严重的话,会伴随关节面发生严重损伤,可能需要通过关节置换才能彻底治愈。”江敞说。

    而在温岭以及周边地区,高脱位以及发育异常髋关节疾病高发,江敞带领团队多年来一直在这个领域攻坚克难。

    以对晚期的高脱位髋关节疾病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为例,这是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难度最高的。江敞团队在不断积累和思考中找到了技术上的突破,通过术式的改变,既缩短了手术时长,也减轻了术后并发症,更关键的是,患者术后的步态随访和传统手术无明显差异。

    除此之外,江敞团队还开展了Mako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温岭一院成为浙江省第二家开展该技术的医院。“之前认为,机器人没有办法完成复杂关节置换手术,我们进行了尝试,收集临床数据,认为机器人辅助下的脱位髋关节置换手术,在精准性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方面,都有极大优势。”

    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对很多高龄老人来说,这无疑是场灾难。关节外科在高龄以及超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临床综合救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拥有核心技术。

    截至目前,科室接诊的最高龄骨伤患者达105岁,前段时间,江敞还成功为一位95岁老奶奶做了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骨折伴脱位手术。

    2022 年度全省重点术种排名中,医院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手术位居全省第9名、第10名。

    跨越千里:慕名求医的大叔重获新生

    除了关节外科,温岭一院还拥有肾内科、感染科、神经外科等省县级龙头学科,并拥有台州市及温岭市重点学科 20 多个。

    为了做强做专,在学科建设上,温岭一院提出的理念是:合纵连横。纵向细分,专注亚专科建设。比如将大外科分出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甲乳外科等;骨科中心细分为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创伤外科等。

    横向联合,比如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组成脑血管病学科群,产生1+1>2的效果。举例来说,一位脑动脉瘤出血患者来医院就诊,按照以往的处置,是由神经外科医生接诊手术,如今则是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联合诊治,多学科协作,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优势学科强起来、弱势学科扶起来、紧缺学科建起来,这是温岭一院在学科建设上的理念。

    提升学科质量,建设优势学科,温岭一院探索各种途径,持续发力。

    来自黑龙江佳木斯的鲍先生(化名)曾跨越3000公里,来到温岭一院求医。

    59岁的鲍先生在当地医院被确诊左肺中央型鳞癌,且癌肿侵犯左肺上叶下叶支气管及大血管。他辗转当地几家大型三甲医院,都被告知无法手术切除,只能保守治疗。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打听到温岭一院胸外科正与上海胸科医院杨运海主任开展合作,便决定南下台州温岭。

    和上海胸外科开展合作以来,温岭一院胸外科陆续开展了多项新技术,目前常规开展各类复杂胸部手术及胸腔镜技术,部分手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是因此,才有越来越多像鲍先生这样的患者慕名来就医。

    手术前,医护人员安抚小患者

    外引内培:很多人才被这样留住

    做强学科,最终靠的是人才。“人才兴院”是温岭一院一直秉持的理念。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科研管理处副主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生王双双与先生胡斯旺同为博士后人才,2020年,他们一起被引进到医院。

    “我们当时是看中了医院的学科优势和平台。” 王双双所在的心血管内科是台州市支撑学科、温岭市医学重点学科群。胡斯旺所在的脊柱外科(或骨科)则一直是医院的优势学科,今年又被评为浙江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院给了我们夫妻很大的发展空间,也量才而用,为引进人才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迄今为止,医院共引进博士/博士后、高级职称共16人,其中4人获得台州市500精英人才称号,1人获得省医坛新秀人才称号。6人获聘为科室主任,3人获聘为科室副主任等其他中层干部。

    既要外引,也不忘内部培养。在人才战略上,温岭一院的理念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医院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目前,温岭一院在职培养硕博士68名。他们在院内各个领域都成为强有力的中坚力量和后备军。

    除此之外,作为温州医科大学和台州学院附属医院,温岭一院在院校合作上做文章,借助高校团队,推动自身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我们分别和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转化医学科研团队及台州学院医学院达成了学科合作协议,重点围绕骨科、脑血管病、烧伤科、外科、感染科、呼吸科、妇产科等方向,进行科研合作和转化。” 在郑志坚看来,这样的合作在未来必将结出硕果。

    为了留住人才,温岭一院推出了很多暖心的举措:像王双双这样的引进人才,医院提供住房,住所就在医院旁边,步行可达;每年寒暑假,医院还会提供幼托服务,院职工可以带孩子上下班,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留住人才、做强学科,这些最终都是为了给区域内民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高质量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这家县级综合医院“小荷已露尖尖角”,它成为“台州南片医疗中心”的梦想,终将照进现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健康读本丨浙江首家重离子中心启动在即,肿瘤精准治疗迎来新突破
    相关新闻
    布衣院长王逸民 ——“生死线”上的长情坚守
    钱报圆桌会丨肿瘤治疗中的十大“后悔药”,一定不能碰!
    57:48
    盆底疾病“一站式”搞定——这个省级盆底疾病多学科一站式解决方案新技术巡讲(绍兴站)活动干货满满
    70多岁大伯吃鱼时,这里被鱼刺戳破,狂吐2000多毫升血!
    浙四医生从甲状腺取出四颗“黄豆”,成功移植到手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