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古树名木上线蚂蚁森林,你的低碳生活就是它的能量

潮新闻 记者 施雯 通讯员 王伟伊2023-05-22 00:46全网传播量20.2万
00:00
00:00

前段时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景区七叶树开花的视频刷屏,它其实是杭州市众多古树名木中的一棵。

在美丽的人间天堂杭州,保护古树,就是保护一座优良种源的基因库。

在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个体中,古树可称得上是活化石,基因图谱往往具有长寿基因和抗性基因等基因资源,是植物遗传改良的种质材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复壮和改良,可能培育出优异的植物新品种。

图片4.jpg

杭州吴山油麻藤

此外,古树还具有珍贵的生物科研价值,通过古树年轮结构,便可了解气候、水文、地质、地理、生物、生态等变化情况。

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上午,杭州市林水局与蚂蚁集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启动“杭州古树名木保护公益支持项目”,首批两百棵杭州古树正陆续上线蚂蚁森林。

图片2.jpg

杭州富阳湘溪村银杏古树文化公园

点开支付宝,看一看自己每天贡献的碳减排量,再去好友的“森林”里逛上一圈,收几个“绿色能量球”,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乐趣。

杭州市民可登录支付宝,通过乘坐公交地铁绿色出行、减纸减塑、在线办事、循环利用等低碳生活行为,获取蚂蚁森林的“绿色能量”奖励。

图片3.jpg

天目山柳杉群落

当这些“能量”积累到一定克数,大家就可提出“支持保护”的申请,由蚂蚁集团向负责古树名木保护的相关单位捐资,以支持杭州更好地开展古树名木的健康巡查、养护、救护等工作,做已有保护措施的有益补充。

为带动更多杭州市民关注支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杭州市林水局联合蚂蚁森林在手机端开发了“古树图鉴、360环影看树”等功能。此外,杭州市民在点击“支持保护”古树后,还能在手机上许下美好心愿,送给这些见证杭州历史变迁的古树名木。

图片1.jpg

桐庐1410年古樟树

调查统计显示,杭州现有古树名木28952株,其中一级(500年以上)古树1826株、二级(300-499年)古树3147株、三级(100-299年)古树23962株、名木17株。建成古树文化公园28个,其中14个入选全省首批古树文化公园。

2016年以来,杭州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200万元,累计完成1639株生长衰弱濒危的一级古树抢救保护。目前,全市28952株古树名木均建立名录和电子档案,设立标识标牌,保护率达100%。

杭州市最古老的古树

fds.jpg

临安区太湖源镇上阳村圆柏

杭州城区最古老的古树

fdgd.jpg

西湖景区五云山的银杏

杭州市十大名木

西湖风景区花港公园北美红杉

这株红杉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赠送,作为国礼的红杉苗高约2米,由圆形木桶装运,早在尼克松到来之前便提前由美国空运而来,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将其种在杭州花港观鱼公园内。当时还有一首由朱逢博演唱的歌曲《红杉树》:“你带来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中国的沃土/啊!愿你茁壮成长…”10年后,尼克松应邀再次访华,还特地赶到杭州,探望当年随同他来华的“绿色使者”。如今,北美红杉已在杭州扎根几十年了,长得坚挺高大。

建德大慈岩银杏

在浙西佛教胜地大慈岩,每年来大慈岩的游客众多,一路上山,走到了大慈岩殿前的天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株近千年树龄、高40余米、胸径1.5米的银杏树。据有关史料记载,大慈岩建立寺庙,是元朝大德(1297-1307)年间,临安高僧莫子渊遁梦意来此,凿石为佛,临崖建寺。庙宇一半嵌入悬崖绝壁,一半凌空,凭栏俯视,有“足底悬崖恐欲崩”之感,被誉为“江南悬空寺”。莫子渊成为大慈岩的开山祖师。这株古银杏,就是当初莫子渊祖师亲手栽种下的。

临安清凉峰镇白果村银杏

在临安区清凉峰镇白果村卫生院旁,有2株并排生长、枝桠茂盛的千年银杏,其中一株3枝并生,树龄1500年,树高30米,胸径120厘米,临安县志记载:“民间传说朱元璋曾在此避过元朝追兵”。 

桐庐瑶琳镇毕浦村樟树

桐庐县瑶琳镇毕浦村东头一棵硕大的香樟树,它左依青山,右临一湾江水,如一座秀丽挺拔的绿色山峦,又如一朵巨型翡翠蘑菇。树龄800余年,树高19米,胸围690厘米,东西冠幅16米,南北冠幅35米,平均冠幅26米,粗壮的树干要四五个成年人才能合抱住。清乾隆年间,毕浦大山村一幢茅草篷里,一对青年夫妇眼巴巴看着病入膏育的孩子,束手无策,哭得死去活来。于是把儿子过继给毕浦村东头的香樟树,认它为干娘。俗话说“心诚则灵”,过继后果然病情逐日好转。此事一传开,方圆十几里的村落,将子女过继给香樟树的人络绎不绝。

桐庐富春江街道孝门村柏木

位于桐庐县富春江街道孝门村村口,树龄1400年,树高14米,胸(地)围410厘米,平均冠幅7米。相传为东晋孝子夏孝先手植,旁有表孝亭、孝子泉。根据孝泉上的《孝泉亭序》记载:“夏孝先,晋代人,性至孝。其父丧,孝先负土成坟,结庐墓侧,为父守孝。一日野火燎山,蔓延墓地,孝先无措,绕墓嚎哭不止。忽百鸟群集,濡其羽沃之,火即灭,墓侧火灭处,涌一泉流与江,因名孝子泉(亦称孝泉)。乡由是得名,村亦名孝门村(今属富春江街道)。”

桐庐富春江街道芦茨村马尾松

位于富春江街道芦茨村清风阁,树龄1200年,树高16米,胸(地)围430厘米,平均冠幅24米。当你走近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芦茨湾时,一棵飘浮在碧水之上、雾霭之间,形如挥手、状如华盖的大松树就会映入你的眼帘,这棵高大的马尾松被当地人称之为芦茨湾迎客松,它主干粗壮,支干遒劲。

萧山衙前镇凤凰村罗汉松

在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衙前农民协会旧址及李成虎烈士墓”中的衙前农村小学,即沈玄庐故居后院内,长着一株树龄为92年的罗汉松。该树树高7.2米,胸围105厘米,平均冠幅5.5米。据《中国现代史大事记》记载:“1923年8月16日,孙中山派出以蒋介石为团长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考察苏俄党务和军事,同行者有张太雷、沈玄庐、王登云,11月29日离苏回国。”酷爱树木的沈玄庐返回时带回了这株罗汉松苗。在中共萧山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沈玄庐其人》一书中也记载:“在衙前沈玄庐故居内,至今尚存一株高大的罗汉松。  

余杭仁和街道金佛寺银杏

余杭区仁和街道新桥村的金佛寺内生长着一棵千年古银杏,高15米,胸(地)围663厘米,平均冠幅6米,根部形似盘龙,其南面树干基部已中空,内可容纳一张四仙桌,数人围坐,谈古说今似临仙境。据寺碑记载,“金佛寺”早在唐朝末由湖州武康金姓人氏(法号璋法师)创建,南宋开禧三年(1207)宁宗召见璋法师后正式赐名“金佛寺”,此树为璋法师出家修业时所栽。

余杭东明山森林公园红山茶

东明山森林公园大庶山(东明寺)内生长着古老而又苍翠的红山茶,饱经沧桑而又傲霜迎春。山茶花树高4米,胸围95厘米,平均冠幅4米。据传说,红山茶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所植,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相传建文帝落难逃至东明寺内为僧,先在寺内倒插了一棵牡丹,而后又各种了一株丹桂和茶花。

临平超山风景名胜区唐梅

唐梅位于超山风景区大明堂的庭院里,沿大明堂的庭院石径,穿过数十棵白梅与红梅,石径尽头的石坛里生长的便是唐梅,据说已近1300年,石坛题有“唐梅”二字。这棵唐梅,高1.8米,枝干虬曲苍劲,朝向一侧,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树枝上绽放的梅花显示着勃勃生机。梅姿造型独特,虽饱经风霜,却仍然挺立,岁岁开花。相传,梅树为南宋义士唐钰种植,为了纪念他而命名为唐梅;也有人说梅树原来是长在附近塘栖镇一家私宅花园内,后来移植在此,所以以“塘”为“唐”,误传为唐梅。

杭州市十大珍稀古树

临安於潜镇绍鲁村青檀

生长在临安区於潜镇绍鲁村头,树龄490年,树高14米,胸(地)围160厘米,平均冠幅15米。据光绪《於潜县志》载:“古青檀,在县北绍鲁村,一木大十围,中空,嵌玲珑,连理四布,垂荫如盖,高百尺,广可五六丈。”明代诗人袁炜路过天目山下绍鲁村时,赞美青檀写下诗一首:磊落奇标傲大椿,青青常作旧家邻。涛声入夜惊栖鸟,翠色浮空媚野人。荫若岩阿无署月,时经秦汉有长春。千秋劲骨从摧剥,霜雪年年色倍新。

淳安石林镇西岭村榉树

古树位于石林镇西岭村程炳富门前,树龄515年,树高23米,胸围439厘米,东西冠幅18米,南北冠幅24米,平均冠幅21米,长势旺盛。榉树,又叫大叶样、红样、血榉等,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米,幼树皮青紫色不开裂,老树皮灰白色或褐灰色,呈不规则片状剥落。单叶互生,叶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技针形,先端新尖或尾状渐尖,羽状脉,叶缘具单锯齿,下被淡灰色柔毛。花单性,雌锥同株,雄花具极短的梗,花被裂至中部,雕花近无梗。小坚果,花期4月,果期9-11月。

淳安里商乡塔山村百日青

古树位于里商乡塔山村阮家源自然村天师庙,树龄515年,树高5米,胸围236厘米,东西冠幅4米,南北冠幅4米。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薄纤维质,成片状纵裂;枝条开展或斜展;叶螺旋状着生,披针形,厚革质,常微弯,长7—15厘米,宽9—13毫米,上部渐窄,先端有渐尖的长尖头,萌生枝上的叶稍宽、有短尖头,基部渐窄,楔形,有短柄,上面中脉隆起,下面微隆起或近平;雄球花穗状,单生或2—3个簇生,长25—5厘米,总梗较短,基部有多数螺旋状排列的苞片;种子卵圆形,长8—16毫米,顶端圆或钝,熟时肉质假种皮紫红色,种托肉质橙红色,梗长9—22毫米;花期5月,种子10—11月成熟。

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景区黄连木

生长地点灵隐景区灵隐翠薇园,树龄615年,树高22米,胸(地)围98.7厘米,平均冠幅12.5米。黄连木,漆树科黄连木属。雌雄异株落叶乔木,树冠近圆球形,树皮薄片状剥落。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5-7对,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雄花序淡绿色,雌花序紫红色。核果径约6毫米,初为黄白色,后变红色至蓝紫色,若红而不紫多为空粒。花期3-4月,先叶开放;果9-11月成熟。

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景区七叶树

生长在灵隐景区紫竹林中,树龄620年,树高35米,胸(地)围143.3厘米,平均冠幅18米。七叶树又名娑罗树,因其树叶似手掌多为七个叶片而得名。此树夏初开花,花如塔状,又像烛台,每到花开之时,如手掌般的叶子托起“宝塔”,又像供奉着烛台。四片淡白色的小花瓣尽情绽放,花芯内七个橘红色的花蕊向外吐露芬芳,花瓣上泛起的黄色,使得小花更显俏丽,而远远望去,整个花串又白中泛紫,像是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

富阳区里山镇安顶村青钱柳

生长地点富阳区里山镇安顶村青钱柳,树龄120年,生长在里山安顶村。这是一棵前几年才被发现的稀有树种,它和红豆杉、古银杏齐名,被誉为“世纪活化石”。原来安顶村有2棵这样的古树,一棵生长在民房边,20世纪70年代民房失火,殃及古树。青钱柳生长在海拔400-500米的山上,属落叶乔木,树叶可按制茶工艺制成“茶叶”,有降血压、降血糖的功效,经北京、上海、江西等医学院临床试用,被称为“降糖神茶”。由于它的结籽形状酷似古代成串铜钱,当地村民也称它为“摇钱树”。

建德下涯镇北坞村梓树

树龄200年,树高15米,胸(地)围200厘米,平均冠幅10米。下涯镇大洲村北坞自然村位于深山中,村后的山坡上有2株几百年的古梓树,这2株古梓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村里人说,这里原来是坟地,最早葬在这里的人,在坟前种下了2株梓树,慢慢地长成了这么大。

临安天目山镇天目村天目铁木

此株天目铁木古树生长于浙江省临安区天目山镇天目村周继坦公路边山坡上,树高14米,胸围249厘米,平均冠幅10.5米,估测年龄为310年。系桦木科铁木属落叶乔木,全球仅分布于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山。因材质坚硬,有“扭筋树”之称。1925年植物学家秦仁昌教授来天目山采集到该种标本,1927年植物学家陈焕镛教授定名发表,为第一个以“天目”命名的模式标本产地植物。据浙江大学生物室技术员张东旭1926至1936年间所编的《天目山植物名录》描述,当时,天目铁木在山麓一带很常见,但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大规模的毁林开垦,天目铁木原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该树种分布范围和数量急剧减少,现仅在西天目山南麓海拔260米的双清溪两侧幸存5株原生母树,树龄100—300年左右。因20世纪80年代初重新找到时仅确认采集模式标本的那1株母树,被时任天目山林场场长的宋永增形象地称为“地球独生子”,后又在双清溪对岸经有关专家确认4株母树。在1992年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天目铁木列为濒危种。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该树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临安清凉峰保护区南方铁杉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500米的东岙头沟谷中,巨石林立,土层瘠薄,却生长着南方铁杉野生群落。这在华东诸山绝无仅有,对研究植物群落的分布、起源和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该古老群落共有南方铁杉50余株,郁闭度0.8,其中最大一株树高15米,胸径80厘米,平均冠幅12米,树龄300年以上。

临安湍口镇塘秀村杭州榆

此榆树位于临安区湍口镇塘秀村松柏庵左边,海拔为1015米。树龄210年,树高22米,生长势旺盛,胸(地)围258厘米平均冠幅14米。杭州榆,榆科榆属,落叶乔木,木材坚实耐用,不挠裂,易加工,可作家具、器具、地板、车辆及建筑等用。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及四川。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