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性 温州全链条打击涉生物安全突出犯罪

潮新闻 记者 汪子芳 通讯员 许文静2023-05-19 06:02全网传播量340
00:00
00:00

网店售卖国宝植物、在山间丛林非法狩猎、捕捞中华鲟后到市场上出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温州市公安局联合多部门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普法宣传活动,通报多个涉野生动植物犯罪的典型案例。

640.jpg

温州市公安局供图

1.2万株国宝植物被盗采销往14个省份

因长得很像金橘,金灿灿的果子看起来团圆喜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金豆频频被盗采。与金豆相同命运的,还有数千株网国宝植物观音莲座蕨。

2022年1月至4月,苍南、永嘉、平阳三地警方连续侦破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系列案件,查获5800多株被盗采销售的金豆、观音莲座蕨,抓获31名犯罪嫌疑人。

经调查,2021年以来,该系列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未经主管部门许可,非法采挖、销售野外自然生长的金豆、观音莲座蕨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并在电商平台通过主播带货的形式销售,合计数量1.2万余株,涉案金额200余万元,涉及14个省份,买家600余人。

1678968912936_64130850e176cc0001cdc2fa.jpeg

被警方查获后移栽在平阳林场的金豆。平阳林场供图

捕获中华鲟竟在市场上出售

2022年3月,洞头区渔民沈某在洞头海域捕捞作业时,捕获1尾中华鲟。

中华鲟被称为鱼类活化石,是极危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沈某没有按照规定求助相关部门并放生,反而拿到市场上进行出售。

被龙湾警方查获后,沈某某因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2年4月至6月禁猎期间,季某等人网购配件,自制射钉等猎捕工具,前往泰顺泗溪等地的山林里非法狩猎。同年6月,泰顺警方6月查获“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小麂4只。

“林警融驿站”救助900余只野生动物

活动现场,温州市公安局通报5起生物安全领域典型案例,并为8位生物保护领域的专家颁发聘书。

为加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领域多部门协同共治,温州市公安局为温州市绿眼睛生态保护中心、温州市金洲动物博物馆等组织授牌,并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局签订党建联建协议,共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普法共宣,分发宣传手册资料,现场展示野生动物标本和鸟类活体。

近年来,温州市公安局聚焦“追本溯源”打击理念,持续保持对生态环境领域突出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2021年以来,共侦办涉野生动植物刑事案件70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31名,收缴野生动植物2万余件,侦破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1起,省标案件16起,发起全国集群协查3起。

建成永嘉、瑞安、文成三个“林警融驿站”,促进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多方力量整合,推进组织实施“强保护、大救助”统一联合行动580余次,共救助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900余只,1200余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回归山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