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天气微凉,和虎哥离开的那天一样。
绍兴市殡仪馆内,哀乐回旋不息。丛丛白菊围绕着陈永虎,他曾经一刻都不舍得摘下的警帽此时已经摆在灵前,陪伴他走完最后一程。灵堂内庄严肃穆,虎哥的照片摆在正中央,音容宛在。
为他送行的人一直排到大厅外,有关爱他的家人同事朋友,也有他牵挂的辖区百姓,还有自发前来送别的市民。每个人都手持菊花,臂戴白花,绕灵一周,看着虎哥的遗像,在心里默念想和他说的话。
点击查看此前报道
家里的“顶梁柱”
“永虎!你怎么可以丢下我们?”
告别仪式上,陈永虎的家人浑身无力。几位家属靠着氧气袋呼吸,哭个不停,只能靠人搀扶着走到灵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告别仪式上,陈永虎的儿子止不住眼泪。他没有想到五一小长假时的见面竟然是最后一面,父亲在世时,他却没来得及说一句“我爱你”。回顾父亲平凡又伟大的一生,他喊到:“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陈永虎的家人们至今还不愿意接受,几天前还和大家有说有笑的家人,一转眼就天人永隔。
5月16日凌晨2点,陈永虎的二舅哥姚剑光还在睡梦中。他突然接到妹妹的电话,妹妹有些语无伦次,声音发抖着说道,“陈永虎被送医院了。”
犹如晴天霹雳,姚剑光赶忙套了件外套,就冲去了医院。没想到,等待着他的,是医生一张病危通知书,和一个沉重的消息。
5月16日凌晨,陈永虎正带队在马鞍街道汇商路开展交通整治。突然,一辆越野车强行冲卡,直接撞上陈永虎,将他顶在引擎盖上带行700余米,致其严重受伤。经全力抢救无效,陈永虎因公牺牲,年仅48岁。18日,犯罪嫌疑人丁某某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经检察机关批准,绍兴市公安局越城区分局已对丁某某执行逮捕。
陈永虎被撞画面。柯桥公安视频截图
陈永虎的老同学沈建金想起17日前往吊唁见到的场景,“他的妈妈挂着一瓶盐水,神智有点不灵清,哭着对在场警察说:‘求求你,把永虎叫起来,求求你,把他叫叫醒。’”
在场的人无一不为之心痛,又不知如何安慰骤然丧子的老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让陈永虎的母亲心力交瘁,悲痛不已。
陈永虎的儿子已于当晚赶回家中,守在父亲身边。他或许从不知道,父亲背地里如何为自己操心——
曾经,陈永虎总向沈建金抱怨,儿子哪怕上厕所都要拿手机玩游戏,要是考不上好学校怎么办?如今儿子已考上大学,他又悄悄和老朋友说,医学课程很难,要是挂科了怎么办……
作为陈永虎的二舅哥,姚剑光对这个妹夫非常满意,“他们夫妻感情很好,平时有什么小事都会(对妻子)照顾得很周到。”
几个月前,妻子临时要加班无法回家,陈永虎细心为她收拾了行李,从洗发水到衣服鞋子,准备得有条不紊。她曾骄傲地对家人说:“他把我宠成一个小孩了,我都不会自立了。”
陈永虎不仅是小家庭的顶梁柱,也是整个家族的顶梁柱,上敬老,下顾小,许多长辈说起他,“就像亲儿子一样”。
家里面遇到什么事情,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陈永虎,而他总会耐心地提供帮助。
他的父亲已有90多岁,身体并不是很好。儿子已经离开的消息,家里人一开始瞒着老父亲。他给儿子打电话,其余家人接通后“骗”他说,陈永虎的手机落这里没拿。
但是老人很快察觉出了不对劲,他不停地给儿子打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就连每日上门做饭的女儿也不见了踪影。他开始心慌。“昨天早上说了真相,老人家已经住院了。”一位家属告诉记者。
中队的“一家之主”
040936,是陈永虎1995年从警以来便佩戴在胸前的警号,这一戴,便是27年。斯人已逝,他的办公桌上,还放着交通整治的工作笔记,未完待续。
陈永虎的办公桌。潮新闻记者 施力维 摄
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交警大队教导员寿锡园与陈永虎同在1995年入局报道,成为战友。同样作为交警,寿锡园处理过千千万万起交通事故。但是,凌晨接到老战友车祸的消息,还是让他从睡眼迷糊中瞬间惊醒。“确实不敢相信,或者更多的是,我不愿意相信。”
相识共事20多年,寿锡园眼中的陈永虎,从青年到中年,从基层民警成长为中队的“一家之主”,不变的是踏踏实实,变化的是工作更加成熟,“说起辖区情况,他总能讲得非常详细,很多事情他都亲自参与。”
在领导与同事心里,陈永虎是个可贵的人才。从柯北中队调往马鞍中队时,原先单位的领导舍不得陈永虎。几经纠结后,考虑到马鞍街道辖区面积较大、人口较多,有将近40万人口,需要一位特别务实能干的领导去管理、带领,才选择了“忍痛割爱”。
柯桥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国兴经常和他说:“(马鞍中队)这个平台很大,任务很重,你要守住!”
陈永虎则坚定回答:“你放心,我一定全力做好。”他是这么说的,也真的做到了。
在黄国兴眼里,陈永虎是个能带着大家干的人。遇到事情,他总是冲锋在前。去年,到马鞍中队三天后,陈永虎便走访了全部有人员伤亡的事故现场,然后火急火燎地跟黄国兴汇报:他找出了17个可以整改的问题。这些整改举措陆陆续续发挥作用,维护着一个片区的祥和。
“好几次他和我交流的时候说,哪个点我去了,想了什么办法,通过几天整治好了,大家都满意了……”这样为民谋划的点点滴滴,曾经无数次感动了黄国兴,如今想起来却更让人心痛与不舍,“这么好的一个同志,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不在了?”
在同事心中,他是亲人。老方一直跟别人介绍,虎哥是他在这里唯一的“亲人”。当时他刚调来马鞍街道,谁也不认识,陈永虎那天特意跑过来,帮老方收拾办公室,去宿舍铺床。“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16日,是老方和虎哥约好去某单位检查的日子。虎哥说,早上开车过来接老方,到了发消息。然而,再也没有下文。
交警执法并没有明确的工作时间界限,而是全天候、不定时、不定期、不定点。交警基层中队的中队长,坚守一线岗位的时间并不比普通民警少。深夜或凌晨,都能看到陈永虎在路上的身影。寿锡园说:“他是基层的一个领导,也是一个领头人。”
陈永虎的战友们,还坚守在各个路段路口。寿锡园说:“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工作,就不可能选择退后,这是职责。”黄国兴哽咽着说,他们会化悲痛为力量,全力以赴做好当前的工作。虎哥虽然走了,还是会激励着更多人守护好一方平安。
朋友的“君子之交”
这几天,柯桥区职教中心教师沈建金翻出了高中班级合照。
陈永虎高中班级合照,图中圈出者即陈永虎。受访者供图
照片里的陈永虎,还是十八九岁的年轻小伙子,梳着当时流行的中分头,瘦瘦的身材难以让人联想到新闻报道中脸庞圆润的陈警官,倒是眉眼中的笑意盈盈,直到现在也没有多大变化。
“永垂不朽!”“一路走好!”在柯桥中学的校友群里,本班的、外班的,都有当年的老同学自发报名,一同来送他最后一程。
陈永虎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他所有的休假时间都给了工作,甚至在同学约他爬山时说:“我基本没有生活质量,多半没有时间。”
沈建金与陈永虎的聊天截图。受访者供图
许多同学对永虎的印象就是他很忙,与大家一起娱乐玩耍的时间极少。沈建金感慨,约他一次真的难,这么多年只和他吃过一次饭。
但是,工作上的事情,陈永虎总是召之即来,义不容辞。
他在柯北中队任职时,沈建金曾就校门口交通拥堵、影响学生安全等情况,问能否请交警协助。问完后,沈建金内心无比忐忑,中队人手紧张、上学时间也太早,他觉得这事儿没戏了。没想到三四天后有人来说,门口已有交警在执勤。
沈建金心怀感激问,这个费用应该怎么出。陈永虎笑着说,不用你们出。
去年,陈永虎向他请教一个孩子上学的事情,言语间那股热心劲儿,让沈建金一度以为是他亲戚朋友的孩子。后来一问才知道,那是一名上访户家的孩子,由于成绩不好,高中要没得读了,陈永虎忧心忡忡,又觉得还是多读点书好,便舔着脸来求助在职校工作的老同学。
这位孩子如今已是职校的学生。他的家长后来多次向人提起:陈永虎人很好的!我打电话,他肯定会回复我的。
平时,同学也打趣着问陈永虎:你都快50的人了,拿了这么多荣誉,也是一个领导,为什么还要那么拼?他只是笑呵呵的,并不回复。后来,沈建金渐渐发觉,对于陈永虎来说,忙起来就是充实,停下来反而无所适从。
回忆与陈永虎相处的点点滴滴,沈建金忍不住哭了起来,在情绪不稳、匆匆挂电话之前,他说相识30年的友谊,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但长久”。
老师的好学生
柯桥中学70周年校庆时,恰逢疫情,学校倡议各班只出一位代表参加。“那就叫陈永虎嘛!他作为八班的代表。”陈永虎高三时的班主任陶志华一瞬间就想到了这个学生。
陈永虎在校并未担任班干部,推荐他当班级代表,陶老师也有原因:柯桥中学属于陈永虎曾负责的柯桥中队管辖范围,工作中,他除了为老百姓解决很多问题之外,也给母校做了很多“小事儿”,无论是平时师生出行还是高考交通管制,他都劳心费力,希望老师和学弟学妹们有个更畅通的出行环境。
30年过去,陶老师眼里,陈永虎还是当年那个诚诚恳恳的学生。谈到这个学生,他说的一个高频字便是“实”:认真踏实、低调务实、忠厚老实……
忙忙碌碌的他总是让老师担心,平时通话或者吃饭,陶老师不止一次叮嘱他:“交警这个职业是比较辛苦的,你也要保重身体。”但是陈永虎往往一句话带过:“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肯定要认认真真把它做好的!”
陶志华最后一次和陈永虎联系,是在一个月前,他问起学生在马鞍中队的工作情况,约他吃顿饭聊一聊。陈永虎欣然答应,却因为忙个不停,一直没能前来赴约。
听说绍兴一名交警被撞伤去世时,陶老师还没有想到,那是自己的学生。这一顿饭,如今却是再也吃不上了。
40多年的教学生涯里,陶志华教过不计其数的学生。“这个学生在我心里,虽然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人品各方面来看,他确实是个好学生。”
我们永远的虎哥
吊唁的人络绎不绝。有排着队三鞠躬的绍兴市各分局代表,也有前来献花的朋友、市民。
写给陈永虎的悼词中提到,他不愧为全区人民的忠诚卫士,不愧为全区公安民警的杰出代表,不愧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
陈永虎走了,知道他的人却更多了。我们追忆他时发现,街头路口,凌晨深夜,都曾有过他忙碌工作的身影。
陈永虎走了,铭记他的人也更多了。我们不忍再看他被顶在引擎盖上带行700余米的监控画面,却永远无法忘记,他以血肉之躯为人民挡下危险车辆的英雄壮举。
陈永虎走了,带着诸多人的牵挂。他也仍然还活着,活在每个敬重他、爱他的人的心中。
我们的虎哥,不会定格在那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