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出炉,到了4月,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出了浙江省首例针对个人渣土偷倒的大笔罚单,罚单金额为15万。随着持续严打的推进,目前,我市原先几个渣土偷倒情况严重的乡镇,情况均大有好转。
渣土偷倒存在那么多年了,到底是哪些人是受害者?事态又是怎样发生转变的?近日,记者走访了次坞镇、应店街镇的村落,从执法人员、村干部到村民、志愿者,这些年来与渣土偷倒者斗智斗勇的故事,让人唏嘘。
次坞镇白马新村村民与次坞执法队员联防联控,对渣土进行管控
多少麻烦事因它而起
记者:偷倒渣土给你们带来不少麻烦吧?
丁连明(次坞镇红旗村党支部书记):是啊,这些人经常半夜三更来倒,马路旁、园区里,他们哪里都敢倒,倒了就跑。为了把这些渣土搬运到准许倾倒的地方,村里得雇挖机、运输车等,花不少钱。
宋建其(应店街镇板西村党支部书记):我们山里人喜欢自己挖井取水,水质好哇,有一次,渣土把村民自己挖的水井给埋了,村民们气呼呼的来找我。哎,这些偷倒的渣土如果放任不管,一旦下暴雨,就会堵塞农事灌溉渠道、排水管道,那些山道边的渣土,还会引发交通事故,带来很多麻烦。
俞兴(次坞镇上连村村委):我们村里有废弃矿坑,他们知道后就来倒,关键倒也倒不准,总会盖到周边的良田。以前,老百姓埋怨我们村干部,说怎么就管不牢?我们心里真不是滋味。
偷倒者有多么“聪明”
记者:偷倒渣土,原先为什么屡禁不绝?
丁连明:来我们这倾倒渣土的,多半是萧山、柯桥等地区来的车辆。大车司机每天的工资是固定的,老板为了让他们一天时间内多倒几车,肯定让他们就近倒。我们身处临杭地区,是他们最理想的倾倒地。
宋建其:他们很狡猾,经常“里应外合”,还有“探子开路”。农村里总有一些没有正经行当的闲散人员,他们为那些偷倒渣土的人通风报信,从中赚取“信息费”。费用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想想看,这钱多好赚?还有,这些车来偷倒时,总有其他小轿车为其探路,他们之间有对讲机随时呼应。
寿江军(次坞镇执法中队队长):罚款力度小也是一部分原因,按照以前的条例只能罚款几百元,这个成本也太小了,这些人在利益驱使下,胆子很大。
抓偷倒渣土危险重重
记者:为了抓偷倒渣土,你们想了些啥办法?
陈政宇(应店街镇执法中队队长):以前很难抓,这些车多半是“前四后八”(前面4轮后面8轮)的大车,一旦发现我们执法车辆在后面追,他们就会加速。半夜三更的120码在路上狂飙,想想看,多少危险?!为他们“放风”的小轿车,还会故意来堵我们的路。前几年有一次,我们的执法车被撞到了路边的田里,队员还受了伤。
俞兴:我们村也想过不少方法,比如组织村民值班守夜、跟执法队员联动等,毕竟他们车上可能会备木棍器械,如果人少,根本不能去抓现行,搞不好我们还要吃亏。单靠我们这样日管夜管,效果是有的,但不够理想。
协同系统治理见成效
记者:为什么曾经困难重重,如今却成效显著?
寿江军:从去年12月我们开展协同整治以及今年1月相关条例颁布后,现在情况大有好转。我们与公安局、交通局联动,在交通要塞安装了高清摄像头,那些半夜三更入境的、没有车牌号的、车载物品被黑油纸覆盖了的大车,都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从前我们得半夜追车辨认,现在我们可以直接找到人,开展调查和处罚。
陈政宇:我们次坞镇和应店街镇,都招聘了专门的渣土巡查员,抽调中队工作人员,开展24小时轮流值班。而且设立群众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积极的参与进来。我们两镇的综合执法队伍也不再各自为政,而是打通了区域限制,错峰、划片管理,就是为了让他们不要心存侥幸,以为跨过了地区限制,我们就抓不到了。
宋建其:就拿我们村子来说,整合了综合行政执法、派出所、村民,以及曾经深受偷倒渣土之害的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建了巡防队伍,效果不错。
汇聚民力开展群防群治
石甫天(应店街镇板西村第二网格员):现在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时不时会来村里调查走访,大家的安全感也比较强。大家听说,一旦被抓要面对那么大额的罚款,那些本来打着小算盘,想介绍渣土倾倒点来“赚外快”的人,也明白轻重了,整个村子的风气也好了起来,来偷倒渣土的人现在已经基本没有了。
郭丽芳(应店街镇板西村文化员):我们村子里的村民,现在都很留意这些来往的大车,特别是那些开到村里停下来的,村民们都会上前去看看,是不是装着渣土,如果是渣土的大家就立即上报给村里的干部,让他们赶紧联系执法队员过来调查。
厉信阳(次坞镇红旗村村民):过去我们村也有一些大车司机,现在这些人主动加入到我们村的渣土偷倒管控的工作中来了。他们还能立足行业便利,用自己的关系网络,提供很多有价值的线索,有时遇到乱倒渣土的,他们也会用自己的大车进行围堵。
短评:
为城市“治理赤字”补漏的诸暨智慧
都说要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承担城市经济的溢出效应,这些年来,大型城市周边地区经济确实得到了发展。于此同时,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治理赤字”也随之溢出周边,逐渐发展成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痛点。
偷倒渣土整治就是个鲜活的例子。从采访中,记者能感受到从村干部、村民到乡镇、综合执法等各类农村治理参与主体之间,对此事的深恶痛绝。
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巧借今年1月颁布的全新条例,对渣土偷倒行为挥出的多部门联动、跨地域协作、依靠并发动群众这“三板斧”,可谓既快、又狠、更准。
他们联合交通局、公安局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行刑衔接”,对相关案件进行移送;依托“枫桥式”智治执法系统,开展一案三查,将案件同步移交至交通、交警部门,深挖这些涉案人员的“灰色家底”。还开展了“城管进村社、进企业”活动,为渣土运营企业普及法律法规,发动市民当渣土巡查“信息员”,鼓励群众用“微信爆料”小程序,并与多个村居签订了共建共防责任书等。
诸暨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从综合行政执法局治渣土的组合拳中,我们看到,其主政者打造出了一个权责清晰的、回应社会群体诉求的责任共同体体系,其技术手段、治理资源的有效下沉,群防群治的全面发力,政务赋权的到点到人,无不精准、清晰。
基层社会治理,关键是以问题为导向,团结所有资源、厘清权责关系,为这样的靶向治理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