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重磅发布!第二批诗路旅游目的地,为什么是这些地方

    潮新闻 之文轩2023-05-18 07:16全网传播量1.2万
    00:00
    00:00

    春暖花开时,寻着诗路游江南,在秀美山川间,感受流传千年的纸香墨飞……

    今天上午,浙江诗路文化带建设现场会在衢州召开,会上发布了浙江省第二批诗路旅游目的地,杭州市富阳区黄公望隐居地等10个目的地入选。同时,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鱼浦等34个目的地列入诗路旅游目的地培育名单。这两份名单,为向往领略“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份可靠且实用的“打卡榜单”。

    640.jpg

    640 (1).jpg

    跟着诗歌去旅行,心之向往绘下诗画浙江。这些山、水、人文旅游目的地何以“出圈”,又具备着怎样的特质?

    先说什么是“诗路旅游目的地”?

    “一文含四带,十地耀百珠”,文化之魂深深镌刻在浙江大地上。自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四条诗路”,建设诗路文化带的决策部署以来,一场山水和文化融合的诗路建设就此徐徐铺开。

    随着诗路文化价值不断彰显、文旅深度融合不断推进,浙江的诗路文化产业正涌现勃勃生机。如何进一步擦亮诗路“明珠”?浙江创新开展诗路旅游目的地推选活动,就是为了在挖掘和发展诗路文旅融合方面树立样板和典范。

    640.png

    浦江县大畈乡诗人小镇

    回首2019年12月,首批诗路旅游目的地发布活动在嵊州举行,杭州市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等10个目的地入选第一批诗路旅游目的地,宁波市江北区慈城古县城等17个目的地也进入了培育名单。

    首批诗路旅游目的地名单集合了浙江诗路建设的“排头兵”,每个都兼具“颜值”和“内涵”,满足了人们对“诗画浙江”的美好期待,让诗路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也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诗路文化氛围。

    持续打响“诗路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意义也由此显现,因而,这次浙江省第二批诗路旅游目的地推选活动的举办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活动启动后,“四条诗路”沿线县(市、区)踊跃参选,共推选了45个符合申报条件的目的地。结合首批17个诗路旅游目的地培育名单,60余个参评单位遍布浙江省规划的“十大诗路文化高地”,都有着鲜明的区域文化和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采取了“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的综合评分方式进行遴选,层层把关。在网络评选阶段,共有874793人次关注并投票,网友参与热情高涨,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现场评审会上,相关专家听取了承办单位关于申报情况的介绍,并对各参评地进行了评审。

    最终,浙江省第二批诗路旅游目的地及培育名单全部产生,为诗路文化带建设遴选出了新的文旅融合“模范生”。

    以诗歌破题文旅融合,以诗路整合文旅资源。诗路旅游目的地的遴选,为诗路文化带上的山、水、人文提供了展示机会,也吸引着更多游客慕名而来,沉浸在“诗中有景,景中有诗”的无限风光中。

    再来讲讲这些目的地何以“出圈”,又具备着怎样的特质?

    经过激烈角逐的各地“参赛选手”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之所以能够成为浙江诗路上的“模范生、优等生”,定有着吸引和打动民众和专家团的共同点。

    首先就是能把突出的资源禀赋“活”起来。入选的诗路旅游目的地都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和自然资源,能够充分展示所在地的历史遗存、特色风情、自然风光、特产美食等。是否能把这些要素盘活,是否能创新开发模式和理念,是否能统筹好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都是决定能否让诗意迸发出最大魅力的关键因素。

    比如,杭州市富阳区黄公望隐居地利用黄公望森林公园的资源优势,挖掘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的文化内涵,让黄公望纪念馆、庙山船埠、结庐处牌坊、养生亭台、南楼等景点和云溪竹径、筲箕泉、小洞天等景观得以活化利用。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了解黄公望的生平轶事与绘画作品,也可感受古代文人远离喧嚣的生活环境。

    640 (1).png

    德清县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

    比如,德清县的下渚湖地区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防风文化的故里。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保留了防风庙地、碑碣、云岫寺、寿昌桥等历史遗迹和自然质朴、原始野逸的江南水乡风貌,并将湿地的天然资源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了生态休闲旅游爱好者的天堂。

    其次是能把丰富的文旅业态“兴”起来。在提升购物、餐饮等传统业态的同时,这些诗路旅游目的地还主动顺应和把握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大趋势,培育沉浸式、互动性强的新业态,拓宽消费场景,扩大产品供给,为大家“解锁”了高品质旅游新体验。

    比如,宁海县前童古镇率先利用数字化,打造了“诗路海韵”唐诗之路宁海数字馆,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前沿技术,集成宁海的历史地理、名人诗画、非遗民俗等IP资源,研发出了霞客日历、像潘天寿一样画画、宁海四时风物等13个互动体验展项。走入其中,人们得以从参观者变身参与者,去感受一个可看、可听、可体验的数字化文旅融合新景点。

    比如,新昌县作为浙东唐诗名城,推出了“吃有天姥唐诗宴、住有天姥山居、游有十二时辰、娱有诗路芳菲”的业态体系。并在镜岭老街探索开展市场化运营,保留老街古朴风貌的同时,让大家有景可赏、有地可玩、有房可住、有美食可品、有项目可体验。

    最后是能把精准的品牌定位“亮”起来。这些诗路旅游目的地不仅深入研究了其文化资源,发挥出了地域品牌价值,还能够准确定位自身的旅游形象和产业特色,在有效地节约了宣传成本的同时,又把品牌打响,吸引了更多游客慕名而来。

    比如,温州市瓯海区的山根音乐艺术小村以音乐艺术来打造品牌,通过音乐沙龙、艺术设计展等形式,每月推出两期文化活动,迎接多方主体前来传递音乐的魅力,还打造了音乐空间、音乐文创体验馆等年轻音乐人的聚集地,音乐爱好者们纷至沓来,人们理想中充满音乐艺术特色的休闲创意生活在这里成为现实。

    比如,丽水市莲都区的古堰画乡小镇不仅有奇绝醉美的山水、世界级的完整灌溉遗产,还是“丽水巴比松”画派的起源地。古堰画乡凭借“真山真水”,以画为“媒”,建设了丽水巴比松陈列馆、丽水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等书画场馆和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塑造出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文旅小镇。

    此外,嘉兴市南湖区月河历史街区、浦江县大畈乡诗人小镇、开化县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天台县天台山大瀑布(琼台仙谷)景区等诗路旅游目的地也各有特色,将传承千年的诗歌文化、具有浙江特色的旅游资源有机融合,以山水人文为载体,以“诗”为点睛之笔,形成了鲜明的文化印象。

    诗路文化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时代价值。自古文人墨客在浙江大地留下无数千古绝唱,让每处山、每处水都有了超脱寻常的生命力。这些好资源值得被人们传播好、发展好、利用好。

    好资源就要传播好。在全媒体时代,如何能让人们重回诗意生活,探寻诗意秘境,走进诗路旅游目的地,这都需要发挥地域品牌传播的功能。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宣传还是普及,都能够让诗路品牌赋能文旅。

    比如,将诗路文化资源充分整合,出版发行诗路文化系列丛书,举办有趣的阅读推广活动,以创新形式推动诗路文化传播,让诗路文化触达更广泛的群体。

    比如,举办诗路文化IP设计比赛,将诗路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设计转化为文化IP,突出诗路IP的审美特色与故事内涵,以大众化的形态进行传播与推广,从而提升诗路文化发扬的广度与深度。

    640 (2).png

    温州市瓯海区山根音乐艺术小村

    好资源就要发展好。任何一处诗路旅游目的地都是文旅融合的最佳实践地,不仅有着丰厚的资源,更有着独特的融合与创新。好的资源只有将诗路文化与数字经济、生态文明等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才能真正促进诗路文化转化为文旅资源。

    比如,邀请媒体推出诗路文化专题节目,带领文化名人赴诗路旅游目的地,体验当地人文和自然,并在新媒体平台上同步上线,吸引大家前往实地,让诗路“明珠”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

    比如,持续推进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建设,通过深入的文化挖掘和大量的最新数字化科技,开发具有高体验度、高参与度的多元化人文活动,展现诗路文化的鲜活魅力,让游客从“数字”中进来,在“诗意”中驻足。

    好资源就要利用好。诗路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资源具有着原生优势,这不仅能够为旅游赋能,还能让当地特色原生文化不断产业化,产生出文化创意产品、文艺作品和以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的诗路文化带产业平台,让诗路产业发展成为文化富民的有力推手。

    比如,在目的地开展“四条诗路”文化产业发展主题系列活动,培育当地诗路品牌,建立产业平台,加快推动当地诗路文化IP的深化、物化和转化。

    比如,持续推进浙江诗路沿线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打造出全国领先、国际知名的文化产业基地。

    浙江的绿水青山自古吸引无数文人骚客来此行吟浅唱,如今,我们也能跟着古人的脚步,在山水间感受浙江诗歌文化的璀璨绚烂。

    浙江诗路,是一条绵延不绝的长卷,未来,将有更多人继续绘写山河之美。

    据浙江省文促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