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汶川十五年④丨映秀24小时:小镇的变化,从花店、堵车、马拉松里透出来

    潮新闻 记者 张苗 朱高祥 蒋超2023-05-12 12:01全网传播量13.6万
    00:00
    00:00

    15年前的地震震中,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今天很热闹。

    映秀镇的年轻人,把道路两旁开出6家民宿、16家饭店的东莞大道称作“映秀CBD”,在十五周年祭的前一晚,CBD居然开始堵车了——虽然这只是一条不算宽敞的双车道,但对于这个常住人口只有6000出头的小镇,这样的事儿不多见。

    四川、云南、浙江……各省的车牌号陆续出现,饭店里传来各种口音的喧闹声,镇上唯一一家KTV里,放声歌唱的声音能传到岷江对岸。

    不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游客,笑容是他们脸上最常见到的表情。潮新闻记者记录下了我们眼中映秀镇的24小时,我们看到的是,映秀人在不断重复着一件事:记住这场灾难,同时永远看到希望。

    映秀镇的夜生活,是从太阳落山开始的。

    5月11日这一天,直到晚上7点半,天空才慢慢擦黑。

    这也是饭店开始忙碌的时间。因为要参加5月12日的纪念活动,以及5月13日的汶川马拉松,全国的游客、参赛选手在这天晚上陆续赶到映秀镇。

    IMG_5148.JPG

    临近傍晚,村里的大妈在一处空地上跳起了广场舞,她们绕着音箱围成圈,在欢快的气氛中一边跳动一边前进。

    在渔子溪二桥的东面,有人在滨河广场上散步,小朋友在喷泉边玩耍嬉戏,跨过渔子溪二桥,河水的北面是映秀镇上的人们聚集居住的地方。当地的旅游业红红火火,居民将自家宅院改造成民宿,户户门前开满了盛放的花。

    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与吵吵嚷嚷的喝酒撸串人群,和别的小镇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能显示出映秀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晚上11点才关门的小超市。在收银台前边玩着电脑游戏边回答着顾客询价的老板告诉潮新闻记者,在几年前,超市最多开到晚上8点,“现在来映秀的游客多了,映秀年轻人也多了,总要买些酒水饮料,晚上11点也是有生意的。”

    WechatIMG367.jpeg

    晚上11点半,KTV里操着“川普”吼着嗓子唱歌的年轻人才尽兴而归,街边的店面一间间熄了灯,整个小镇渐渐睡去。

    5月12日早上6点半,新一批客人来了。

    71683876927_.pic_hd.jpg

    今天的映秀,结束了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很好,气温舒适。

    从阿坝州方向开车来的游客,能从更高的位置俯瞰映秀,可以看到渔子溪将其分割为南北两部分,河上的三座桥是人们来往的必经之路,桥下的滔滔河水奔腾而过,汇入岷江。

    走在映秀小镇上,耳边是岷江湍急水流声,脚下是干净的石板路,两旁一排排整齐的木阁楼颇具藏族与羌族特色。

    不过在今天,所有人的首要目的地并不是欣赏少数民族特色元素,而是映秀震中遗址。

    IMG_5131.JPG

    早上7点半,家国情怀·宣誓广场上一些旅行团正在宣誓并拍照留念。在广场一侧,设置了汶川县农特产品临时销售区,当地的村民正在售卖车厘子、枇杷等时令水果。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已经不断有人前来献花。

    广场上、天桥下有很多卖花的人,潮新闻记者买了几束跟随人群前往5·12遇难者公墓。《思念曲》在耳边婉转低回,人群中,有几位手捧菊花的母亲,迈着沉重的步伐不断拾级而上,将花放在公墓前,久久伫立。

    IMG_5208.JPG

    从山上的公墓返回时,记者看到一位羌族老奶奶在天桥上卖樱桃,她已经85岁,来自汶川县城,每天乘坐公交车来到这里,用小背篓装着自己家里摘的樱桃向路人兜售。她向记者讲述了2008年地震发生时的场景,“地动山摇站都站不住,家里的平房全部倒塌。幸运的是,当时家人都在田里忙碌才没有出现伤亡。”

    IMG_5228.JPG

    一直临近中午,映秀各处遗址前都聚满了人,很多地震时参与救援的消防员、医护工作者、志愿者等,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到这里,追思过去,缅怀同胞。

    IMG_5185.JPG

    只要在映秀县城参观时就能留意到,震后重建的映秀,有了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文化中心等公共设施。映秀将一些道路、学校等冠上了资助修建方的名字,比如广东大道、中国中铁映秀幼儿园等,这是当地人最直白的感恩。

    14点28分,防空警报声在映秀上空响起,在这之后,映秀开始不着痕迹地显现出旅游小镇的魅力。

    还未走近幼儿园,潮新闻记者就听到了小朋友们的欢笑声。一栋浅灰色的建筑前,老师正和他们做着游戏,孩子们仰着手臂愉快地跳来跳去,把这里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IMG_5226.JPG

    2008年时年纪最小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林浩当了一上午的志愿者,为来自全国的媒体、游客们介绍映秀15年后的新面貌,他的表妹也没有一刻停歇,回乡创业开起了映秀镇第一家花店的她,从早上7点开始就在为源源不断的订单修剪花枝、细心包装,没来得及喝上几口水。

    WechatIMG662.jpeg

    小镇开出了花店,当然不仅仅为了特定节点的生意,“回到映秀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大家也越来越习惯用鲜花装饰自己的生活了。”

    在镇中心的宣誓广场上,马拉松参赛选手正在领取比赛用品,严肃与活泼的氛围,同时呈现在宣誓广场上。

    IMG_5235.JPG

    下午3点,在抖音上被200多万人关注的“春游哥哥”牛钰,和闺蜜乘车从成都赶往映秀镇,在车上,她带着标志性的笑容给记者发来了和闺蜜的自拍照。

    WechatIMG12.jpeg

    今年26岁的她是汶川地震幸存者,在地震中牛钰失去了她的右腿,她坚持用义肢锻炼跑步,被称为“中国最美马拉松女孩”。

    “这次和三个好友一起跑。”牛钰告诉潮新闻记者,“汶川马拉松,是我的初心,每次到这里参赛,都有一种新生的感觉。”

    汶川马拉松从2018年起设立,只因疫情暂停了一年,牛钰每次都赶来参加,“我跑马拉松其实并不快,每次都超时,但是到汶川来,整个心态都很平静。”

    就像今年马拉松的slogan那样:“生命赞歌 为爱奔跑——百‘汶’不如一见,跑过就是答案”,映秀人用越过越甜的日子,跑出了自己的答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专题丨汶川地震15周年 敬重生
    相关新闻
    钟睒睒灾区归来泪流满面!汶川地震15周年,重读10位浙商抗震救灾的故事
    潮评丨汶川地震15周年:难忘苦难,不负希望
    汶川地震15年,他们还好吗?
    回望15年,三个汶川人的震后创业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