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这群开餐馆的“妈妈”,她们为女儿解乡愁、让一家人其乐融融……

潮新闻 记者 黄葆青 潘骏2023-05-12 06:39全网传播量20.1万
00:00
00:00

这周日就是母亲节,首先预祝各位妈妈节日快乐!

家,是每个人生命开始的地方,人们从这里诞生、成长,又从这里出发,去寻求更大的世界。然而,不论你走得多远,在每个人心灵深处都藏着某种食物的味道,这种味道在童年时就种在你的记忆里,不论你走到哪里,它总是像罗盘一样,引领着你回家的方向。我们评论一道菜像“妈妈”做的,那可以说是极高的评价了。

今天,我们就整理了杭州城里那些开餐馆的“妈妈”们。

李妈妈:开了13年的小店,就为给女儿解乡愁

图片

在教工路靠近文二路的沿街商铺这家“温州松糕馆”,小小的店面很不起眼。店内只能放下七八张小桌子,却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宝藏小店。虽然店名上只有松糕,但是可以吃到很多温州小吃。

图片

经营松糕馆的李阿姨已经70岁,是地道的温州永嘉人。这家2009年就开了。刚开始来杭州开店,是为了给在杭州读书的女儿“解馋”。

松糕是温州的传统小吃,逢年过节、订婚、老人做寿都会用到松糕,店里墙上挂着的这首歌谣生动描绘了温州人的松糕生活场景。

图片

很多温州人离开家乡久了,就会惦记这一口。有的温州人在杭州过生日,还会特地到这里订生日松糕。

图片

店里的老顾客都说,这里的松糕品种比温州当地的松糕店还要多。温州本地的松糕一般分红白两大类,再按加入的食材分出具体品种,十几个品种的松糕店已经算多了,这家店却有20多种,绿豆、玉米、紫薯、绿茶、五谷……都是李阿姨自己琢磨出来的品种。

图片

李阿姨店里的松糕蓬松柔软,吃起来既有米香又不粘牙,很是爽口。松糕冷热都好吃,热的时候吃香气足,不是太甜,吃起来也不腻。凉了吃虽然不太糯,但是吃起来又韧劲,又是另一种口感和风味。

朱妈妈:82岁的高龄厨师,烧的是记忆里的家常菜

在杭州城站附近的城头巷101号,有一家名叫“素勤饮食店”的小饭馆,已经开了25年。

图片

来自江苏启东的朱亚兰奶奶既是素勤的老板也是主厨。1958年来到杭州,1998年开这家店的时候是57岁,如今已经82岁了,可还是忙得停不下来。

图片

“素勤”是朱奶奶女儿的名字,今年也有51岁了,在店里负责切配。趁着前两年生意淡的时候,把店装修了一下,还改造了排烟设备,现在环境比以前好多了。

图片

在这两间60年代的木结构民房里竟然藏着一家淳朴的小饭馆儿,连厨房都没有和用餐区隔开。每道菜从切配到下锅整个过程一览无余,让人有在自己外婆家厨房等着吃饭的亲切感觉。

现在,厨房和用餐区总算用透明塑胶帘子做出了隔断,厨房里热火朝天的景象依然尽在眼前,餐桌上还堆着各种蔬菜。但是,很多客人丝毫不介意坐在这样的位置上吃饭,因为真的是一座难求,能坐下来吃就不错了。

图片

有客人说,朱奶奶,你可以去弄个叫号机了。奶奶:“我还是弄张纸写写算了,叫号机要懂电脑,我肯定弄不灵清的。”素勤饮食店的菜单就是一张塑封过的A4纸,只有在店里客人少一些时,你才能看着菜单报菜名,忙的时候,客人都是自己把菜单写好。


图片

在杭州的民间大厨里,朱奶奶算是罕见的高龄厨师,年纪大了,忙得久了,难免会动作不到位,有时味道就会跑偏。于是,她就请了一位年轻厨师,带了很长一段时间,每道菜的味道都对了,才敢放手让他独立操作。

图片

现在,客人们已经很少看到朱奶奶亲自烧菜。有客人和她开玩笑说,朱奶奶现在不用烧菜了,是做总监了吧。朱奶奶笑着说:“其实我忍不住还是会烧的,翻锅也翻得动的,就是年纪大了,一不小心就会受伤。”

图片

来这里吃饭感觉就是一团和气,很多年轻的客人们都亲热地叫着“奶奶”,朱奶奶也是笑呵呵地答应,她经常会和客人们聊聊天,说说这家店老底子的样子,时常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高兴了还会唱上几句。

王妈妈:1992年开的小饭馆,吃的是人间烟火味

这是一家让人羡慕的家庭小店,店里的员工都是一家人。在侯潮路上的建华小吃1992年开业,今年已经93岁的王奶奶常常坐在门口招呼客人和点菜,她也是店里的形象代言人,每天都是乐呵呵的,精神矍铄,穿着萌萌哒洞洞鞋行动麻利。

图片

建华小吃的店名来自店里的“行政总厨”建华师傅,他今年57岁,王奶奶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他是小儿子。建华师傅说,自己不是科班出身的厨师,烧的都是家常菜,但都是老杭州的烧法。

图片

店里的服务员是王奶奶的女儿,中午店里不是很忙,女儿在做家里用的衣架,她的外孙,也就是王奶奶的重外孙则在餐桌上忙着写作业。来这里吃饭常常觉得不是到了饭馆,而是在一个其乐融融的老杭州家里。

吃饭的不少客人都和王奶奶很熟,这位大爷在店里吃了十几年,经常是中午吃面,晚上炒几个小菜吃饭,酒喝不完就存在店里。他今年74岁,才吃过午饭,他就惦记着让王奶奶买好黄鳝晚上来吃。

图片

建华小吃开到今年已经31年了,许多邻居搬家以后还是会回来吃饭。因为菜价实惠烧的也对胃口,有的街坊们会在店里请客,别看这个位置小,放上圆台坐8到10个人也没问题。

图片

来这里吃饭,或许你记不住菜的味道,但是店里这其乐融融的一家子,绝对让你印象深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