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陕西清涧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旅打卡地。随着《人生之路》在央视的热播,作为主要取景地的榆林市清涧县在“五一”假期被点“燃”了,游客纷纷来“打卡”。
《人生之路》取景地
“一部电影带红一个景区”“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市”的现象由来已久:之前,电影《非诚勿扰》让当时的西溪湿地名气骤增,成为邂逅爱情的胜地;去年的电视剧《人世间》让全国观众的目光聚焦长春等东北城市;开年电视剧《狂飙》《去有风的地方》的热播,让到广东江门和云南大理打卡的人群激增……这些影视作品,将原本抽象单调的地名变得具体而生动,有了色彩、声音和气息,吸引了许多剧迷慕名前往拍摄地游玩。
近年来,影视作品与城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热播的影视剧,能为观众展开一张张富有故事感的“沉浸式云旅游地图”。通过影视剧,观众转化为游客,把对影视剧的喜爱,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对某个城市、某种饮食、某项运动的喜爱。

当前,也有一部取名仙居、取材仙居、由仙居籍演员林江国主演、讴歌浙江“四千精神”的电视剧——《大道地》正在我县紧张拍摄中……
《大道地》电视剧聚焦浙江东部地区三代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勇于改革、创新发展,为建设美丽新农村和共同富裕新生活奋力拼搏的浙江农民创业史。全剧正能量满满,特别是备受全国人民称道的浙江人“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在剧中也将得到淋漓尽致展现。
《大道地》电视剧取名的横溪镇大道地村,位于八都垟的九龙山脚,临近四鸟坑,因地处通往东阳大道的黄榆岭脚起点的地方而得名。其中,村落所处的九龙山因九条山岗起伏,夭若蛟龙而得名,是仙居县域著名的风水山,钟灵毓秀。
大道地村现有住户110户,人口约400人,以张姓为主,相传张氏早在明朝起就居住于大道地村,传承至今已至第二十五代。在村里,男女老少一直口传一句俗语:“嫁到大道地,人要做做死。”虽是一句戏谑话,从中却可以看出大道地村民的勤劳吃苦精神,而这也与“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不谋而合。

大道地村
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的大道地村和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村一样,在滚滚向前的时代大潮中书写了一部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创业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只有60多户的大道地村,家家出工,户户出力,肩挑手拉,先后修建了后郎、西依平、山龙里三个山塘水库,实现了村民有水喝,庄稼有水灌溉的愿望;七十年代,他们打岩开石,挖渠引水,自建了小水电站、粮食加工厂和自来水站,迎来了点灯不用油,喝水不用愁,碾米不用水碓头的日子;八十年代,他们修路造桥,架设电力线,改造大会堂,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九十年代以后,一波波村民跟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南闯北,办企业、做服装、卖小吃、养对虾,纷纷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日子越过越甜。他们还先后种过水蜜桃、黄花菜、桔子、杨梅,多种经营搞得有声有色……大道地村的发展历程、创业故事,在电视剧《大道地》中都有原汁原味的艺术呈现。

主演林江国在味老大公司的拍摄现场
前段时间,淄博烧烤凭着“烤炉+小饼+蘸料”的“灵魂三件套”爆火出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涌向淄博。许多网友调侃:“上次淄博这么火,还是在春秋战国。”这种幽默调侃,侧面反映了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规律:重要的不是资源禀赋,而是能不能抓住机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今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把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列入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十大工程”。今年的县党代会也提出,要全力做强文旅经济,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强化旅游、文化、乡村融合发展。

这些都为文旅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也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供了遵循。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优秀的文学影视作品不但可以为著名的城市、景区锦上添花,而且可以将很不起眼的一条街、一个村带入公众视野,成为游客趋之若鹜的“网红打卡地”。
像历经十年打造的乌镇戏剧节,年年一票难求,成了乌镇的一张“金名片”。今年的春节档电影《满江红》,给杭州岳王庙和安阳岳飞庙都带来了大流量,杭州小吃“葱包桧”随之走红,一家小店一天就卖出800多份。一曲《碇步桥》,带火了泰顺的碇步桥旅游,游客人数飙升至去年同期的8倍多。
可以说,影视文化IP击穿下沉市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推广,让文旅产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也让众多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有了“被看见的机会”。
对于仙居,对于横溪,对于大道地,谁又能轻易下结论电视剧《大道地》的热拍、热播不会是一个“窜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