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文公布2022年度“四沿”美丽富裕干线路建设成绩突出集体名单,武义县交通运输局名列其中,为全省10家单位之一,全市共2家。“十四五”时期,浙江提出建设“四沿”美丽富裕干线路(即沿海、沿江、沿湖、沿山),“四沿”路创建是指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要求,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普通国省道公路网络的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
自2022年开展“四沿”美丽富裕干线路创建以来,武义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成立高效创建专班,县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多部门、多层级落实主体责任。根据“一市一路一方案”原则,编制出台专项实施方案,形成工作清单,明确目标。同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财政支持,融合旅游、农业等各部门资源,有序有力推进“四沿”创建各项工作落地,着力打造具有武义特色、全省示范的“四沿”标志性工程,创建工作初显成效。
专班运作 高站位统筹推进
G235国道新海线武义段起于金华市婺城区交界大山隧道(K895+235),终于丽水市松阳县交界处(k955+439),全长68.468公里(其中莹乡路段设置长链8.264公里,为城市管养道路),是连接金华武义县与丽水市松阳县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促进沿线各乡镇经济发展的交通主轴,也是城乡协同发展的重要交通支撑,更是一条共富的快速干线通道。
为扎实推进创建工作早见效、出实效,武义县工作专班联合各部门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横向,将G235“沿山”美丽富裕干线路创建与武义县特色产业示范带(五大特色产业示范带)创建充分结合,发挥G235武义段作为产业示范带主要交通轴线的服务作用;纵向,加强武义县与金华市级、省级总体规划的协调一致;同时,整合交通执法、公路建设和公路养护的业务骨干,齐心协力、共同创建。
因地制宜 小资金撬动大成效
实施全寿命周期养护。武义县为2022年全省7个全寿命周期养护试点县(市、区)之一、金华市首个试点。通过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EPC)+绩效考核”的全寿命周期养护模式,同步实施方案设计单位对施工全过程质量监管试点(即设计监理一体化)工作,建立管理、考核、指标、评价四大体系,确保未来5+3年G235公路养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实施精细化养护。一是日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养护专项行动。通过结合季节性特点,大力开展路况提升改造行动;二是以路面病害处治为中心,集中开展路面病害排查;三是有针对性地开展路面灌缝、车辙处治、坑洞修复等工作,真正做到花小钱、办大事,全面提升普通国省道养护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发挥全民监管作用。一是借鉴发扬“后陈经验”,创新“路务民主监督”模式,聘请两委员一代表对公路全过程监督指导;二是引导快递行业与公路养护行业跨行业协作,聘请快递小哥作为公路巡查监督员,对日常收寄件过程中途经的公路开展高频次巡视检查,及时上报安全隐患,以便养护单位能及时予以修复,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三是将爱路护路写入乡规民约。
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在养护工程及日常养护中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提升养护质量和效益。如加铺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灌入式复合抗车辙路面、低温环保改性沥青、高韧性混凝土等。
一路一方案 打造山区特色实践
近年来,武义县深入完善高品质的公路路网覆盖,打造衬托秀美山水的和谐路域环境,构建全域旅游大通道,展现处处是景、时时可游、行行涉旅、人人共享的全域旅游新风貌,依托农村公路拓展通景的广度、深度,而G235新海线就是这样一条旅游精品路。G235沿线分布有2处服务区(王宅停车区、前湾停车区)及1处驿站(畲乡驿站),其中前湾停车区为武义县红色教育基地。武义县积极发挥交通干线功能、赋能文旅资源,跨部门联合推动落地,打造G235山区特色旅游路。
一是生态自然旅游路——立足自然风景名胜,打造生态“旅游路”。武义县境内牛头山、寿仙谷、大红岩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为激发“美丽公路+旅游”叠加效应,坚持节点融入山水、路容路貌尊崇自然理念的通景公路建设,逐步形成养生慢行、自驾畅游、交旅一体的城乡旅游通道。
二是人文历史旅游路——立足俞源太极星象村、刘秀垄、陶村等省级历史文化资源,将康养文化、畲族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全面融入公路建设,完善村口景区入口节点、公交站亭、公路服务站休闲设施配套,打造富含人文元素的旅游产业路。
三是农旅特色旅游路——立足武义现代农旅发展,推动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升级,积极促进果蔬采摘、农家乐、民宿生态游发展,延展农村公路、农村客货邮进村到户“最后一公里”建设,夯实农旅转型发展之路。
提质升级 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武义县将G235与城市道路、农村公路有效衔接,有效盘活沿线产业资源,为广大群众铺就了致富通道。结合武义产业布局和特色村镇建设,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载体,以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为目标,G235沿线以茶叶、中药材、食用菌三大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导,聚焦农业种苗、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检测、数字化农业、特色生态园、研学文创等新业态,建立农产品品牌化销售网络等农业全产业链,打造农文旅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涌现了寿仙谷有机国药、骆驼九龙黑茶、更香有机茶、创新食用菌等一批产业融合主体,集聚了县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上市公司1家,农业龙头企业联结基地达6万余亩。公路与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让乡村振兴动能更足。
智慧赋能 提升现代服务水平
目前,G235新海线武义段上所有的隧道、大桥均已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数据实时传输至县公运中心;所有隧道、地质灾害点都已覆盖了自动检测装置,大大减少了日常检查的人工成本,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G235武义段在合适位置安装了交通量自动观测装置及非现场执法设备,使交通量数据更准确,也有效遏制了车辆违法超限现象。
同时,G235新海线武义段已经实现了临水临崖、高落差2.5米以上的护栏全覆盖,护栏等级、防撞能力均满足规范要求;全面消除了标志标识缺、损、漏、挡和设置不规范现象,保障行车安全。
下一步,武义县G235“沿山”美丽富裕干线路创建将主要从公路养护、路域环境、安保设施、数智化四个方面开展,通过局部路段的改建升级及隐患点整治,全面提升路网畅通和安全保障水平,助力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通道,实现“以路赋能”加快山区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