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无怨无悔守山护水13年

    潮新闻 共享联盟嵊州 陈链芳 特约记者 沈乃灿2023-05-08 03:35全网传播量5287
    00:00
    00:00

    “大田螺山上目前只剩下楼吉春夫妇一户人家了……”近日在公交车上,记者听到了几位乘客的议论。出于职业敏感,5月3日下午,在当地人陪同下,经过10多分钟的盘山公路,记者登上了大田螺山。

    大田螺山现为三界镇蒋镇村高建山自然村,位于该镇西北,海拔400米左右,而高建山的背面为绍兴汤浦水库。据了解,该村原有51户人家,但近几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高建山人不再徘徊在穷山窝里,陆续下山寻觅创业发展路。

    73岁的楼吉春个子不高,黝黑的脸庞衬托出山里人的勤劳朴实和热情好客。当记者走进楼吉春家时,他的小儿子楼根朝与媳妇吴云霞正在炒制茶叶,屋内弥漫着高山茶的清香。我们一边喝着新鲜的高山茶,一边细听楼吉春对村前一条路的描述。

    “村南面原先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是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受地理环境影响,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 楼吉春告诉记者,1989年下半年,“若要富,先修路”的号角吹到高建山,村里很团结,为修这条路不计个人得失,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一条长5400多米、宽4米的机耕路终于打通了。

    路通了,照理说山里人的创业发展路会更广些,然而头脑活络的高建山村民都向往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我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楼根军在绍兴工作,他们全家定居在那边了;二儿子和小儿子都生活在嵊州城里。”楼吉春告诉记者,到2010年,全村大部分村民已下山。“本来我们也打算下山,自2010年绍兴汤浦水库建成后,因水库管理需要,我被推荐为护林员。”从此,楼吉春打消了下山的念头,和老伴一起,与大山为伴,以护水为荣。

    据高建山村原党支部书记张苗生介绍,绍兴汤浦水库位于村北面,与该村南北为界,周边上千亩山林都属库区管理范围。2010年3月1日,楼吉春担起了护林员的角色,每天早晨7时便来到库区大田螺管护点,首先开启大喇叭,巡回播放宣传森林防火安全及相关管理规定,接着对上山的游客车辆逐一登记,此外对汤浦水库周边上千亩山林进行巡逻看护。“当时,库区给我月薪是600元,报酬虽然不高,但工作必须尽心尽责,特别是节假日期间,更要管得牢、看得紧。”

    楼吉春记得,2018年的正月初一,因当地村民上山祭祖放鞭炮,不慎引起山林火灾。“幸亏我们蒋镇消防队扑救及时,控制火灾蔓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事发后,楼吉春放弃了春节走亲访友的想法,着手清理火灾过后的垃圾杂物,守护现场,严防死灰复燃。

    当好一名护林员,其实不容易。去年4月中旬,有2辆小车驶入库区,7位游客坐在地上,一边观赏水库风光,一边吃着食品、水果,悠然自得中,随意将果壳和包装袋乱丢乱扔,楼吉春赶忙上前劝说,却遭到拒绝。他只能忍气吞声,待游客走后再进行清理。去年夏天,楼吉春在巡逻时发现,汤浦水库上游拐弯处有3名游客欲下库游泳,于是他一面大声喊话阻止,一面奔跑过去。由于山林茂密,他不慎被杂草绊倒在地,脚踝受伤。他忍痛起身,继续向前冲去,3位游客见状,驱车离去。


    像这样的情景,楼吉春早已习以为常,家人曾劝他放弃这份职业,可楼吉春觉得,即使自己不做,总要有人来干,“既然当了守山护水的管理员,最苦最累也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