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人才科创缘何青睐柯桥?这些因素是关键

    潮新闻 记者 苗丽娜 金燕翔 通讯员 郭彦婕 程锦威2023-05-04 14:41全网传播量1.1万
    00:00
    00:00

    5月4日,“无限柯能”2023柯桥首届人才科创周暨中国·绍兴第八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拉开帷幕。活动期间,柯桥区将聚焦人才、技术、产业、资本等核心要素,汇聚全球一流人才和科创资源,探讨人才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思路和新举措。

    作为“科创中国”省级试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近年来柯桥区建设了一大批高能级科创平台、集聚了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88名。今年以来,柯桥又以人才科创为支点,纵深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地瓜经济”提能升级。

    人才科创缘何青睐柯桥?在活动召开之际,我们来到了柯桥一探究竟。

    恒生·凤凰数字经济产业园

    人才缘何纷至沓来?国际化产业是基础

    制造业是柯桥的立区之本、强区之基,是稳经济的“压舱石”。以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和制造强区“4131行动”为载体,柯桥区一直致力于构建现代纺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泛半导体光电信息等“1+3”现代产业集群。

    眼下,柯桥纺织印染产业已插上数智“翅膀”:由柯桥区建设的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在省产业大脑能力中心上线,基本实现全区印染企业全覆盖。其中的“浙里工程师”子应用,可让企业、工程师进行在线对接、视频问诊,解决了一大批纺织印染企业“卡脖子”难题。

    新兴产业方面,重大平台如雨后春笋在柯桥不断涌现。其中定位“临空智创城、杭绍光电谷”的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2022年签约引进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完成落地12个高层次人才项目、建成投运中科大绍兴新材料产业研究院。

    恒生·凤凰数字经济产业园、东盛慧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一批由旧厂房蝶变而来的民营科技园,也已成燎原之势。“我们是2022年底全面建成,已引入76家人才项目。”恒生•凤凰数字经济产业园总经理韩建鹏表示,前不久园区刚刚获评省数字化示范小微企业园。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为实现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近年来柯桥区一面依托常态化活动赛事招才引智,一面以普惠性为目标加码人才落户政策,并依托数字经济联合会等协会聚合企业、行业、平台等各方力量,切实贯通了“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 

    眼下,中国·绍兴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的足迹已遍布全球20多个科创实力雄厚的国家和地区,累计吸引1956个项目参赛。根据该区最新的人才政策,落户柯桥的优质项目可获得包括启动资助、投入资助、销售及股权融资奖励等在内最高2500万元的奖励。

    瀚为科技是水系电池领域的先行者,8位创始人有6位是博士。“考虑过很多地方,但柯桥的人才政策、产业基础吸引了我们。”团队创始人刘奕杨表示,“在柯桥不仅能享受厂房减租政策,本土生产的无纺布还可做我们的原材料,产品也可卖给柯桥纺织印染企业。”

    瀚为科技实验室

    项目缘何发展迅猛?“基金+园区”强势扶持

    北美市场占有率超过50%,深耕德国市场辐射欧洲,今年产值有望实现70%以上增长……凭借在全流程数字化齿科上的深耕细作,浙江迅实科技有限公司的3D打印机已卖遍全球。而从2013年落户金柯桥科技城算起,迅实科技仅有10年发展史。

    一家科创企业能迅猛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解决人才项目初创期融资、发展场地扩大等需求,柯桥区一直都有“基地+基金”扶持政策。截至去年11月,该区人才相关引导基金已投资人才项目18项、金额超6.5亿元,并在企业运营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帮扶。

    为进一步吸引社会力量,近年来柯桥又创新实施了“基金+园区”合作模式:以“共建一个资金池、共建一个培育库、共建一个创业圈”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用财政资金“小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大投资”,有效提升政府资源配置效率。

    依托“基金+园区”模式,目前柯桥区已撬动172亿元民间资本参与人才科技产业投资,累计引荐落地人才项目超80家,其中38家得到基金投资。11个民营人才创业园中,已有5家园区引入基金运营,并累计培育估值超10亿元的人才企业12家。

    中科致良新能源材料(浙江)有限公司就是依托该模式引进,今年有望实现3至5亿元销售额。“中科系基金投资,柯桥区提供办公楼和厂房。这样的‘一条龙服务’让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搞研发生产。”谈及落户柯桥的原因,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秦国祥坦言。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中科长光基金所属的中科吉林科技产业创新平台又和中科美佳未来科技创新园进行了合作签约,双方将力争通过5年时间将中科美佳未来科技创新园打造成国家级园区。截至目前,中科长光基金已为园区引入6个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

    “我们一直希望有个平台能集中落户、展示、管理所投项目。从区位优势、人才政策、经济基础等方面看,柯桥非常适合。”中科长光创投总经理胡钢表示,和柯桥的合作可以说是强强联合。“我们有新兴产业资源,柯桥的民营园区有腾笼换鸟的需求,大家是一拍即合。”

    柯桥景色

    好评缘何屡出不穷?营商环境不断建强

    在走访中,很多人才项目负责人纷纷点赞柯桥的优质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它既包含政务服务、市场的中介服务,又包括政策制度、要素供给、文化氛围等方面。”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开放发展与营商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营商环境越好,就越受优质资本、人才青睐。

    对于这一点,东盛慧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负责人包焕康深有感触。“我们东盛集团以印染起家,2014年印染厂集聚到滨海后,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腾退后的旧厂房。”包焕康表示,“后来看到柯桥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决心,我们才明确建设东盛慧谷。”

    东盛慧谷并不是个例。“碳纤维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浙江宝旌炭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之所以落户柯桥,很大方面是柯桥的人才政策非常好,福利涵盖从住房到生活等方方面面,十分支持我们去引进高层次人才。”

    据了解,近年来柯桥区不仅打造了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还选派优秀干部担任助企服务员,确保人才服务“一竿子插到底”。聚焦家属就业、子女照顾、看病就医等“关键小事”,柯桥区又建立了“人才管家”服务机制,竭力让人才生活无忧。

    为满足双创需求,柯桥还着力提升城市能级。根据“融杭联甬接沪”发展战略,这两年柯桥大力建设内通外联的交通网络。2021年6月,绍兴地铁1号线柯桥段开通运营,与杭州地铁5号线无缝衔接,不仅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也为两地同频共振创造了条件。

    2022年,柯桥区还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从培育高质量产业体系、提高民营经济创新能力、提升民营经济开放水平、推动民营经济降本减负、加大民营经济金融支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6个方面,制定了30条政策措施。

    在此基础上,今年柯桥区又出台了《2023年柯桥区“抢开局、稳增长、抓落实”若干政策措施》,制定了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建筑业、科技、人才、文化、开放型经济、金融的专项扶持政策,预计安排财政资金超10亿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绍兴组工视窗
    越观察●深一度看绍兴
    相关新闻
    创在柯桥丨“基金+园区”为人才项目提供“一条龙”服务
    创在柯桥丨专业运营联合本土资源 他们正抢占数智化蓝海
    创在柯桥丨十年磨一剑!印染旧厂房蝶变民营人才创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