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特种设备?乍听之下,和我们距离很远。但来到离杭州市中心车程1个小时的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特科院”)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科普教育基地(海宁基地),你会发现,从出行游玩,到国民经济,其实,各式各样的特种设备贯穿我们的生活,并关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
日常到从每天乘坐的电梯,每次去游乐场玩的过山车,看风景的客运索道、观光车;重要到大港口搬运吨位级货物的起重机,影响电力工业发展的锅炉,供气的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就在我们身边,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备。
截至2022年底,全国特种设备总量已经达1955.25万台,并还在不断增加。省特科院海宁基地是全国首个“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全国唯一的“科普”“普法”双普基地。在这里,你可以看见几乎所有样式的特种设备,仿真体验、拟真模型、实验参观等各种各样可视可感的丰富展陈模式……可以说,每个特种设备“小白”来这里逛过一圈,出来,都能对专业知识细数一二,更进一步铭记“安全”二字的重要性。
戴上VR眼镜,体验游乐场的乐趣
系上安全带,戴上VR眼镜,随着机器启动,身体缓缓升空,达到令人“窒息”的高度,忽然急速下降,风在耳边“呼呼”的吹,人也不自觉的晃动,在一次次回环和失重感中,记者在体验了一趟瞬移游乐场,乘坐过山车的刺激旅程。
“如果害怕,只要闭上眼睛就可以了。”讲解员小潘介绍:“通过相对‘安全’的真实体验,要让大家在外面游玩时牢记游乐设施的注意事项。比如必须系紧安全带,严禁在慌乱时自行解开;幼儿游玩应有成人监护;辨别合格的游乐设施要观察是否有特种设备使用标志等……”
除了室内的VR体验,我们还参观了室外的仿真过山车、青蛙跳、客运索道等应急救援处置演练培训系统,它平时用于作业人员、操作人员平时培训教学和应急救援处置演练。“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的技能培训,仅仅靠教室里的理论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通过在模拟真实环境下的救援实操培训,才能让救援人员更加熟练地掌握复杂环境下的救援实操知识。” 科普宣传教育中心主任朱科晖表示。
在5D电影放映厅,身临其境的下坠、震动、喷风等感觉中,基地的吉祥物安安,在动画片里化身勇士,保护小朋友的安全战胜了恶魔。据悉,4月底,特种设备火灾事故逃生体验中心将正式落成对公众开放,到时,参观者们还能在这里体验火灾场景下解谜,组团“密室逃脱”的乐趣。
“自2017年基地建成启用以来,已免费接待各类现场参观者6.87万余人次,线上线下年均参观(访问)人数超10万人,开创了“普法+科普”“体验+参观”“警示+教育”“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专业化普法科普新模式。省特科院每年都投入了超300万的展陈更新及维护费用,推动科技赋能科普,不断升级参观的互动体验感,让来到这里的青少年都能在乐趣中,潜移默化了解学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达到了“一次体验、终身受益”的普法科普目的。” 省特科院总经济师金英表示。
模拟场景中,体悟“重如泰山的安全”
“电梯如果忽然自由落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在电梯安全教育体验环节,随着模拟电梯不断出现急停、下降、停电等状况,讲解员告诉大家:“电梯‘坠落’可能是因电梯故障进行自动重启,开启了‘寻址’模式,最终会停基站,大多数位于负一楼或顶层位置。如果遇上了电梯事故,我们也可以拨打96333电梯应急处置服务电话,接到求助电话后,监控中心会第一时间锁定群众被困电梯的位置,精准到电梯轿厢所在楼层,并迅速联系维保单位、二级电梯应急救援站,或者联系消防救援人员,让被困人员快速得到救助。”
球罐爆炸、叉车碾压、游乐设施自由落体……在特种设备安全警示教育中心,国内外20余个真实的事故视频,事故现场照片、事故残骸细数着种种案例触目惊心的事故时间、事故原因、伤亡情况,也提醒着大家在付出惨痛的代价之后,应当痛定思痛,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特种设备常常出现在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或大型生产车间,因此,一有不慎便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对社会稳定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对老百姓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威胁。“我们要了解出现事故的原因,学习如何预防和避免,也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法守法普法,在每一个环节上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讲解员说道。
警示+教育+体验,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
2013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公布,标志着我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在更高层面上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自2008年开始到2022年年底,浙江省与全国万台特种设备事故率和死亡率皆逐年大幅下降。馆内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省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3起,死亡2人,受伤1人,造成经济损失共计293万元。同比2021年,事故起数减少4起、下降57.1%,死亡人数减少4人、下降66.7%。
总体稳定的特种设备安全形势需要社会各方共同的努力。在电梯门锁实验室,这里的门锁已经进行了2周20万余次的开关闭合实验,用于验证门锁装置机械元件和电气触点的可靠性;机器人实验室里,省特科院自主研发的大型承压设备爬壁机器人,用来代替检验人员更精准地对大型球罐的打磨和性能检验,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自动扶梯的下方是如何运行的?电梯实训考试基地里,透明的电梯运行装置除了满足平时相关模块的培训和考试要求,也可以帮助参观者们理解电梯运行规律,遵守安全乘坐规则。
“实验室、考试培训基地、罐车检验基地、应急演练基地、安全科普教育基地等都被纳入了日常的科普参观路线,‘警示+教育+体验’让大家了解全方位地了解特种设备背后的技术、工作逻辑、检验流程等,明白安全背后的责任。” 朱科晖介绍,“此外,为更好地拓宽特种设备安全文化知识普及面,省特科院自研自制了特种设备普法科普大篷车,以‘流动式基地’的形式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送进学校、企业、商场、社区、游乐园等,同时,以基地为模型,还建立了‘网上云展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将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科普辐射到全国各地,为提升全民特种设备安全素养作出了积极贡献。”
科普教育基地名片:
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科普教育基地由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投资建设,占地面积53800平方米,于2017年正式开放,是全国首家以特种设备安全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基地,包括“一馆一室一中心一廊一车两基地”在内的集展览、体验、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场馆,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双普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