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幅丹青在你面前徐徐展开,你会看到什么?是神乎其神的技法?是蜉蝣天地的意境?还是观照人心的气象?
4月23日,“中国心系列”文化美育节目《丹青中国心》首期在浙江卫视播出,并同步在Z视介客户端上线。
首期节目以“造极”为题,由中国文联副主席许江、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张铨组成的“读画团”,携手知名演员耿乐、青年演员徐若晗及多位中国画爱好者组成的“听画团”,“夜探”杭州国家版本馆,走进一幅幅宋画佳作,从“至极”到“无极”展卷了宋代绘画的艺术成就。
继《妙墨中国心》之后,《丹青中国心》溯源传统文化,完成了“与古相悦,与时共进”的又一次创新表达。
自官宣以来,节目不仅受到业内人士及权威媒体的关注,也让宋画进入了大众视野。
目前,全网共发酵#版本馆奇遇夜##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纪录片##千里江山图竟然是作者18岁时画的##耿乐在国家版本馆遇见苏东坡##用宋画做表情包是什么体验#等近20个话题,其中关于《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的话题#18岁的你做过什么了不起事#,不仅激发了高世名、钱文忠、张捷、曹磊、徐若晗等节目嘉宾的分享热情,也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留言:“回头看看,突然好像明白了成长的意义”、“18岁,坚持来北京念书,去了在诗句里想象过无数次的地方”、“18岁的我正在全力备战高考,后来发现原来人生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
当我们面对一张画的时候,会无从看起,甚至不知道这幅画该从哪头开始看起。一句‘画得真好’可能是我们对一幅巨作所能发出的唯一的感慨。”如主持人沈涛所说,“如何读画”、“读不懂画”是困扰着大部分“丹青阁开放麦”中的路人朋友以及观众的问题。而《丹青中国心》的“读画团”,就承担了一部分普及任务。
本期节目中,“读画团”就带着大家通过《千里江山图》的起承转合,看到了隐于青山绿水间的宇宙生机;通过《清明上河图》中宋代的城郭市井、交通工具、节令生活、服饰打扮,看到了一位中年人对现实的温暖观照;通过赵佶在《瑞鹤图》中对仙鹤的极致描绘,看到宋代绘画的精细背后科学的人文精神;通过苏轼的《枯木怪石图》,看到了文人们对荒远的崇尚,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极致表达。
在许江看来,宋画不只是一张画,它是一个世界,它可以跟一部电影抗衡,“这是宋代真正伟大的地方”。
除了对画作的解读,节目还通过赛博朋克的奇幻视效、《华灯侍宴图》的复刻版舞蹈、耿乐“偶遇”苏东坡的影视化短片等视听手段,实现了一场“版本馆奇遇夜”中的古今对话。此外,节目还展示了“听画团”成员邵雪芳创作的《清明上河图》表情包,王逸阳、毛真珍团队融合基因数据绘制的《千里江山图》“望川”版,以及王东云描绘的长江珍稀鸟类等作品。让大家看到,无论是利用科技让古画活起来,还是与大众娱乐的跨界融合,当代年轻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让古画以更加亲切生动的面貌走进大众的文化生活。
本周日(4月30日),《丹青中国心》将继续在浙江卫视和Z视介客户端播出。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陈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