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高质量充分就业”,杭州新政让残障人士腰包鼓起来

    潮新闻 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张恬薇2023-04-25 06:49全网传播量5877
    00:00
    00:00

    支持残疾人大学生灵活就业、认定一批残疾人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各地开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

    4月25日,杭州市残联、市人社局联合召开杭州市残疾人就业新政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杭州市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方案(2023-2025年)》,采取五大重点措施推进残疾人高质量充分就业。

    《行动方案》重点通过实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岗位补贴和超比例奖励补贴等政策,推动用人单位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例如,毕业2年以内残疾人大学生从事灵活就业且符合条件的,可按其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0%申领社保补贴;对就业困难残疾人在创业陪跑空间外租赁房屋创办经营实体且符合条件的,可申领100平方米以内场地租金补贴等。

    《行动方案》还在全省率先提出五位一体的残疾人就业促进机制,通过构建示范引领的就业环境、强化人岗相适的就业能力、创造渠道多元的就业机会、优化梯度合理的就业层次和打造更专更智的就业服务。

    以渠道多元的就业机会为例,杭州支持残疾人自主创业;鼓励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在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加大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之家管理服务人员等岗位开发力度,稳定辅助性就业。

    除了《行动方案》外,会议还发布了全国首个《残疾人就业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

    这一标准是对现有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和就业服务政策的有效补充,对优化简化服务流程,有效对接残疾人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推动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和助残服务机构规范精准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助力残疾人扩中提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积极的作用。

    标准聚围绕职业适应评估、职业指导服务、职业康复服务、职业培训服务、职业介绍服务、创业指导服务等六大服务项目,详实地规范了具体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指标及要求,将惠及全省包括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社会化助残机构在内的8000多家服务机构。

    “下一步,我们将以《残疾人就业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发布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为全市各类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开展规范化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提供支撑,帮助全市就业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未就业残疾人实现高质量稳定就业。”杭州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说。

    【潮新闻+】

    2023年残疾人就业增收共富十件实事

    一、加强就业评价。依托杭州市残疾人高质量就业评价体系,做好对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就业环境和就业质量评估监测。

    二、完善政策支撑。出台并实施《杭州市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方案(2023-2025年)》,立足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机会、就业结构和就业服务五个维度,推出14项就业服务举措。

    三、规范就业服务。发布并推广《残疾人就业服务规范》,进一步规范残疾人就业服务配套、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服务要求,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

    四、实行“三个100%”。新增残疾人就业1750人,其中稳定就业550人,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100%就业;当年度培训残疾人2800人次,确保有培训诉求的残疾人100%接受至少一次职业技能培训;精准做好130名应届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服务,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应届残疾人大学生100%就业。

    五、打造培训平台。推行“我要培训”应用场景,优化“技能大学堂”云培训平台,为全市3300名有培训意愿的残疾人提供线上培训。

    六、搭建就业平台。推行“我要就业”应用场景和应需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搭建供需匹配、无缝对接的就业服务平台。

    七、实行安置奖励。落实用人单位奖补政策,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2万人以上。

    八、强化机构赋能。持续推进“五进”残疾人之家专项行动,规范提升206家残疾人之家,实现每个区、县(市)均建有1家以上综合型、示范型的残疾人之家,创建一批微型残疾人之家,赋能5000名残疾人提能增素、就业增收。

    九、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帮扶性就业项目,持续开展联乡结村活动和东西部协作,助力200名农村残疾人提低扩中。

    十、聚合社会助残。整合圆通、海亮、建设银行、特教学校等资源,深化圆梦家园、融爱星面馆、阳光易融和赋能扬帆等社会化助残项目,助力55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为100名心智障碍残疾人提供支持性就业实训服务,为4000名创业残疾人提供金融惠残服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