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春风科幻奖|梁清散:我们所处的地球,或许就是天坠山之一

    潮新闻 见习记者 赵茜2023-04-25 03:22全网传播量1702
    00:00
    00:00

    梁清散,第十一届春风悦读榜科幻奖得主
    获奖作品:《不动天坠山》

    武则天登基前,大唐遭遇了一场时空异变——天坠。天坠之中,一座山城自我裂变,化为一模一样的十山世界,独立于整个大唐。任何相同物质同处一山,所在世界都会彻底湮灭,只有侠士顾然可以在外来者之间相互行走,给这个封闭的空间带来一线生机。然而,当他被人做局染上污名之后,不幸沦为一件任人宰割的工具,甚至陷入一桩离奇的凶案……

    ——这是第十一届春风悦读榜春风科幻奖获奖作品《不动天坠山》中描绘的世界。

    这部科幻小说中,作者梁清散将盛唐的疯狂与奋进融入宏大的宇宙叙事中,通过生动的人物塑造与绝妙的情节设置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隐秘呼应了我们现在的生存境遇,让读者惊叹。

    这样一本世界观宏大的历史科幻小说,来自80后青年科幻作家梁清散。

    生活中的梁清散是一个爱“玩”的人,喜欢游戏和动漫、爱看现当代艺术展览,既沉迷于历史的疯狂与奋进,也爱科幻世界的精彩炫酷。对他来说,写科幻小说这件事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我从小就是一个科幻迷,之前很多人问我写作的灵感,其实我很害怕这个问题,我并不是很快地能把一个灵感变成一部小说的人,得东看一点,西看一点,才能把世界观搭建起来。”

    从一时冲动辞职写作到开始晚清科幻史的研究,再到形成历史科幻的创作风格……如今,梁清散在科幻领域已“摸爬滚打”十多年。

    被问及科幻创作路上最大的困难,梁清散笑着回答,反而觉得现实题材的小说更为困难:“我老觉得生活中很多事都不算事,没有什么多姿多彩可以讲出来的东西,把想象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开个脑洞,是个很有趣的过程。”

    再有趣的写作,也逃不开“卡文”的魔咒,此时,梁清散就会放下所有的事打一把游戏,在某个瞬间茅塞顿开,再回归到写作中。

    2019年《济南的风筝》斩获第十届全球华语星云奖短篇小说金奖;2021年,《新新新日报馆:魔都暗影》摘得华语星云奖年度长篇小说金奖,2023年凭借《不动天坠山》获春风科幻奖……这些奖项给了梁清散充足的信心,也让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科幻创作中。

    2022年,《不动天坠山》完结后,梁清散也进入了一段新的创作旅程,准备把将更有趣、更丰富的科幻故事呈现在读者眼前。

    一个神秘叵测却精彩纷呈的科幻世界如何缔造?梁清散又是如何看待新作《不动天坠山》?潮新闻记者专访梁清散,一起了解创作背后的故事。

    “我不想让笔下的人物随波逐流”

    人物是小说的骨血,对于科幻小说更是如此。翻开《不动天动山》,颇具悬疑色彩的开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梁清散的塑造中,主角顾然穿梭于时空牢笼间,承担着物资运输和匡扶正义的重任。“顾然这个角色一部分来源于现实生活,”梁清散说,疫情期间,每个人隔离在家,好像都生活在牢笼里,无法在大街小巷穿梭,要保障基本的物资供应,必须有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运输物资的人,“写小说的时候,其实也想到了这一点,才会让顾然推起轱辘车,四处运送各山所需的云瑟石。”

    《不动天坠山》的精妙之处在于,主角顾然不仅在多个副本时空之间反复跳转、打怪升级,在多方失礼犬牙交错的诡谲形势下揭秘破局,更要在有形无形的囚笼中做出自己的最终选择。面对诱惑和利益,坚守初心还是随波逐流?面对无处不在的控制与利用,是欣然放弃还是奋起反抗?显然,不同的选择会将主角引向不同的结局,这种选择的智慧贯穿故事始终。

    在小说中,梁清散通过对顾然和于榑这对总角之交的塑造,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命运跃然纸上——初入照州城,顾然和于榑两人都曾想将致人上瘾却又利润巨大的毒品米囊膏连根清除,这一理想却由于诸多阻挠难以实现。最终,于榑走向堕落,开始从事米囊膏生意,顾然则在反派赵剑南的控制下积蓄能量,寻求突破口。梁清散表示,这样的反差,是因为角色身处于一个各为牢笼的世界,一段时间内,他们或许相伴而行,却在某个节点分道扬镳,开始各自面对生活的复杂与多面,“于榑和顾然分开后,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就有可能变得有可能就会软弱、脆弱,内心发生扭曲和变化。”

    像于榑一样,身处于生活洪流中,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经历挫折,撼动自己的目标与信念,但这并不是随波逐流的理由,这种认知,也是梁清散想要通过小说去传递的。他说,在这个世界上,人要知道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坚定地前行,如果不坚定,就会被这个世界所“玩弄”。

    顾然这个角色,就具有某种坚定性。“我很喜欢顾然的坚定感,从小说里可以看到,顾然最开始是很迷茫的,并不像我们后来看到那样坚定,只是经历种种磨难后,他得到了成长,重回自己的初心,赢得新生。”梁清散表示,某些自己也会陷入迷茫之中,“谁都不可能一直是那么坚定,这个时候,我就会劝说自己放下所有事情,投身于游戏之中。”

    在书的结尾,顾然原本可以离开天坠后的世界,却最终选择了放弃。在梁清散看来,顾然做出这样的选择具有一种必然性,是一种献身精神的体现,“如果没有送外卖和快递的人,我们的世界就无法正常运转,疫情期间,我们遇见了各种各样投身运输工作的人,他们的付出,保障了千家万户的生计。顾然的最终选择,同样是这种献身精神的体现,虽然小说暂时落幕,但风波依然未平,这一切只有顾然能够控制,因此他依然想留在这个异世界,保护居民的安全。”梁清散说。

    “不评判对错,让角色自己做选择”

    不仅仅是主角顾然,书中元望、赵剑南、张昭昭等配角身上,也或多或少散发出人性的光辉。梁清散说,最开始自己很喜欢顾然,但写到最后,发现元望也很可爱,让自己喜欢,“他有点愣头青,但内心有很强的正义感,非常信任自己的朋友和伙伴,我很喜欢这种信任的感觉。”

    梁清散笔下的角色往往是立体的,不脸谱化也不套路化。就像反派赵剑南,坏事做绝,只手遮天,最终也不过是为了逃出牢笼,完成落叶归根的夙愿。在梁清散看来,从赵剑南身上,能够更明显地看到个体经历天坠后身不由己的无奈感,以及想要摆脱控制的迫切心理。这种人物特性,在梁清散此前作品《新新新日报馆》中便有体现。“在《新新新日报馆》中,正派和反派目标也很相似,他们都想让大清国重新摆脱洋人的殖民控制,以主角为代表的正派可能想着利用科技,让社会真正强盛起来,但反派可能就想着杀光所有的洋人,这种做法不符合历史车轮的前进方向,站在当时那个节点,很难简单去评判谁对谁错。”梁清散说。

    这些人物特质,与其说是刻意塑造,不如说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情感流露,“你把故事搁在这,确定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他就会在这个故事中,干自己该干的事。这个人物就会活起来。”

    有些时候,梁清散也会因为自己笔下人物的跌宕起伏的人生感到伤感。“比如说,故事进程过半的时候,各种因素作用下,元望不得已走向死亡,我当时就有些难过。”他说,在写作的过程中,自己早已把元望当作了一个朋友,有和元望相交相惜的感觉,正因为如此,他的情绪才会因为元望的逝去而波动。

    “创作就像搭房子,尽可能多读才能下笔”

    如何让看似枯燥的历史融于科幻之中,刷新读者对于历史和世界的认知?真实且富有冲击力的场景塑造是重中之重。

    在整本《不动天坠山》中,随处可见的神庙、炼铜作坊、采石场、冰山等场景元素,还有不动罗、傀儡偶人等道具。这些物品被穿上了想象的翅膀,构建出了一个满是奇幻色彩的古代世界,让整本书有了一种电子游戏“副本”的感觉。

    这些深入人心的场景刻画和道具设计背后,有大量历史资料作为支撑,全方位呈现出一个疯狂与奋进盛唐时代。“唐代,特别是盛唐时代,天文学发展的特别好,贯穿小说的不动罗,就和唐代设计较为精密完善的浑天仪有点像。”

    在《不动天坠山》里,梁清散埋了大量的历史“梗”,这些梗大多数都是他在查阅历史资料的时候想出的,据梁清散介绍,写《不动天坠山》之前,自己大概花费了4个月收集资料,边查阅资料边做笔记,有的记在书上,有的记录在电脑上,现在他的电脑上还有106个笔记文件。

    从收集资料到写作的全过程,梁清散觉得有点像“搭房子”,“各种细节都要查,比如唐代人是怎么滑冰、炼铜的,冰刀的式样是怎样的,唐代有没有澡堂子等等,要慢慢地把世界搭建出来。这期间,也不敢说穷尽所有的历史资料,而是要尽可能多读,否则想象无法在脑海里成型。”

    当然,并不是所有读者都能发现梁清散埋在书中的‘梗’,有段时间梁清散经常活跃在豆瓣上,他说,自己在阅读书评的时候发现,有不少读者认为这个故事不那么唐代,或者说可以不发生在唐代:“但实际上,如果读者能看出埋在小说里面的梗和生活细节,就知道其实故事只能发生在唐代。但读不懂梗并不影响阅读,大家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探索。”

    给读者留下思考的同时,梁清散也在不停地拓宽写作的边界,给自己设下新的目标,“我很喜欢新的挑战,如果我觉得某种题材写顺手了,知道该怎么构建世界观、查资料的时候,就想换一种风格。比如说,《不动天坠山》这类题材我已经有点腻了,之后可能会尝试一种完全抽离历史的、类似于赛博朋克的风格去写。”

    “科学碰撞想象,会产生无数种可能性”

    某种程度上说,梁清散的历史科幻故事打开了中国特色科幻小说的一扇门,这种成就,不仅得益于作者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更受惠于小说传递的科学理念。

    正如《不动天坠山》书名所呈现的,梁清散想要刻画的世界,脱胎于一个数学概念——不动点定理,即完备的度量空间上,到自身的一个压缩映射存在唯一的不动点。“构想小说的时候,我觉得不动点定理很有意思,别的地方都在动,只有某个点是不动的。”梁清散说,为了将这个定理呈现在小说中,他专门去学习了不动点定理相关知识,还为此向身边学习航空专业和应用物理专业的朋友讨教,大家就不动点和拓扑学一直聊到深夜,才有了读者眼前的不动点世界。

    此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可以用科学原理来解释。在梁清散笔下的不动点世界中,任何相同物质同处一山,这座山就会化为灰烬,梁清散将这个过程称作“湮灭”,“以科学来解释,就是正物质和负物质相遇会产生反应,就像一个正电子和负电子相遇会变成光子一样。我把这种设定平移到了小说中,身处不同山的相同的人一旦相遇,就会产生一种逻辑悖论,最终导致二者同处的世界湮灭。”

    换个角度来看,无论是他者皆动我不动的不动山,还是穿梭于三山间却从未忘记内心正义的顾然,都向传递出一种动静辩证的哲学智慧,给读者带来新的人生启迪。

    “你说,那片广袤的唐土世界,会不会也只是一个天坠山而已。”小说结尾,梁清散借角色之口,进一步表达出自己对世界的思考,在他的设定里面,宇宙就像沙漏一样,可以分裂,又可以一个一个往下衔接。“随着写作进程的推进,我开始觉得,天坠不可能仅存在于照州城一个地方。更大胆地想象,我们所处的地球,或许就是天坠山之一,人们被困于其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许世界上会有多个地球,或许某一天我们能够找到通向多个地球的不动山的不动点,造出新的符合地球算法的不动罗。”

    无论这种想象能否实现,或许都点明了一种可能性,让人们能够借助想象,用一种游戏的视角仰观苍穹,更勇敢地面对人生起伏、岁月变迁。

    这或许就是科幻的意义,不是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春风悦读:读本好书 如沐春风
    春风悦读榜,做传递好书的邮差
    相关新闻
    春风科幻奖|梁清散:我们所处的地球,或许就是天坠山之一
    钱报读书会 | 田耳:笨小孩、武侠梦和一个人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