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像刀在骨头上割!可怕的癌痛怎么熬?医生:强行忍痛不可取

    潮新闻 通讯员 方序 童小仙 记者 梁婧娴2023-04-24 05:50全网传播量10.1万
    00:00
    00:00

    “实在太痛了,你们让我走吧!”69岁的老张(化名),本该是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了,可一年前被查出得了“软组织恶性肿瘤伴骨转移”。

    这一年来,老张像个战士一样在和癌症做斗争,接受化疗、靶向治疗,始终希望自己能迎来转机。

    VCG41N1300864392.jpg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癌痛就像黑暗甬道,看不到尽头

    近3个月来,尽管老张的癌症病情没有明显的恶化,全身多发病灶所致的疼痛,却一天天在加剧。

    一开始,原本开朗乐观的老张,还只是开玩笑似的埋怨自己当主任医生的女儿:“把你培养得这么优秀有什么用,还不是治不好自己老爸的痛”。

    到后来,老张每天都要承受好几次、多的时候二十几次,像刀在骨头上割、虫在身体里爬、针在神经上扎一般的爆发痛。

    止痛药物越吃越多,能缓解的时间却越来越短,能找到的药都试过了,情况还是越来越糟。

    这些剧烈的疼痛让老张根本无法入睡,实在精疲力竭熬不住了,能疲劳的昏一会儿,没两个小时,又会被痛醒,周而复始,仿佛永远不会有出口。

    老张的求生欲望被迅速磨平,话少了,化疗也不愿做了,终于熬不住,说出了开头的那句话。

    原来,癌痛真有办法缓解

    眼看着原本硬朗的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日益萎靡,家人们心痛不已。当医生的女儿经过了解,带着老张慕名来到浙大二院疼痛科,希望医生们能让老张在生命的最后时期,活得有尊严,少受疼痛的折磨。

    疼痛科医生立即安排了老张住院,多个相关专业的医生一起为老张制定了适合他的诊疗计划。

    疼痛科医生给老张调整镇痛药物组合和剂量;精神科医生给老张调整了睡眠的药物,让他尽可能的保证睡眠,并评估了他的抑郁情况;神经内外科医生着重评估肿瘤引起的神经痛;骨科医生再次对比了骨转移的情况。

    两天以后,老张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晚上可以睡3~4小时的觉了,疼痛程度也缓解了一些。只是,镇痛药物的副作用也随之而来,出现了一起身就头晕、一喝一吃就呕吐的不良反应。

    看着仍然受到折磨的老张,疼痛科医生和老张女儿好好讨论了下阶段的治疗方案,一致认为“鞘内药物输注系统”会是最佳的选择。

    这就相当于在老张身上装个自动“喂药”的机器,这个机器可以把止痛药物直接“喂”到患者的中枢系统,并且这种方式所需的药物剂量仅仅是口服药剂量的1/300、静脉注射剂量的1/100,可以极大减轻全身性给药给人体所造成的副作用。

    两个小时的手术,疼痛科医生便将“镇痛机”置入到老张体内。术后,老张的疼痛缓解了80%,吃饭喝水也不再恶心呕吐了,头晕也明显缓解了。

    一周后,老张出院了,出院时他说“谢谢你们,这就像给我了第二次生命一样,我会继续努力活下去的!”

    微信图片_20230424131958.png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示意图(浙大二院供图)

    重度疼痛真的不要再“忍一忍”

    像老张这样的病人,在疼痛门诊并不少见。不仅仅是癌痛,医生们曾见过截肢后幻肢痛到拿开水烫自己的,头痛到用头撞墙撞到头破血流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到拿刀在自己身上割的……

    这些患者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重度疼痛患者,病程时间长,并且他们的疼痛没有得到合理规范的治疗。

    重度疼痛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它对意志的摧毁。中国人总说“忍一忍”,但对于牵涉到复杂中枢机制的疼痛,“忍一忍”很有可能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包括癌痛和其他类型的慢性疼痛在内,长期未得到良好控制的中重度疼痛,与抑郁、自杀、阿片类药物使用和较低的预期寿命密切相关,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之间复杂动态相互作用的结果。

    【新闻+】

    为更好地服务患者,浙大二院博奥院区成立了疼痛管理中心。中心集合疼痛科、康复医学科、精神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等全国一流的疼痛管理专业学科群,一键转诊、MDT多学科联合诊疗,一站式解决各种复杂疑难的慢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颈肩腰腿痛、头痛、关节痛、骨质疏松性疼痛、软组织疼痛等疼痛相关顽疾,对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全程闭环管理。

    4月24日~28日,疼痛管理中心将开展义诊活动周活动。义诊号源可通过【浙大二院】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栏目)、【浙大二院发布】服务号(“网络医院”栏目)、浙二好医生app、浙江省预约挂号相关平台(“浙里办”APP、浙江健康导航、浙江在线、114、12580、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预约获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