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桥下空间精雕细琢!嘉兴这些“被遗忘”的角落变了

    潮新闻 共享联盟·嘉兴 唐潇伦2023-04-23 22:04全网传播量269
    00:00
    00:00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嘉兴的桥下空间,正悄悄地变美变亮。

    曾经封闭昏暗的场地被激活,长期存放的僵尸车被清走,毫无生趣的台阶换成了木座椅……过去功能单一的桥下空间,摇身一变,成为服务居民的停车场以及观景休憩、遮阳避雨之所,就连网球场、足球场和羽毛球场也进驻,让桥下变身“公共活力空间”,市民在家门口又多了一处休闲运动之所。

    路桥、城市道路桥……实现了城市平面路网向立体交通的转变,在城市交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们附属的桥下空间却往往被遗忘、被忽略,成为城市管理中的“灰色地带”。去年以来,嘉兴从精细处入手,下“绣花功夫”,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和利用桥下空间,努力将桥下空间打造成为城市的“金角银边”,让人民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扩建停车场地

    桥下空间动起来

    沿市区中山西路自西向东,车子行驶至秀洲大桥时,市民陈先生提前打开转向灯,熟门熟路地转进新装亮相的桥下停车场。扫码入场、智能识别抬杆……早上8点20分,用时不过3分钟,陈先生将车顺利停进了停车位。对于在这附近工作的他来说,改造提升后的桥下空间更方便了,“视野通透、整洁,车位更好找了!”

    同样感受到这个停车场变化的还有家住附近的王女士。“我们小区停车特别麻烦,尤其像我们晚上下班回来根本就没地儿停。现在桥下建了公共停车场后,特别好,回来以后我往这一停,不仅方便,还安全。”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家小区就在秀洲大桥边,步行到桥下只需5分钟。

    过去,桥下空间或是作为公益性设施存在,功能较为单一;或是缺乏合理规划,引发环境脏乱、乱堆乱放、违法开垦等无序使用问题,不仅影响周边市民生活,还破坏城市形象。去年以来,嘉兴针对中心主城区的桥下空间开展了专项整治提升行动,结合主城区停车矛盾突出问题,充分利用桥下空间深挖停车资源潜力,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进居民区周边有限的桥下空间建设小型公共停车场,使桥下空间既智能高效,又便民出行。

    “整治后环境干净了还不够,还得让老百姓利用得上。”秀洲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整治是手段,提升是目标,满足百姓需求是导向。去年,秀洲区利用桥下空间新建改建秀洲大桥、殷秀大桥等4处公共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400余个,同时规范了停车场内车辆的停放和管理,极大缓解了周边小区居民停车难问题。

    如今,走近秀洲大桥、殷秀大桥等地,沿街色彩艳丽的花箱,装扮着大方沉稳的灰色桥体,桥下重新规划、铺装的停车场已投入使用,不仅“灰色空间”瞬间变美,也摇身成了服务周边居民、上班族的停车点。

    改建成“运动乐园”

    桥下空间活起来

    一边是“灰色空间”变身停车场地;一边是“隐秘角落”成为“运动乐园”。

    走进嘉兴经开区开禧大桥桥下空间,马上就被眼前亮丽的色彩和各种体育运动设施所吸引。

    在安全围网里是一座标准篮球场,平整的地面上有粉色和紫色相间的色块,球场两端竖立着全新的篮球架。紧靠篮球场,摆着3张乒乓球桌,乒乓球桌两侧设置着金色和银色相间的挡板。乒乓球桌旁,是8组健身器材。此外,矗立在运动场地周边的数十根开禧大桥承重梁柱也都刷上了鲜亮的装饰色带,使整个运动空间充满活力气息。

    “我就住在这附近,经常来这里运动。”正在单杠处健身的居民陈大伯告诉记者,还有不少人会来这里跳舞,场地宽敞又不用担心刮风下雨,“这样的空间挺好的。”

    这样的运动乐园,在嘉兴还有很多。为更好地顺应周边居民需求和城市更新趋势,嘉兴整合桥下原有的场地设施,与周边城市绿地、绿道有机融合,因地制宜进行改造提升,不断丰富周边居民的多层次健身需求。

    同时,结合桥下空间实际使用情况,通过主体墙绘、景观照明等手段,对以通行为主的绿道或人行步道空间进行软性装饰,进一步丰富桥下空间环境,将有限的桥下空间充分利用,打造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崭新阵地。

    “桥下空间的正确‘打开’和全面‘激活’是城市精细化管理题中应有之义,不仅能够提升路域生态风貌,而且能够盘活城市剩余空间资源,助力城市品质提升。”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嘉兴将持续利用桥下边角空间,加强规划设计,丰富公共服务功能,让桥下空间充分与城市功能定位相符合,与市容景观环境相融合,全力重塑“被遗忘”的桥下空间。

    相关新闻
    邀您品阅运河文化 秀洲区全民阅读活动启动
    金庸图书馆要拆?一场误会!
    深挖理论富矿!嘉兴宣讲员这样“充电蓄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