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让阅读触手可及、让居民以书会友,北仑新碶打造书香溢满的未来社区

    潮新闻 共享联盟·北仑 王奕丹 记者 周松华 通讯员 熊鹏 陈红 邵旭姣 王颖嫣2023-04-23 12:42全网传播量324
    00:00
    00:00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之际,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凌霄社区的茂园城市书房如期建成开放,小区居民终于迎来了家门口的阅读室 。

    阅读滋养心灵,文化凝聚力量。近年来,新碶街道以创新城市书房建设运营模式为抓手,积极尝试跨界打造公共阅读体验新空间,做活邻里社交文化新平台,让市民在“家门口”尽享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全力打造网点布局不断加密、功能设置开放复合、运行模式共建共享、线上线下互动结合、特色活动定期举办的“5分钟邻里生活圈”。

    目前,新碶已建成吉利爱心书屋、三味书屋、玉兰城市书房、艺碶文化空间城市书房等4个“小而美”的城市书房,龙星物流、银杏社区等十余个企业和社区图书流通站,茂园、领峰等多个小区阅享空间,居民走上几步就能享受高品质的阅读服务,美好阅读“触手可及”,为新碶街道未来社区创建增添了厚重的底色。

    老房中的“三味书屋”有颜也有料

    借着星阳未来社区建设的“东风”,北电小区完成改造提升,脱胎换骨,重获新生。走进小区大门,一间棕褐色的小屋跃然右手边,小屋装修得很温馨利落,门头上还挂着“三味书屋”四个大字,小区居民都知道,这家藏在小区里的书房“小而巧”。

    “书房小归小,‘肚子’里的货却一点也不少。”4月15日8点,海棠社区北电小区的“三味书屋”里,一阵朗读声洋洋盈耳,原来是辖区内的10组家庭,在这里举办亲子阅读系列活动,而这样的活动,不胜枚举。

    虽然书屋面积不大,但内有藏书1000余册,阅览坐席30余个,还配备了图书自助借还机等智能化服务设备,无线网络全覆盖。作为北仑区第一家设立在城市居民小区内的公益性书房,“三味书屋”是小区居民当之无愧的“文化充电站”。

    傍晚,散步结束的居民赵先生走进了书屋,在书架前挑选了一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了起来。“这里的书籍质量很高,环境也很舒适,最重要的是就在家门口,非常自由,所以我经常来看书。”赵先生说。

    2019年,海棠社区被评选为全国“书香社区”,为推进全民阅读,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海棠社区借北电小区老小区改造这个契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北电小区“三味书屋”打造成小区“图书室”。在北仑区图书馆、街道图书馆的全力支持下,小区图书室加入全大市通借通还系统,加快了图书流通更新速度,方便居民就近阅读,为居民打造出了一方优质的阅读空间。今年,还引进喜马拉雅云听系统,居民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下载想听的书籍。

    “这个功能好!赞!以后我那不识字的老朋友也可以来这里看书咯。”退休居民虞永涛平时爱和朋友们听戏下棋,累了就来书屋里看会书,他喜欢政治、历史类书籍,书屋的藏书正好能满足他的阅读需求。得知书屋里引进了全新的“听书”系统,虞永涛手中的书一下就不香了,直接放回书架,着急忙慌地赶去通知朋友这个好消息。

    不打烊的“茂园”让邻里交往更有温度

    又是一个晴朗的周末,岷山路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虽然仅有一门之隔,但世茂世界湾小区内一派闲适安静,一处精致的二层小楼坐落在茂密绿植中,几位青年读者正坐在落地窗前静静阅读,这是凌霄社区最近刚刚改造完成的24小时共享书房——茂园。

    谁能想到,这个集阅读、书法、娱乐、健身于一体的邻里之家,在一年前,还是个荒废的摆设罢了。“这么大这么好的场地,我们怎么能放着暴殄天物呢?”凌霄社区说干就干!对标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建设要求,对茂园进行了改造提升,空房迎来了春天,华丽蝶变为一处有温度、高品质的公共文化空间,实实在在改到了辖区百姓的心坎上。

    茂园共享书房面积70平方米,书架上的1000多册书籍都是小区居民自发捐赠而来。“有了这个书房,我们阅读起来更方便了,还能解放家里的书架,我们都很开心。”小区居民董女士止不住地夸赞。随着共享书房的开业,华建丰第一时间充当起了“书房值日生”,维护书房日常环境卫生。

    “看到平时空置的房子突然有了新面貌,有一种自己家的小孩出息了的感觉,这是大好事!社区给我们提供了便利,那我有时间有精力,有这个机会,当然很乐意来维护日常的秩序,我们的茂园我们自己守护!”华建丰说。

    共享书房既是居民阅读、学习的空间,也是实现图书最大化漂流的一个驿站。打造这个共享书房是为了通过空间共享、文化分享和思想交流,进一步促成邻里之间的无界交往,为社区的品质文化圈注入更多的情感价值。

    “我亲眼见证了茂园的改造、开放,这是小区居民切实期待的工程,我们责无旁贷。也希望能够通过设计这些面向不同人群,个性化、多元化的订制项目,充分利用舍弃内的闲置资源,实现需求和服务的精准对接,切实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凌霄社区党委书记周晶晶表示。

    家门口的“艺碶”文化空间让文娱变新潮

    南风送暖,春光无限,阳光从树丛间倾泻下来,投在白墙上,斑斑驳驳。闻着花香,迎着暖风,漫步至少时熟悉的宗瑞图书馆,只见一切都与旧日不同。门口建起了海伦钢琴音乐厅,漫咖啡里飘出一阵阵咖啡清香。原来,为满足群众更高精神文化需求,宗瑞图书馆正式改造成为“艺碶”文化空间。

    步入这座文化空间,书香扑面而来:满墙整柜的书籍,楼梯台阶处也都是书籍,搭配上柔和的灯光、舒缓的轻音乐和淡淡的清香,让人有一种想阅读的冲动。在这里,“一抹书香,静享悦读时光”不再是一句标语,而是对真实的写照。沿着城市书房向二楼走,能够看到一片垂荡下来的剪纸作品,交相掩映,美轮美奂。再往上就是非遗孵化室、排练厅、综合宣传教室等活动交流空间,可以说,文化艺术场景、休闲娱乐场景、生活服务场景一应俱全。

    据悉,“艺碶”文化空间是新碶街道首个新型的综合性文化地标,将在5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其中,城市书房设阅览坐席百余个,现有馆藏3.6万册,配备RFID图书自助借还机、电子书借阅机、图书自助消毒柜等先进的设施设备,纳入全市通借通还系统,为读者提供智能化、便捷化的一站式阅读服务。在常见功能之外,文化空间还联合区图书馆、区文化馆、街道各合作部门及企业等,导入了非遗、音乐、文学、亲子等多类文化资源,让文化功能更为综合。

    “我们引进了第三方管理模式,让公共资源与商业服务相结合,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碶街道文化站站长林华幸介绍。

    “艺碶”文化空间不仅仅限于单纯的阅读分享,而是将打造成“图书馆+”,也就是在图书馆的空间里,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将动态的活动与传统的图书馆职能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型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并使之逐渐成为北仑新型的文化地标。

    “下一步,在未来社区建设中,我们将继续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共建、机制创新、就近服务、开放共享、功能复合’基本原则,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的同时,积极探索“图书馆+”模式,以点带面,形成全方位多辐射的‘城市书网’,让大家随时随地共沐书香、畅享阅读、以书会友、交流互动,高质量打造富有北仑特色的未来邻里场景。”新碶街道未来社区负责人、党工委委员徐伟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四川宜宾:城市书房觅书香
    焕新亮相!苏州图书馆第100个分馆——玉山分馆开门迎客
    钟书阁落户温州龙湾,边品读瓯越文化 边感受创新激情
    上海市民年平均阅读量保持全国领先 实体书店成为社交新场景
    ​15家书店首次集体从上海到杭州 | 双城书街背后的区域放大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