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焦点关注 | 散装茶叶“三无”多 3两茶叶2斤礼盒 茶叶市场“乱象”迷人眼

    潮新闻 共享联盟柯桥 沈欣 杨洋2023-04-19 01:50全网传播量167
    00:00
    00:00

    4月,正是春茶生产、销售的高峰季节,许多茶叶经销店、批发摊点都挂出了“新茶上市”的招牌,希望能冲一波业绩。但记者连日来走访市场、茶庄、茶叶经销店发现,散装茶叶、预包装茶叶无任何生产信息,茶叶礼盒包装过度等乱象普遍存在。

    现场一:散装茶多为“三无”产品

    4月12日,记者来到浙江亚太粮食副食品批发市场。市场入口就有一家茶叶批发部,门口摆放着一张折叠桌,桌子上有十余只亚克力的透明展示盒,里面装着各式茶叶,盒子外面不但没有茶叶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甚至连茶叶名称和价格都未标注。“我们这个是散装食品,都没有标签的。”该批发部老板说沈先生说。

    记者对比几种茶叶,发现外观色泽和气味上有些差别,但具体档次较难辨别。“主要你不喝茶,所以看不出来,要不要给你泡上?”老板热情地抓起一把茶叶道。

    往市场内部走,还有另一家茶叶批发部。该批发部的门口放置着一个大的展示柜,每个展示格上都贴了价格标签,价格从120到580每斤不等。除此之外,展示柜上也没有其他的信息标签。

    4月13日起,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茶叶店,发现这种情况不在少数。湖西路一家叫沁源茗茶的茶叶店,也在销售散装茶叶。记者看到,店内的桌子上摆放着两大袋绿茶,其中一袋上贴有打印的标签,上面标注着茶叶名称为“安吉白茶”,标明了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但生产厂家一行已损毁,无法看清;另一袋散装茶叶的外包装上,没有标签标识。

    在裕民路的兰韵茶庄内,较为热门的是一款简单包装的武夷岩茶。该茶叶大盒内共有30小包,外包装上除了“武夷岩茶”四个字外,无任何信息标签。该店销售人员介绍,这款茶叶重250克,每小包约8克,定价是188元。记者询问这款是否预包装茶叶,为什么这些生产信息都没有标签公示,销售马上警惕心大增,拒绝正面回答问题。

    连日来,记者共走访了2家茶叶批发店和8家茶叶经销店,发现除1家某品牌授权店和1家专营品牌茶叶礼盒的店铺外,其他经销店都或多或少存在茶叶外包装相关生产信息不明的问题。

    现场二:茶叶礼盒外包装占比成大头

    在采访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茶叶礼盒过度包装现象也比较普遍。在一家叫正元名饮的店中,记者看到一款标价798元的“卢正浩”龙井茶礼盒。该礼盒重约2斤,进行了预包装和塑封,虽然无法看见内里,但翻看背后的标签,可以看到该礼盒的茶叶净重仅150克。“我们主打高端产品,这个茶叶最多只能打九折。”当记者问到是否有更实惠的简装礼盒时,该店销售表示没有,“送礼就要包装精美啊,简装多没档次。”该销售人员说。

    通过盒子上的标签信息,记者看到该茶叶为龙井茶钱塘产区的特级新茶,按该售价和克重推算,单斤茶叶的售价竟高达2394元。而记者通过某购物平台查询到,该品牌同为150克重的特级“西湖龙井”春茶纸包,根据梅陇产区和狮峰产区的不同,售价也仅为400-500多元不等,每斤价格在1600-1900元之间。一个礼盒装,让茶叶产生了高额的溢价。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也有一些茶叶店则采用散装销售+礼盒销售这一相对“实惠”的模式进行灌装。记者在浙江亚太粮食副食品批发市场一家茶叶批发店了解到,消费者选好茶叶后,可将散装茶装入礼盒中,礼盒根据造型不同,收费也不同。如普通硬壳纸盒加铁皮罐的包装盒,售价为每个35元,铁皮罐换成陶瓷罐,礼盒售价则为每个75元,如要将普通硬壳纸盒更换成竹或者木制盒子,则还需再加10元。绝大部分的礼盒,茶叶容器总重都是半斤装的规格。“我是外贸公司拿来送客户的,选的茶叶是480一斤的,加上包装价格差不多三百来块一盒吧。”正在选购茶叶的顾客李先生购买了八套,“一盒茶叶,近三分之一的价格是买了个盒子,没办法啊。”

    部门:部分行为属违法可处以罚款

    包装好的茶叶是不是预包装食品,散装茶叶究竟需不需要在外包装上标明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呢?带着问题,记者请教了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则应当标明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等信息。

    “也有一些散装食品是有外包装的,是否属于预包装食品要看食品是否预先定量包装,就是指在包装完成后即具有确定的量值。”区市场监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说,根据法规,销售散装食品未标明相关生产信息、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均属违法。对销售散装食品不规范的行为,执法部门可责令商家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行政罚款;预包装食品不符合法规的行为,可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经营的食品,并根据销售金额处以行政罚款。

    另外,记者从区市场监管行政执法队了解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修订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将于2023年9月起实施,该强制性国家标准涵盖31类食品、16类化妆品,包括茶叶、酒类等。新标准对包装层数、包装成本等作了明确规定:粮食及其加工品不应超过三层,其他商品不应超过四层;生产组织应采取措施,控制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20%。据区市场监管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在4月底前组织相关行动,提前对茶叶包装情况进行摸底和政策宣贯。

    相关新闻
    “5号巴士”直达!爱心摊位正式上线“营业”
    亚运元素缤纷“亮相” 持续扮靓城市风景
    “一把手”全媒体访谈丨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抓落实 再奋进 打造洁美宜居新胜景
    回到顶部